乔治任职于一家上海本土的双币基金,这家基金是典型的美元基金风格,向来秉持的基本投资方针是“在危机中找机会”。最近领导建议他多去看看跨境产业,于是乔治多了一个新标签:跨境投资人。
对于跨境投资,我搜集了一下朋友圈内投资人对这条赛道的看法,发现跨境产业并非是业内的“共识赛道”,大家的态度非常两极化,要么十分看好,要么摆摆手退后。
最让我意外的是来自盈动资本的蒋舜在一次活动下的发言,他说跨境这个领域90%的卖家是没有理想的,非常多的玩家的确在赚钱,一个生意一年赚大几百万,在全中国任何地方生活的非常好,但他们没有与资本共舞、将生意做大到十亿美金的理想。
这也是我一位投资人朋友周瑾对跨境产业不抱乐观态度的原因之一。周瑾认为,跨境产业看上去是一块很大很好吃的蛋糕,但如果囫囵吞下去只会导致水土不服,“跨境涉及很多细致性的问题,比如合规、本土化、本土势力竞争等,SHEIN的爆火放大了跨境产业的美好,也让很多投资人忽视了它的难度,包括再投出下一个SHEIN的难度。”
蒋舜将“有理想”列在了出海项目值得投资的关键点中,但跨境产业是否真的蕴藏了那么多的投资机会,这是我身边许多投资人都在思考和决定是否下注的核心问题。
周瑾做了精短的总结:跨境投资,既早期又孤独。
乔治倒是认为跨境投资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他说:出海是一辆必乘的列车,早上车的人才能占到好位置。
不孤独
引用凯正咨询的统计数据,在2022年前8个月中,有101个跨境电商项目完成了融资,其中50%处于Pre-A、A和A+轮,只有2个项目走到F轮和Pre-IPO轮(即,SheIn和帅克宠物)。这说明仅跨境电商这一领域,市场发展还在早期阶段,遑论形成某种行业格局了。
从融资金额上来看,47%的项目拿到了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30%拿到了亿元级别的投资,投资人这样的投资偏向,折射了他们对跨境的看好,至少他们愿意给项目一定的高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中国VC出海在2021年达到高潮,交易数量超过450起,为历史之最。
因此和周瑾的态度截然相反,来自上海本土基金的跨境投资人乔治并未感到跨境产业里的孤独,相反“喧嚣的很”。
自从SHEIN彻底成为明星项目后,DTC也成为了许多投资人口中的明星词汇,也有不少投资人转战“跨境”,“过去看互联网的投资人都在看出海和DTC,很多看其他方向的投资人了解到出海赚钱不难后也都进来了”。
他们也形成了一条基本认知:在海外,DTC代表了广大的市场和可投资方向,再加上疫情培养起的海外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改革,DTC成为许多投资人眼中的黄金赛道。
乔治表示,他们很好看海外的DTC赛道,但他们也发现很多DTC项目太注重市场营销,反而没有多少营收,“我见到很多出来融资的,还是之前搞互联网那套的一批人。”
说起投资的可能性,乔治悄悄告诉我,他个人更相信广东一带做出海的民企小老板,“虽然没有品牌,但至少人家赚钱啊。”
不万能
谈到跨境投资,绕不开时光机理论。也就是,借鉴中国或者美国已经验证成功的模式,套用到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这一点从软银一系列投资中可见一斑,在它的portfolio里,有许多东南亚的项目是“海外版xxx”。
这里想着重讲两点。
一,时光机理论。
乔治表示,现在很多跨境投资人依然在坚持这套理论。此外,现在出海的赛道正在被扩宽,以往是制造业出海,零售、服装出海,现在很多服务(比如SaaS)都能出海,“中国有许多成功的模版,时光机理论能帮我们看到很多发生在新兴市场里的结构性机会,”乔治说。
早期投资人张帆却认为时光机理论并不万能,它能帮助企业或者投资人抓住一些机会,但无法令一家企业和投资人在新兴市场笑到最后。
二,东南亚正在被中国VC包围。
投资人朱啸虎曾在5月底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东南亚和印度地区的VC募资金额已达到了同期创纪录的31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5亿美元),而中国同期则只有21亿美元,不到去年的1/10。”
同样2022年6月,瑞·达里欧也向沈南鹏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有20亿美金用来投资除了中国或美国之外的国家,你会投哪儿?”创投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答案,沈南鹏的回复是——东南亚。
中国企业想走出去,一直是个浪潮。十几年里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中国大厂们的影子,但投资人的角色还是有些游离,周瑾认为这里面除了地缘政治的因素之外,还有投资人本身很难对企业起到建设性的推动作用的原因。他说,“出海是一个庞大的命题,投资人自己如果除了只能给钱之外无可辅助的作用话,他们自己对这笔投资就不会有多大的信心。”
周瑾主要借鉴的还是印度的例子,每个国家对外来资本的限制很可能造成一家机构的跨境基金的终结。
如果周瑾是悲观派,张帆就是乐观派。他认为跨境正是存在着大量早期投资机会的阶段,甚至“跨境投资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张帆表示,关于出海这件事,前几年一直是供应链出海,和真正的中国品牌出海完全不是一回事。
张帆说,“中国VC是能帮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助力。”
得融钱
和投资人聊跨境投资,除了“一定得投DTC”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感慨:要在跨境这条汪洋里咂摸出一套合适的投资姿势真的很难。
周瑾告诉我,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把出海或者品牌全球化想的过于美好和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国家的市场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完善。“现在更喜欢画饼的不一定是项目方,很可能是投资人。”
“跨境投资不简单”,同样是很多投资人的共同想法。疫情是一把双刃剑,张帆表示,对跨境电商来说疫情让他们吃到红利,但挑战则是如何维持住海外消费者对线上的需求。
产业资本投资人赵丽属于激进派的投资人,她和乔治一样是近一年里才跨入跨境产业的投资人。
她的观点很鲜明:既然SHEIN将投资人吸引到盘子里了,出海创业者应该把握住这个窗口,“融钱呀!互联网创业者别的优点不好说,融资的节奏感还是可以借鉴的,出海搞事业光凭自己单打独斗太吃亏了,现在那么多项目都要出海,竞争格局就跟十几年前不同了。”
赵丽所说的竞争格局,还指代了出海格局的迭代:从以往的铺货出海,到今天的品牌出海,“你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今天的出海热和从前的跨境电商那波热潮,里面的参与者不是同一批人,现在很多出海项目说到底只有一个理想——将中国品牌做到全世界。”
“这个理想,需要资本。”(文/喜乐,来源/投中网)
(注:周瑾、张帆、乔治、赵丽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