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2022西丽湖论坛现场,腾讯发起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宣布落地深圳。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了解,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是由腾讯公司发起设立的新型资助基础研究、纯公益性基金会。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将由该基金会独立运营。腾讯公司将在10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腾讯研究院院长,腾讯公司副总裁司晓出席现场启动仪式。
施一公领衔
为基础研究注入“催化剂”
2022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首次开放申报。这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任“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
据介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Mathematics and Physical Sciences)、生物与医学科学(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两个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类别分为两类:实验类不超过500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不超过300万元每人每年,并连续资助5年。2022年度“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资助60人。“雄心勃勃、年富力强、敢于担当,敢于在人类未达之境中全力以赴探索,这就是我们要支持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如是表示。
以“选人不选项目”为出发点设计“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来自资深科学家们与作为出资方的腾讯公司达成的高度共识:这个全新的资助项目,将专注支持基础研究,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提供底蕴和后劲。中国基础研究尽管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短板依然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表示:“原始创新是基础研究中最难的工作,自由探索难以预测、难以规划、风险极高、耗时漫长,往往不容易得到稳定资助。科学界一直期待,有强度足够的稳定资助项目,支持科学家长时间专注自己的兴趣,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探索有风险、有希望的方向。”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此前曾表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专注支持基础研究,而不是偏应用或即将成果转化的科研领域,希望这个项目为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奠定一块“新基石”,也期待“新基石研究员”取得世界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为一批新的学术领头人,乃至大师级的科学家。
这并非腾讯首次支持基础研究。早在2018年,腾讯就与十余位中国科学家联手发起“科学探索奖”,目前这一奖项已资助150位青年科学家,成为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通过与科学家们的长期深入交流,腾讯充分了解到他们的普遍期待,在与科学家和科技主管部门多轮讨论和征求意见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应运而生。
重视基础研究
深圳放大招吸引科学家
近年来深圳频频出招引才、留才、用才,为本地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新当选两院院士4人,新增全职院士20人,总数达74人;31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最近又一网红科学家追梦深圳,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她表示,希望深圳医学科学院不仅能够产生若干原创的科研突破,还能去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在保障科研人员术业有专攻、专注于科研的同时,可以有效帮助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
深圳还不断加强在基础研究、科研院所、国家级研发平台和高等院校等方面的投入。今年9月23日,在光明科学城科研经济论坛活动现场,光明区人民政府与南方科技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光明高等研究院。该研究院将设立8个科学中心,瞄准全球科技前沿,通过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为发展未来产业夯实科学基础。
深圳各区频频“牵手”高校共建研究院,是加速产学研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如此,深圳还扎实推进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建设,加速建设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等,基础研究能力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46%,创新载体累计达30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17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9.6%。种种迹象表面,深圳已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