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热议科创投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撬动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创业
2022
12/09
18:02
亚设网
分享

12月8日,在2022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分论坛“科技金融:撬动产业发展新格局”上的圆桌环节中,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张欣园、嘉御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卫哲、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申万宏源证券执行委员会成员兼金融创新总部总经理汤俊等嘉宾围绕资本如何助力科学家创新创业、如何通过支持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科技创新产业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用创新金融服务科学家创业

当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呼唤新动力,科学家创业成为推动源头创新产业落地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创业,金融机构能提供什么帮助?

谈及投资科技创新,卫哲首先对科创给予了概念的界定。“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始于2000年左右,从BAT(百度、阿里、腾讯)到TMD(头条、美团、滴滴),我们将这一轮创业称为‘工程师创业’,享受的是蓝领红利;那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进入了科学家创业的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把产业生态圈建设好,加快科技创新与实体产业的对接。”卫哲表示,从创业者角度,最重要的是让科技产品尽快进入头部客户,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而另外一方面,A股有很多偏传统产业的公司,又非常迫切想要拥抱新技术、拥抱智能制造。

横跨消费类投资赛道和科技创新投资赛道,卫哲的经验是:消费类投资可以较快获得投资回报,科技投资虽然过程更长,但投资回报率可能会更高。

数据显示,一家消费类公司,从0到100亿美元市值,平均需要7年,从天使轮到pre-IPO的历史累计融资大概为20亿美元,即回报率是5倍。卫哲分析认为,但中美的科技公司投资案例显示,同样从0到100亿美元市值,平均需要12年,累计融资额是4亿至5亿美元,资金回报率是20倍。

汤俊表示,作为一家央企券商,申万宏源证券对于服务科技类创新企业、推动国家科创战略布局高度重视,近年来成功构建了“研究+投行+投资+基金+做市+财富管理+衍生品”的完整服务链条,为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层次全周期的服务。早在2019年初,公司就开始积极参与科创板相关建设工作,联合上交所发布了《科创板一本通》《科创板白皮书2020》;累计为科创类公司开展IPO、股权再融资、债券融资等合计50余单,累计融资规模超过600亿元;积极参与科创板做市业务、公募REITs项目等,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服务;积极布局科创相关基金,在湖北、江西及厦门等地成立了多只“专精特新”相关股权投资基金,助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汤俊还介绍了申万宏源证券在创新型业务方面的探索成果,为服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工作要求,协同研究所、基金子公司,推出创新型的申万主题系列指数及相关ETF产品,围绕上市央企打造具备投资价值的ETF公募基金及专项产品,有效解决了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不高、流动性较弱、受资本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问题,为企业引入长期稳定资金。

陈天石表示,科技创新和创业者可以把上市当作阶段性奋斗目标,但在创业的远期目标和远景上,创业者应坚持理想主义色彩,聚焦本业,着眼于做好技术和产品,用科技推动人类的生产和美好生活。

“寒武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离不开VC、PE、二级市场的资金大力支持。”回顾创业,陈天石感慨,作为一家年轻的科技创新公司的创始人,他深感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对科创公司的发展给予比较全面的保驾护航,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创公司。

呼唤更多支持政策推动“投早投小”

既然回报率相当,在科技领域,股权投资基金为什么不愿意“投早投小”?“这背后有三个制约因素。”卫哲认为,第一是基金存续期限问题,美元基金一般是10+2(即存续期限10年展期2年),国内基金一般是6+2,鉴于科创投资的回报周期平均是12年,基金存续周期不支持“投早投小”;第二,“投早投小”股东也并不能更早减持,不能加快流通的闭环;第三,不管是哪一阶段的PE投资,适用一样的资本利得税,因此也不具备鼓励作用。

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早投小”,卫哲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呼吁LP给予基金更长的存续期;第二,建议在交易制度上,对于“投早投小”股东一定的鼓励,比如在公司上市发行后可以减持部分老股;第三,在税收上给予“投早投小”的股东一定优惠政策。

谈及对临港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建议,陈天石表示,从科技从业者角度看,如果科创企业具有了聚集效应,那金融机构的聚集也会随之跟上。临港新片区只要坚持初心,持续把自己打造成科创高地,临港的金融科技聚集也就相应成长起来。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张欣园介绍,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中国银行已经把科技金融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多措并举大力推动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企业,推动“投早投小”。

张欣园表示,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在分行层面设立了科创中心,并在上海科技企业集聚的8个区域设立了科创分中心。目前,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已经在考虑如何结合上海的科技创新,以及结合临港新片区的科技聚集效应,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一是解决‘投早投小’问题,解决对初创期科创企业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二是围绕科创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探索如何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张欣园说。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