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并不丰富的县城与农村要如何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阿瑞,编辑:晏非,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城市所经历的“缺药”,同样也在广大乡镇地区上演。
12月20日,57岁的温琳女士发烧了。就在前一天,她的儿子出门前说自己有些不舒服,一量体温逾38°C。儿子在县城工作,最近无论是县城还是村里,都有不少人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温琳去本村的卫生室,医生说没有药,到隔壁村的卫生室才买到了一些退烧药。“当时村医应该也‘阳’了,因为他声音特别沙哑。”温琳告诉《新周刊》。
几日后,一家人也就差不多痊愈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确认过自己是否真的感染了新冠。不过,此前曾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温琳的妹妹,于12月27日同样开始发烧。
最近,在河南的乡村,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事情的进展,似乎远比我们想象中快。不少身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发现,即使地方不同,他们都有家乡的亲戚一度发烧、咳嗽。
网友称,病毒的传播速度出于意料。/微博截图
而城市所经历的“缺药”,同样也在广大乡镇地区上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医疗资源并不丰富的县城与农村要如何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
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要求“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当第一波疫情冲击来到乡镇地区,人们如何面对“阳了”这件事?
河南中部某乡的村医鲍医生告诉《新周刊》,前几天想来就诊的村民明显增多,但退烧药却没了库存,他只得停诊,“现在好一点,又进到药了”。
来他这里看病的村民基本都出现了喉咙干疼、发高烧的情况。鲍医生会给他们开一些对症的药,“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对于年纪太小的孩子或高龄老人,他会直接建议家人带他们去县医院就医。
另一位村医金医生则表示,大部分村民的首选还是去医院,所以来卫生所拿药的人并不多。并且,前段时间他这里确实也来不及储备感冒药。
在解除管控措施之前,基层村卫生室(所)不可出售“一退两抗”(退烧药、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类药品,而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相关药物的需求量激增。
“进不到药,仅有的能进货的药,价格也高得不好卖。医院有给我们调配一些药品,但远远不够用,所以现在还是缺药。”他也只好在缺药时停诊,“坐在那干瞪眼,没有药什么也干不成,就是半停业状态。”
停诊的村卫生所。/受访者供图
出现症状的村民不少,许多人会来找他咨询,或者给他打电话问该吃什么药。金医生粗略估计,村里可能已经有六成的居民疑似感染新冠病毒。
好在,目前该村还没有人出现较为严重的病情。村民温琳表示,“虽然都不想生病,但得了就吃药和休养,也没什么事。”
对于村医和村民而言,再去分辨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抗原也进不到货,对症下药就可以了,有需要就让他们去医院。”
当下,村里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阳’了的歇着出不了门,没‘阳’的不敢出门。”
平日里,路边会有一些老人坐在凳子上晒太阳唠嗑。/受访者供图
在同县的另一个村,王家刚刚为小孙子举办了一场百日宴。宴后,王伯和他的孙子就开始发烧。担心医院环境复杂,父亲王皓没有带孩子一起,而是自己跑到镇卫生院的儿科,通过口头描述孩子的症状让医生开药。
“我说我爸也发烧了,求医生一块儿开了6片布洛芬,药现在不好买,能买到挺高兴的,应该够吃了。”他还购买了2瓶止咳药,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40%后,共计花费28元。
现在更令他担心的是住在隔壁的爷爷奶奶。他们有基础病,且疫苗没有打全,目前闭门不出。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王皓堂妹曾经在12月初打来电话,提醒他带爷爷奶奶去打新冠疫苗。当时,他跑了几趟都没有给他们打成。出于各种原因折腾了几次,最后在系统里查到爷爷打过两针灭活疫苗,奶奶打过一针腺病毒疫苗,要打不同的加强针。
“可是当时卫生院没有腺病毒疫苗,只有灭活疫苗,而灭活疫苗是2人份的,没有可以一起打针的人,结果爷爷奶奶都没有打上加强针。最后我们想着算了,等村里通知给老人统一接种疫苗再去。”
在上述乡村所属的河南省舞阳县,诊所承担了与村卫生室相似的职责。温琳的妹妹住在县城,她家路口的诊所前段时间少见地排起了队,有时又关着门,门上贴着简单的告示:“没有感冒药!”
一家诊所外面,患者在排队。/受访者供图
慧慧是县城小学的一位老师,11月以来,县城先后经历了管控和解除管控,学校一直处于线上教学的状态。尽管老师们都居家办公,不怎么出门,还是会被外出上班的家人传染。慧慧正在经历病程,她的同事大部分也感染了。
慧慧和同事们聊天,都觉得感染新冠“不是什么大事,好了就行,但都有点怕二次感染,不确定那样会不会对健康有害”。
在疫情防控放开之前,慧慧就准备好了家庭药箱,这时生病就用上了。有同事没提前准备,就去诊所拿药,也都买到了一些。
某日凌晨1点,有位同事觉得喘不上气,去急诊吸氧,“吸过后就没事了”。据这位同事说,深夜来急诊的患者有很多,“想住但住不上院的也有,不过都能吸上氧气。”
慧慧也有同事去诊所打退烧针,但感觉价格有些不对劲。“有的诊所一针20元,有的却要90元。”
有人去诊所拿的药里面有2片安乃近。百科知识显示,安乃近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受访者供图
县城一家诊所的董医生告诉《新周刊》,近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他们会统计并向县医院上报发热患者的数据,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
诊所不会为患者提供抗原测试,“一是不好买到,二是太贵,如果来一个人就要做一个抗原检测,人家也不愿意花这个钱,觉得不如用这个钱直接买药”。
这家诊所是中西药结合的,目前由于缺药,也只能够开出以中药为主的药方。常规的感冒药、退烧药,“原来便宜大量的药物,现在也都涨价,上游药厂要涨价,我们也没办法”。
董医生遇到的患者,也有担忧自身或家人病情的。“谁想生病啊?对这种情况,我们都会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让他们不要担心。”少数病人,若情况确实不乐观,董医生会帮助其转运至县医院,“目前救护车是可以随叫随到的”。
针对缺药的问题,县政府显然也在想办法。慧慧收到学校转发的通知,称“免费药品12月27日开始向社会各界群众发放,地点为xx路xx中心一楼,凭身份证领取,每人每次限量发放”。
爸爸抱着孩子看窗外。/受访者供图
有幼儿的家庭,此刻仍然悬着一颗心。半个多月以来,静静一家三口没怎么出门,夫妻俩正在居家办公。
还不到两岁的女儿每天要爸爸抱着看窗外,嚷嚷着“妈妈,口罩,找哥哥姐姐”“爸爸,车车”,想出去玩。孩子也习惯了出门要戴口罩。
长辈劝这对夫妻,“心态放平,我单位同事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1岁,得了也没事”。静静表示:“很多人都说小孩康复比大人快,但我们在网上刷到孩子高热惊厥的视频,还是有点害怕。”
因为长时间不出门,孩子现在变得更认生和敏感,夫妻俩明白,一直窝在家里不现实。他们也很无奈,“虽然也许早晚都要中招,但能再拖一天是一天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由于老人儿童多、医疗资源匮乏、科学治疗意识差等原因,“农村地区抗疫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以舞阳县为例,该县于2018年脱贫摘帽,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其常住人口为44.71万人,80岁以上老人逾1.6万。
而该县规模最大的医院为二甲医院,拥有600余张床位;第二大的医院仅拥有300余张床位。该县辖14个乡镇,除县政府所驻舞泉镇外,共计有12个卫生院,每院拥有床位十几至几十张不等。
像舞阳县这样普通的县城,还有很多。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县城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共同构成了为农村兜底的卫生保健网。
多位专家指出,接下来,基层医生将面临大部分防疫压力,接诊绝大多数为轻症的患者,以避免对二级、三级医院造成冲击。
1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为基层医疗应对防疫压力提供了指导。《方案》要求省内城市实力较强的医院分区包片,与各县(市)对口帮扶,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同时提出乡镇卫生院应加快提升接诊能力。
《新周刊》接触到的村医称,他们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请患者转诊,转诊渠道较为畅通,但目前村卫生室接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药。
对此,国内也已经开始加大药品产能。据工信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1.9亿片,较月初增了超4倍。近期,有网友发现,国内各地多个乡镇已开始为群众尤其是老人免费发放退烧药。
有网友呼吁,返乡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最好带一些药品和抗原试剂盒回去,尽可能地帮到家乡的人们。
互联网上关于“阳了”的声音,大多来自年轻人。当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科普知识和城市新闻刷屏时,或许也该分出一点注意力,留给舆论照顾不到的一些地方。
12月30日,农村农业部发布公告,向农村地区征集各地面临的问题和疫情防控工作建议。那些极少得到关注的人们,有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春运即将开启,农村如何应对疫情冲击?.中国新闻周刊. 2022-12-28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