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挑战三星、LG?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降噪NoNoise(ID:forjingyijing),作者:孙静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科技界不能没有CES。
2023年1月5日,当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CES)摆脱连续两年的疫情袭扰、重回线下,美国拉斯维加斯又活了过来。主办方预计今年将有10万人参展。
国际调研公司Moor Insighs and Strategy首席分析师安谢尔·萨格激动地说,CES是真正不能消失的会展之一,没有地方可以聚集科技行业当中来自不同地方的这么多人,让大家能够找到彼此并且见面。
更为重要的是,CES连接并预言未来。有人说CES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创新」。那些未来三到五年有可能走向市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伟大技术产品,无不选择在此首秀。
从Commodore 64家用电脑、DVD、数码录像机、俄罗斯方块、任天堂红白游戏机,到一代经典摩托罗拉翻盖手机StarTac、平板电脑、蓝光电视机,再到近年的自动驾驶、智能家居、虚拟人、元宇宙,CES展区总能让参观者对未来、对前沿科技的落地应用充满期待。
比如2020年CES上,三星数字虚拟人(Neon)技术曾经惊艳全场,逼真程度甚至能吓参观者一跳。仅两年后,这一技术便在互联网直播、主持等行业掀起热潮。当然也有许多技术产品昙花一现,或者因为超前陷入沉寂。
作为一个办了56年的顶级展会,CES如同一个存储人类想象力、产业兴衰以及公司运势的隐形数据库。
它什么都知道,比如1990年代伴随日本家电崛起,松下、夏普往往是展会上最具人气的明星,10年后这一地位被韩国双雄——三星、LG所替代;还有日本车企的没落,宝马、奥迪等德系传统车企都转过弯来,在CES上展示自家拥抱电动时代的诚意,但丰田、本田、日产连个影儿都没有,继续搞缺席。
它甚至可以洞察那些隐藏会展其间的不甘、冒险、危机感,正是这些因素驱动了一批伟大公司的诞生。
1990年,原海信董事长周厚健第一次参加CES,亲眼看到了国内外技术「让人心痛」的差距。在1992年出任青岛电视机厂(注:海信前身)厂长之后,他坚定推行技术立企的战略,在研发队伍中破除「大锅饭」,实行奖金与开发成果挂钩的「特区」制度,大幅提高研发工资。
此后30年,无论是做电视芯片、上液晶模组,不吝技术投入在海信内部形成一种「惯性」。为此,他们不惜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投入。
2002年专程参观CES的任正非,回国后在华为内网分享了他所受到的冲击:「参观这次国际展览,我们仅有一天,拼命地在厅里跑,才勉强参观完一个厅。之后才知有七个厅,至少需要七天。对国际电脑的发展,大开眼界。找到我国电脑工业将日落西山的感觉,找到我们不拼命发展技术、最终会丢失全部市场的感觉。」当时的华为,刚刚开启国际化征程。
企业家从CES上感受到的危机感,最终内化为企业坚定拥抱技术创新的助推力。
其实2001年首次参加CES时,海信甚至没有资格进到展会主场馆(简称LVCC),只能在两三公里外的分会场——某酒店内支起展位。
承受冷清几乎是不知名企业出海早期的必经之路。即便现在,LVCC附近的威尼斯人酒店、阿丽雅酒店、金沙会展区仍是许多中小型参展企业进入CES的第一站。
直到两年后,海信才走进CES的主场馆。
2010年的联想CEO杨元庆,在CES上同样一番雄心壮志。联想发布了智能手机乐Phone,杨元庆告诉记者:「联想不甘心被称为中国版iPhone,我们的创新和设计绝不逊色于竞争对手,将在中国市场上尽全力发展移动互联网。」
彼时,3G网络和iPhone的流行正在掀起智能手机的革命,联想被认为是国内最有机会挑战苹果的手机厂商。5个月后,苹果在旧金山发布划时代的iPhone4;乐Phone则因为定价偏高等原因,出货量不及预期(注:一年50万部),沦为弃子。
虽然手机业务反复折腾,但联想在老本行——电脑行业的领导地位日益加固,每年都会有新的电脑产品在CES上发布。
这些年,凭借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华为、中兴、海信、联想已经成为CES主场馆展示中国企业硬实力的代表。这样一场展示,仅展位费,折合人民币平均约为400万元。
但是没人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周厚健在内部鼓励,产品决策层特别是技术负责人,要经常走出去参与世界性、具有代表性的展会交流学习,否则整日沉浸在日常工作中,会迷失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的进阶,也被美国媒体看到眼里。
去过LVCC的参观者都知道,三星、LG两家长年以「超大杯」姿态,霸占显示展区最醒目位置。除了品牌影响力因素,CES会按会员年限及积分选展位,而LG从1967年第一届CES时就已经参展,在CES的「江湖地位」短期内难以逾越。但在今年的国外媒体报道中,海信、TCL被认为是挑战三星、LG的有力对手。
其中,美国顶级科技媒体CNET对海信UX给出了「CES2023最佳电视」的评价,认为海信正在与LG的OLED电视和三星引人注目的MicroLED等高端电视竞争;CNN Underscored则把海信UX加入了「CES 2023最佳名单」。
02 答卷
茨威格说过,所有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都需要有酝酿的时间。
在上述高光时刻到来之前,中国企业经历了10多年的酝酿,直到2010年努力「被看见」。在这一年的CES上,海信董事长周厚健登上CES主题演讲台,成为CES43年来第一位做主题讲演的中国企业家。
他的演讲题目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新型市场的技术和产品」。这一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消费电子制造商在全球电子行业中的地位开始跃升。
在2010年的CES展会上,共有305家中国企业参展。到2016年,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几乎占到总参展商的三分之一。
美国媒体《连线》认为,中国已经从山寨大国发展为「创新中心」。拉斯维加的出租车司机则发现,街上每四名行人中,有一个就是中国面孔。
洞察到这一趋势以及商机的主办方随即宣布,2016年5月开始增设亚洲消费电子展,举办地为中国上海。
当然这场科技盛会的主场还是拉斯维加斯。每一个越洋参展的中国企业,都试图在这里用领先的产品和技术打开局面:大疆的先进无人机展品前面排起了长队,很多观众都没意识到这是一家中国公司。
在体验过华为展区的产品后,CNN记者预言:「中国顶尖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已准备好向大家证明,在高端市场里,他们可以与苹果和三星并肩竞争。」
希望打造全球品牌形象的海信,则花高价买下了CES主楼外以及通往展馆的轻轨列车车身巨幅广告。这一营销决策背后的底气,来自清晰的产品规划路径,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支撑。
激光电视是海信显示产业高端化的一个关键,另一个主打产品ULED电视,则帮助海信在成长为全球高端超画质电视品牌的一个代表。
沿着这两条清晰路径,2023年CES上,海信又发布新一代显示技术ULED X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的110英寸UX等高端大屏产品,首款8K激光电视也正式对外亮相。
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海信美国公司员工Mia记得,2012年初,一台体现海信激光电视雏形的DLP混合光源激光电视技术原型机在美国CES上展出,这是海信首次公开展示激光电视技术路线。等到一年之后,LG才正式展示了类似的产品。
在此之前,海信研发团队已经经过了4年的反复实验,才摸索出这一技术路线。「海信不是说今年做一件事,做不成,就放弃。每一步投入,我们都会交出答卷。」Mia说。
自2012年以来,CES一路见证了海信激光电视从单色到双色到三色,从1080P到2K到4K再到8K的技术跃升,也见证了激光电视全球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如今在海外市场,普通的中国电视售价是300-500美元,而海信激光电视能卖到3000-5000美元。
在2023年CES上,徕卡与海信携手打造的激光电视产品亮相。世界百年影像殿堂级品牌的入局,让激光电视的未来更有看头。
至于ULED,据《品玩》报道,目前在北美的LED电视圈口碑相当不错,多款产品在当地第三方评测机构的测试获得比较积极的反响,也是受当地人欢迎的高性价比品牌。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ULED在海外主要市场的销售额增长30%以上。
在2023年CES上,还有国外观展者直接对工作人员说:「Hisense,I saw you at World Cup。」作为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海信赞助了刚刚在卡塔尔落下帷幕的2022年世界杯。
可以说,CES不仅见证了全球消费电子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
CES主办方透露,2023年中国参展企业达到485家,远高于2022年企业数量。新能源汽车的入局,家电头部品牌的分化越来越显著,来自中国的技术创新正在CES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创新的危机感始终未曾远离。海信激光显示公司总经理刘显荣和同事们讨论:下一年CES,我们打算展什么?后年展什么?「这是我们天天在思考的问题,没人给我们提供参考,我们必须做到引领。」
03 成为赢家
透过CES这个观察窗口,企业沉浮、业务布局调整甚至一个企业的脾性尽显其中。
昔日显赫一时的家电巨头,有的主动退场,将重心押注到打造行业解决方案;有的转型上游显示技术及光伏新能源;海信则从硬件延伸到软件,从电视到覆盖家电全品类,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牌,从B2C到B2C、B2B双轮驱动的方向进行转变。
细心人士可能会发现,最近10年,海信展区从主场馆的800多平方米,一路扩张到1300多平方米。
每项业务扩张自有其逻辑,比如做软件是因为看到电视内容的重要性。2012年,海信决定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件事的投入以数亿计,但是我们毫不犹豫在做。」海信董事长林澜曾表示,只有拥有自己的海外平台,才能「正正经经的跟三星、LG来竞争,才能在整个全球电视市场上成为一个真正有话语权的玩家。」
此后,海信电视海外运营平台VIDAA问世,并在亚洲、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市场投放。
与国内电视品牌在出海时大多都采取合作的方式打造内容平台不同,海信是少有的在海外花大力气建立自己的内容平台的中国电视品牌。同年,VIDAA率先通过NETFLIX NRPD强制性认证和NRTV推荐性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NETFLIX推荐性产品。
此后,基于海信自主研发的智能生活物联网平台ConnectLife,可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厨房解决方案的智慧厨房产品悉数登场,比如内置智能摄像头的智能蒸汽烤箱,可实现「实时烹饪」功能,并智能识别食物类型。
外界鲜少意识到的一点是,B2B产业出海正成为海信全球化的下一个突破口。2022年CES时,商用显示、医疗显示、智慧交通方案和宽带多媒体等多个业务板块集中出场,成为历届CES展中参展面积最大、产品最丰富、参展产品最多的一次。
如果不是CES上的高调,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发现,一个家电企业能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此后海信还拿下埃塞俄比亚的智能交通项目,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中国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开始系统性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开端」。
至于其它B端技术能力,如以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的精准医疗产业,目前已服务全国百余家三级及以上医院,服务2万余例患者;海信彩色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填补山东省空白,在 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累计诊断病例5万多例。
今年,海信会议机、数字标牌等B2B产品则继续展示海信在B2B领域的技术突破。
林澜曾在CES主题演讲中说,「能够出现在CES上这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与行业竞争对手并肩作战彼此竞争,这推动了我们所有人的进步。」
在不久前的世界杯全球客户大会上,林澜在主题为「To Be The Top Player」(成为头号玩家)的演讲中,提出了海信未来将以黑白电作为基石业务,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升级,将用3年的时间把海信全球品牌价格指数增长到100,成为知名的高价值品牌。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通过技术研发打造创新和智能的产品;同时,培育海信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信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从硬件到服务,从B2C到B2B,CES见证海信全球化不断进阶,而技术引领是它始终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