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被凯雷“改命”的独角兽,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了

创业
2023
03/10
16:33
亚设网
分享

ICL市占率最大的四家公司中,迪安诊断与金域医学分别在2011年、2016年A股上市,时间相差5年,彼时艾迪康的市场份额都在15%以上,虽然与金域还有一定距离,但与迪安诊断差不多。

但又是5年过去,2021年金域依然稳坐老大位置,迪安没什么变化,反而艾迪康市场份额掉了约10%,这自然与艾迪康动荡的股权关系不小,凯雷于2018年入主,好在让艾迪康稳定下来,只是这到底是不是一次成功的并购,还得看IPO的结果了。(投中BBKing)

当新冠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一些与新冠检测业务相关的、有意愿IPO的企业也迅速调整了自家招股书中的言辞风向。

今天想讨论的企业名叫艾迪康,是一家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提供商(ICL),这家公司曾凭借核酸检测这项业务两年内完成收入超20亿元,2022年该项业务收入比重占据总营收的47%。

在它的招股书里,艾迪康对新冠核酸检测着墨不多,而是着重谈到了ICL在中国发展的有利前景,如中国对医疗保健的改革给予了ICL企业发展的土壤。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书的开头艾迪康就提到了自己是中国三大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提供商之一,据了解其余两家分别为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两者都已在A股上市。

3月3日,艾迪康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其第三次申请,前两次分别是2021年和2022年,皆为递表失效后的重新申请。显然,艾迪康没有放弃过IPO的计划。

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凯雷是第一大股东

先简单介绍下艾迪康。根据公开资料,艾迪康的主要业务就是对外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服务,其客户主要包括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其中民营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体检中心。

ICL听上去很高大上,但作为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ICL公司,艾迪康真正开始步入发展正轨要多亏凯雷在2018年的收购。在此之前的14年里,艾迪康旗下的15个实验室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2018年,凯雷联手美年健康入股艾迪康,后者估值4.4亿美元。凯雷以39.87%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控股股东。3年后,艾迪康再次完成了88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金,跃升独角兽。

招股书中也提到,凯雷对艾迪康的改革是彻底的,“得益于控股股东自2018年以来实施的变革,我们取得快速增长”。同时,艾迪康的两位创始人也退出了管理团队,仅分别通过Corelink和Mega Stream各自持股12.45%。

创始人退出后,截至2022年12月31日,艾迪康有18个实验室通过ISO15189认可。据招股书介绍,截至2022年12月31日,艾迪康的检测组合包括4000多种医疗诊断检测,其中包括1700多种普检及2300多种特检,2021年公司的检测量达8050万次。截止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战略性遍布中国各地的32个自营实验室,在30个省市提供检验服务。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内容,艾迪康的发展速度不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总营收分别约为27.42亿元、30.80亿元和48.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1%;净利润分别约为2.89亿元、3.22亿元和6.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3.8%。相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67亿、4.51亿和5.999亿元人民币。

一家被凯雷“改命”的独角兽,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了

尽管除了医疗诊断检测服务之外,艾迪康还提供医疗产品销售服务,但公司的绝大部分收入依然来自前者,营收占比超过总营收的90%。报告期内,艾迪康的医疗诊断检验服务收入分别为25.13亿元、31.45亿元和44.01亿元,占比分别为91.7%、93.1%和90.5%。

一家被凯雷“改命”的独角兽,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了

靠新冠2年赚20亿,营收占比达47%

相信对任何一家医疗检测公司来说,这两年的收入大头大概率就是来自新冠检测。

受益于新冠核酸检测业务,艾迪康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从27.42亿元升至48.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1%,净利润从2.89亿元升至6.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3.8%。三年间,核酸检测业务收入分别为9.24亿元、12.32亿元、22.8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3.7%、40%、47%。

因此随着中国在新冠政策上的放宽,这笔收入很可能随之成为艾迪康收入增长疲软的关键因素。艾迪康也在招股书中坦言,2022年12月中国政府放宽动态清零政策,并取消此前于全国各地实施的大规模检验。这大幅减少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COVID-19相关检验服务需求,并预计导致未来该等服务产生的收入大幅下降。

有趣的是,艾迪康同时也表明新冠的限制取消也为他们的基础检验服务提供发展空间,原因是这项需求正是因为新冠干扰而受到了抑制。

撇开新冠检测的收入波动,招股书中也披露了公司在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方面的收入占比。

报告期内,艾迪康来自民营医疗机构的收入分别为8.99亿元、11.99亿元和14.04亿元,占比分别为32.8%、35.5%和28.8%。来自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分别为12.30亿元、14.01亿元和17.22亿元,占比分别为44.9%、41.4%和35.5%。

这里头暗藏了一些信息。第一,艾迪康在公立医疗机构上的收入在逐年降低。第二,在2022年,来自“其他”机构的收入大幅提高,从2021年的23.1%跨升至2022年的35.7%。

一家被凯雷“改命”的独角兽,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了

在备注里,“其他”被简单的解释为指代制药公司及CRO(医疗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及个人。此外,艾迪康在医疗诊断检测服务的毛利率也在2022年跌破40%。

真实的中国ICL市场

简单来说,在数据上,中国ICL市场是大有可为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该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147亿元增至2021年的2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5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2%。

但目前来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ICL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于2021年,按ICL检测市场规模占临床检测市场总规模的百分比计,中国ICL渗透率约为6%,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及美国的35%。中国在每位患者的临床检测支出方面亦较为落后,于2021年为美国临床检测支出的1/6。

对艾迪康而言,他要面临的挑战是他的前两位老大哥市场地位很稳固。

招股书中提到,目前中国四大ICL企业的份额占据总市场的62.3%。老大金域医学占据29.8%份额,老二迪安诊断的市场份额为18.0%。艾迪康排名第三,占比为8.6%。

一家被凯雷“改命”的独角兽,第三次递交招股书了


根据公开资料,金域医学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 90% 以上人口所在区域。迪安诊断的优势则是除了检测收入(这是艾迪康的主要营收)之外,它的诊断产品收入占比近 6 成。

艾迪康若想证明自己的实力,首先要考虑其他收入发展的可能性。其次,就是要摆脱新冠检测收入带来的影响。

过去几年,一批批新冠检测公司乘风而来,如今风散去后,那些想要借助新冠IPO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市场的质疑。摆脱新冠检测的标签,已是大势。如艾迪康一般着重强调ICL的市场发展,或是一条大道,但梦想旁边如何证明自己有瓜分蛋糕的实力才是最终和最重要的考核点。

希望艾迪康不会迎来第四次更新递表。(文/喜乐,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