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凡明显不懂“电影周边”的消费逻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瞳商业(ID:DEEP-FOCUS),作者:河马君,编辑:楚青舟,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三次元空间的“地球危机”竟然是由《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官方合作伙伴、负责周边产品制作的“赛凡科幻空间”引爆的。
3月14日,赛凡在淘宝官方店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们发布动态称,此前网络众筹中大获成功、众筹总额迅速突破1亿元的《流浪地球2》周边产品已经开始制作;同时也宣布,赛凡将改变热门产品“数字生命卡”的材质,不再使用预售海报中的铝合金材质,改用锌合金来制作这款电影中的重要道具“数字生命卡”。
细心的网友还发现,“数字生命卡”样品的外观也和预售海报中有较大区别。
“数字生命卡”原本是电影中用来存储数字生命信息的道具,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和他在剧中的女儿丫丫都将自己的精神和记忆转化为数字生命,并在影片末尾拯救了地球。
赛凡版的“数字生命卡”其实是一套“U盘+读卡器”的存储设备,拥有酷似电影中道具的外观,一上线就被《流浪地球2》的粉丝疯抢,短短数日卖出超20万份,价值超5000万元。
而球2周边的众筹总额超过1.17亿元,放眼中国电影史,这样热卖的电影周边产品屈指可数。
正因如此,赛凡周边风波,也成为透视中国电影周边,乃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赛凡是谁?
赛凡(实体为成都翌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15万元(实缴85万元),规模上是一家小微企业。
它更多是凭借《流浪地球1》时期就与电影合作的“香火之情”才获得了球2的周边大单。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赛凡改换“数字生命卡”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
一是原定的铝合金材料需要CNC(数控机床加工)和阳极氧化工艺,交货周期会拉长,而锌合金可以直接压铸,交货周期更短;
二是锌合金虽然材料价格比铝合金高,但处理它的工艺价格比铝合金低得多,总体还是将为制作方节省不小的成本。
小破球的粉丝们对赛凡的“变卦”非常愤怒,在他们看来,赛凡使用和预售海报不同的材料是为了降低成本,属于偷工减料。
《流浪地球》是科幻电影,粉丝中不乏“科技宅”、“理工男”等科幻爱好者和制造业从业者,他们对数字产品很内行,对价格合理性很敏感,以“圈内人”自居。
这也是粉丝对“改材料”破大防的原因:在当前存储颗粒“白菜价”的大背景下,249元甚至能买个1T的固态硬盘,傻子才会花200多块买个256G的传统优盘。
他们之所以购买249元的“数字生命卡”,纯粹是为《流浪地球》的IP买单。
现在赛凡擅自改变“数字生命卡”的外观,使用更容易掉漆和断裂的锌合金,还忽悠粉丝说“锌合金价值更高”,这不仅是背弃约定,已经属于侮辱智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愤怒的粉丝纷纷在微博、淘宝等平台“前排怒骂”,还相约去工商、质检部门投诉赛凡,风声之大,逼得《流浪地球》系列导演郭帆亲自下场“灭火”,敦促赛凡端正态度,好好整改。
赛凡最新的声明,甚至已经看不到“流浪地球”的联名图标,许多人猜测,双方的合作关系因此出现了裂痕。
郭帆导演在微博上语重心长地提醒赛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信这也是郭帆在提醒自己。
《流浪地球2》绝对算得上是中国电影的新物种,就算面对“国师+顶流”的档期压制,依然完成了40亿总票房+1亿周边的有效收入,海外票房也远超同期其他电影。
郭帆很清楚一件事,“小破球”真正是粉丝抬起来的,这部电影使用“自来水”的方式和深度都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
哪怕是火了10年、群众基础极广的现象级电视《甄嬛传》,也没有形成破球式的深度自来水营销。
上映一个月以后,你仍然能够看到“花式上热搜”的《流浪地球2》,话题除了宁理的“马鸥”形象出圈,还包括郭帆“白嫖徐工设备”、“丫丫的毛衣图案中有电子干涉图谱”、“MOSS的量子体积是8192”等等……
许多电影都有彩蛋,但像《球2》这样,引起粉丝有组织地大量发掘寻找,形成“刘慈欣宇宙研究”甚至“球学”的电影极少。
粉丝们成立了“中科院数字生命研究所”;建立了“杭州地下城日报编辑部”,复现电影中发行的地下城日报……所有制作方都想发动粉丝成为深度“自来水”,但大部分流量明星只是组织起了饭圈控评。
只有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通过大量撰写程序化工作手册、引入中科院作为科学支持单位、“白嫖”徐工等专业化道具制作力量,完成了“科幻宇宙”的系统构建——
曾经中国影迷心心念念的“电影工业化”,在《流浪地球2》的拍摄中完成了,而且完成度还不低,这是众多影迷欣喜若狂,甘为破球“自来水”的根本原因。
工业化意味着超高效能,比如在“彩蛋”的问题上,普通电影的“彩蛋”是主创的个别巧思;而《流浪地球2》能够做到上映两个月,粉丝还在不断挖出彩蛋来,是自动布雷车式的矩阵埋法。
致敬周总理、致敬“海空卫士”、各种经典科学实验的元素提取……无数的隐藏信息,一部电影的时间根本消化不掉,粉丝会不自觉地“二刷”、“三刷”,有梗可玩,自然聚集,这才是真正的“长尾”逻辑。
说白了,这正是从前漫威们的高级玩法,把营销放在话题内,却又留在电影外:粉丝生态自循环,受众与IP良性互动。
曾经中国电影人只能留着口水羡慕漫威一年卖10亿美金周边,现在自己也有了半个月卖出1亿的电影IP,从这个角度看,郭帆无疑是走在正确的路上——问题也正在于此,小作坊式的赛凡与工业化的《流浪地球》脱节了。
产期规划的不专业、预售设定不严谨、没有认识到周边产品的核心要素,导致赛凡在这次预售中耍小聪明露出大马脚。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真正迎来“粉丝经济”(不是某个明星的粉丝,而是电影整体IP的自来水);也是第一次面对粉丝经济带来的舆情。
赛凡的不专业、不尊重,在非“粉丝经济”情况下,很可能不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噬,这或许也是赛凡抱有侥幸心理的原因之一。
郭帆肯定也还记得当初影迷们批评《上海堡垒》的话:《流浪地球》为科幻电影打开的门,又被《上海堡垒》关上了。
现在危机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工业化道路好不容易开始了,如果因为不专业的赛凡而断掉,那将是无可估量的损失。
当然,我们从《流浪地球2》的宣传中,确实可以看到长期主义布局。
即使每日票房已经萎缩到百万级,可路演仍在继续,去武汉大学和法学学生对谈“世界观中立法的最高价值”,去北航聊太空电梯的原理,在北外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三轮路演还去了很多中学,不乏少人知晓的县、市中学。中学和名校不同,无法让剧组蹭到流量。
破球剧组愿意去,反映出主创们或许确实怀有前人未曾敢有的野心:科幻是播种机,要铺好通往星辰大海的第一块砖,播撒关于幻想的种子。
在一个长期以来被批判“没有IP”的国度,有人想培养一批“看着科幻长大”的孩子,这种不自量力的背后,是某种充满浪漫主义的野望。
中国电影已经有过很多“大制作”,但是高投入并不意味着专业化。
有时候恰恰相反,知名导演们带着数亿的投资,按照自己的设想布置大场景,动员海量群演参与拍摄,去实现某个特定镜头中恢弘的构图与色彩,这样的拍摄本质上还是“小作坊”的放大,是手工业时代的生产逻辑,是“大作坊”而已。
而那些高速摄像机和绿幕,只不过是手工作坊中一两件新奇的点缀。
而《流浪地球》系列所引入的工业化、标准化流程,和它基于内容本身的精心耕耘,才代表着电影制作核心领域的迭代与进步。
郭帆团队不断寻求徐工集团、中科院物理所等的露出,除了契合科幻主题以外,也是在反哺这些对电影制作工业化、科学化居功至伟的外部力量。
说到底,并不是郭帆真的“白嫖”了徐工,而是中国电影与中国制造相互成就。科研、生产与内容创作的深度融合,才是电影乃至整个内容创作产业的基本方向。
当我们将视线重新拉回周边产品,那么很显然,赛凡根本没有意识到“电影周边”的核心卖点究竟是什么。电影内容本身如果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周边”这个概念就是不成立的。
漫威曾经推出过一套“史上最贵周边”,用真宝石复刻灭霸在《复联3》中灭世的6颗宝石,总价2500万美元,照样受到欢迎。
漫威每年10亿美金的周边销售,也完全是基于受众对漫威宇宙的高度认可,这是一个内容驱动,而非产品驱动的市场。
而培养“内容驱动”的市场,则需要电影产业化的长期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在同行普遍将“周边”理解为割韭菜,随便找个扩香石抄几首诗词,就当作古装片周边去收割粉丝还是主流的时候,基于内容细节的“真周边”确实还缺少靠谱的合作伙伴。
从这个层面而言,赛文周边风波引发的“地球危机”,也几乎是一个超出行业水平的电影团队“必然”遇到的问题。
只不过,如果心怀构建科幻宇宙的野望,《流浪地球》系列还需要找到更多破局的路径,不仅限于电影制作宣发本身的工业化。
虽然,这本不是某一个电影团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