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暂缓开机,一边概念升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魏妮卡,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或许是我们对复苏的心情太过迫切,以至于看到任何一点反向的风吹草动就惶惶然起来。比起2月底新年复工时的踌躇满志,到3月下旬,不管是对经济全局还是影视产业,人们的态度都更加趋向谨慎乐观。
坏消息先从剧集领域传来。本来行业看似高歌猛进——《狂飙》开年热播,三大视频网站纷纷宣布盈利或亏损持续收窄,剧集质量普遍提升。观众对国剧的信心极大恢复,正准备看其2023年如何大展拳脚。
可3月的剧集领域却突发变故,多个重要项目临开机宣布延期、停摆,而且几乎都是一线演员的项目。截至目前,剧集在拍项目相比去年同期大幅锐减,去年2、3月分别开机20、30部,然而今年两个月加起来只有11部。各路真真假假的消息迅速传播,新一轮影视寒冬的说法不胫而走。
但说是“影视寒冬”显然并不妥当,毕竟人家电影可是终于又抓住一个新概念。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3月19日发布的一封内部信,在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果然所有内部信都是对外喊话,对股价喊话的作用尤其明显。
内部信透露了这位电影行业老大哥即将全面开启AI在电影行业的探索与应用。而且光线已经在展开实际行动,不仅摸索了“当红炸子鸡”ChatGPT的海外业务,还合作了国内AI领域第一个拿出实绩的百度,并参与了文心一言的测试。你别说,以文心一言现在的艺术风格,搞起克苏鲁电影还不手到擒来。
行业还是需要带头大哥,王长田这封引经据典的内部信,对整个电影股的拉动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就在内部信发出的隔天,电影股全部强势上涨。光线传媒股价本周连续三天涨停,股价最高来到了9.70元/股。截至目前,光线总市值突破281亿元。
去年硬糖君在《影视圈难兄难弟,同运不同命》里探讨影视公司愁云惨淡的财报时,还说电影、剧集行业虽然都惨,但剧集行业财报收入起码呈正数,勉强好过电影行业。没想到今年随着疫情结束行业复苏,二者再次交换境遇,甚至达到了冰火两重天。
市场复苏大背景下,电影、剧集的短期境遇为何会有如此大差别?而长期来看,拉动电影股增长的AI概念,能否替代元宇宙成为资本重新青睐影视行业的新风口,从而也救剧集行业于水火之中?
2018年税务风波、2019年影视寒冬、2020年疫情开始、2022年降本增效,剧集行业“地主家没有余粮”的情况已久,怎么说去年也该见底了。到了今年,虽然情况并未明显好转,但在多家长视频平台实现盈利的大背景下,圈内人普遍抱以“回暖”的美好愿景。
可三月的开机状况,却给了圈内人当头一棒。网传临开机搁置的项目不下于10个,而且疑似原定的主演还都是圈内一线演员。比如,龚俊主演的《会飞的大象》、陈晓主演的《匹夫有泽》、迪丽热巴主演的《利剑玫瑰》、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杨幂主演的《没有我的城》、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等等。
虽说这些项目都没有官宣主演阵容,存在“遛饼”炒作的嫌疑,但稍微查一下这批演员的档期也能觉出端倪——他们确实很久没进组拍戏,也迟迟没有官宣下部拍摄作品。
难以想象,圈内一线电视剧演员,此时大部分都空着档期。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感知到现在的剧集行业的确“很反常”。也难怪各路传闻四起,纷纷猜测剧集行业到底摊上了什么大事。
从网传延期的项目题材来看,应该并非政策变动的原因。因为延期的项目类型广泛,包括职业剧、刑侦剧、都市剧等等,甚至还有亮相央视片段、获广电扶持的重点主旋律剧《大山里的女校》。
而目前开机的项目,反倒是去年平台降本增效中被大量砍掉的腰部项目。由不知名演员主演的中小体量甜宠能开得起来,一些IP古偶大项目比如《黑莲花攻略手册》,反而处于延期状态。
答案已经很明显,这波剧集大项目集体延期,症结还是在缺钱上。
剧集行业的资金链可能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招商环境太差,二是欧美金融危机波及的可能性。
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视频平台更加依赖于招商资金来启动项目。这样一来,就增加了项目开机的风险性。很多项目确实存在“遛演员”的可能,因为他们都是在和演员没敲定合同的情况下,先拿项目和码好的演员阵容去试探招商端的反馈。如果情况不乐观,便会及时止损。
而通常来说,品牌主们今年上半年的市场预算,是去年底情况更不明朗时定下的,节衣缩食在所难免。加之虽然今年1、2月消费反弹明显,但进入3月消费提振并不如预期。又兼外贸开局不利,各方面信号都令人趋向审慎。归根结底,影视市场依赖于人们是否有余暇消费娱乐,而能否恢复消费信心,还是要看就业市场。
另一方面,近期全球金融风险指数级上升的情况也令人担忧。从美国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到欧洲“百年老店”瑞士信贷银行,欧美多家银行接连陷入严重的风险事件。虽然中国的众多资本辟谣在硅谷银行拥有资金,但稍微了解下硅谷银行的背景,就知道它是一家审查宽松、方便来历不明资金交易的银行。所以即使资本家有钱套里面了,也不一定会承认。
至于这部分钱对剧集行业是否有所影响,我们无从考究。但众所周知,影视行业历来是一个受来历不明资金青睐的行业。
相比剧集,电影资金的状况显然要好一些。硬糖君身边做电影的朋友都表示,电影项目都在积极推进中,目前没有要推迟的项目。“六公主”电影频道还专门策划了“中国电影春天进行时”系列节目,最新一期节目的名字就叫《电影市场持续向好大有可为》。
电影虽然也依赖大的圈外资本,但喊了4、5年影视寒冬以后,圈外热钱近乎消失,基本就剩纯电影公司在投资电影了。所以,当恢复市场上映机制后,大部分电影公司就能回笼资金,重新启动项目,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自产自销的行业内循环。
但毕竟如今是用自己的钱拍电影了,不像往年可以拿着煤老板或互联网的钱胡天海地天马行空。现在的电影公司都变得更谨慎,中小成本项目是主流,不敢贸然启动大项目,除非是经典IP项目的重启。
而光线传媒的一封内部信,相当于打破了电影内循环的僵局,给行业一个再次吸引圈外资本的希望。
因为ChatGPT让AI的“风”越刮越猛,影视上市公司纷纷蹭起了AI的热度。比如,百纳千成(原华录百纳,出品过《双面胶》《东八区的先生们》)近日也发公告称,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生态合作伙伴,双方拟展开深度合作。但可能话说得太过,隔两天又出来更正解释:目前不直接拥有相关AIGC技术,且相关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公司的剧集与电影制作等内容创作中。
相比这种有蹭AI热度、操作股票嫌疑的行为,光线传媒算是有了实质性的动作,王长田字字句句颇到实处。比如,他提到AI技术已经在光线的“王牌业务”动画电影上探索应用,包括AI动画表演、AI生成角色和场景资产、AI生成毛发和衣服的动态效果等。同时,还有在前期策划与剧本创作方面应用的探索,像是快速生成故事梗概、搭建初步剧本框架、辅助修改剧本等等。
相比影视圈上一个试图炒作的概念——元宇宙,这种需要投入10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的技术,AI显然更有时间与应用优势。可能不需要太长时间,我们就能看到它和内容创作结合的一些成果。
AI的火如果真能烧起来,不止影响的是电影行业,而是整个影视行业。正如王长田所说,从黑白到彩色、胶片到数字,技术的发展的确会推动大银幕、小荧幕的内容革新。但现代技术其实在数字技术之后,诞生的IMAX、120帧技术等并没有真正革新影视内容的创作。
AI风潮席卷设计行业,可能会让画手、设计师失业。那么,AI应用到影视行业,是否真能包揽不少工作?
动画和设计行业的距离更近,动画电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时候难产正是因为它要耗费的人力成本过大。AI对动画行业的冲击可能和设计行业类似,节省大量的“体力活”,从而提高效率。
但涉及到故事内容创作部分,硬糖君对AI的作用就持保留意见了。不说剧本创作,单说AI应用于翻译,都仍然有浓浓的机翻味。
归根结底,AI是根据人类现有经验运行的,但真实的影视创作从没有统一标准。顶级的编剧、导演,也会有作品翻车的时候。复制同样的模式到下一部作品,也会遭遇观众审美疲劳的市场反噬。当然,不可否认AI根据人类经验会进行再创作,或许会优于人类。但影视作品的买单者是人类本身,硬糖君始终觉得最了解人类的,莫过于自己。
无论如何,硬糖君喜闻乐见AI能在影视行业有些作为,因为这样就会有外部资本的“活水”来搅动市场。有“活水”就有机会产出更富有创造力的作品,而非谨小慎微地去制作一些合格之作。即便是当年的煤老板,不也为我们留下许多经典之作吗?
而现如今还留在影视行业的资本,基本就只剩影视公司本身和互联网了。从艺人的片酬变化,就能感知到行业已经退回到“热钱时代”以前的水平。
柠萌影业招股书披露,2022年提供艺人表演服务的供应商L,显示主要业务是2019年剧集制作,疑似指向跟柠萌有两部剧集合作的毛晓彤,她的片酬仅为1360万。而在2017年,毛晓彤还是没有代表作的糊糊时,拍摄的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二季》片酬就达2500万,以及光线网剧《我的机器人男友》片酬也有1672万。
影视行业好像回到了健康生态,又好像回到原点。从网络游戏到明星、IP,从实景娱乐到元宇宙,贵圈苦新故事久矣。AI或许是一味药,强身健体不好说,速效救心一下总有效吧。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