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辆、60万人、4240亿元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人Auto(ID:meirenauto),作者饶桐语,编辑李欢欢,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2年底,比亚迪的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了。在那场活动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向全体员工表达了谢意,也侧面坐实了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60万的传闻。300万与60万,这是两个庞大的数字,人们意识到,当年那个被群嘲“土掉渣”的比亚迪,如今已是盘踞在深圳坪山上最大的制造业猛兽。
3月28日晚间,比亚迪发布的2022年年度财报,继续印证着这一点。过去一年,比亚迪的业绩簿上,耀眼的数字又多了一个——营收达到4240.61亿元,和2021年相比,收入翻了一倍。赚钱能力也在飞速提升,2022年,比亚迪净利润达166.22亿元,同比暴涨445.86%。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关键在于比亚迪把车卖爆了。
财报显示,比亚迪去年卖出了180.25万辆新能源汽车,远高于特斯拉的131万辆,比“蔚小理”三家加起来的5倍还多,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销量数字如此可观,靠的是爆款车型。比亚迪旗下有两大产品矩阵,分别为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其中,光是海豚车型,一年就卖出了20.54万辆。经过硝烟四起的2022年,不断有新势力掉队,但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却稳稳维持,今年开年之后,光是1、2月,就又卖出了34万辆。
可以说,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这步棋,比亚迪是走对了。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售燃油车,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第一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All in新赛道,比亚迪的销量规模获得指数级增长——从2020年的41万辆,到2021年的73万辆,再到如今的180万辆。
对于比亚迪而言,蛰伏已久的新能源业务,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刻。
比亚迪并不是一家单纯的汽车公司,旗下还拥有动力电池、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代工、轨道交通等业务。前两年,虽然新能源汽车业务涨势惊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利润。以2020年为例,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收入840亿元,手机部件以及组装业务营收为600亿元。汽车板块虽然收入略高于手机,但其需要投入的成本也高,彼时,在不少人眼里,汽车是“增收不增利的赔钱货”,需要依靠比亚迪电子来反哺,甚至还没有“造口罩赚得多”。
而在去年,“赔钱货”终于开始在利润方面做出贡献——比亚迪汽车收入达到3246.91亿元,占据全部收入的76.6%,远高于手机业务的988.15亿元。不仅如此,汽车带来的利润也升至38.93亿元,占总利润的23.4%。这个数字没有想象中夸张,但却证明了汽车业务的赚钱潜力。
这份潜力正来自销量。180万辆的规模效应形成之后,比亚迪此后将越卖越赚。海豚研报认为,比亚迪在采购环节的规模效应正在快速释放,而且是在整车最大成本项——电池主要原料锂矿价格不断上升下实现的,对应带来单车利润至少释放了 2500-3000 元左右。
的确,数据显示,比亚迪的单车净利润正是从去年开始暴涨,从Q1的2300元、Q2的7300元,到Q4涨至接近1万元。
跟着一同进入收割期的还有汽车毛利率,这是最能衡量车企盈利水平的数字。在2021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是17.39%,2022年上半年略跌至16.3%,如今上涨到20.39%。作为对比,过去一年,蔚来和小鹏的汽车毛利率双双下跌至13.7%和9.4%,理想略有下滑,稳定在19.1%。
当汽车毛利率迈入20%大关,比亚迪终于可以喘口气。这个毛利率水平,也与理想汽车CEO李想此前对比亚迪的预测持平,“是几千亿营收的企业健康而又良心的毛利率”。
收入多了,比亚迪在研发领域也更舍得花钱了。2020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在74亿左右,进入2021年,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到了2022年飙升至202.23亿元。这个数字把一向不惜砸重金搞研发的蔚来也比下去了。2022年,蔚来豪砸108个亿投入研发,数字仅为比亚迪的大约一半。
这些都令资本市场信心大增。截至发稿,比亚迪港股股价升至217.8港元/股,涨幅达到3%。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今年形势也比较乐观。在3月29日上午召开的内部业绩会上,王传福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总销量在850-900万辆左右,比亚迪销量达到300万辆是“铁板钉钉子”,如果情况更好,则可能达到“360万辆,比去年翻倍”。
过去的2022年,不只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口中“最好的一年”,也是比亚迪丰收的一年。
不过,卖得多、扩张快,并不代表赚得多。
对于“比王”而言,财报里,最好看的数据是销量,对比之下,净利润数据就显得有些黯淡——仅为166.22亿元,远远低于特斯拉的848亿。如果折算成单车净利润,当比亚迪卖一辆车能赚1万元人民币时,特斯拉卖一辆车却能赚1万美元。
▲ 2022年特斯拉/比亚迪主要财务数据对比。
显然,在盈利这件大事上,比亚迪和特斯拉中间依旧隔着一条鸿沟。
来细究一下比亚迪“赚钱少”的原因。其实,比亚迪并不是一家花钱大手大脚的车企。过去两年,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还在“烧钱”,而作为制造业的老玩家,比亚迪已经进入一分钱掰成两分花的阶段。
为了省钱,比亚迪早早探索了垂直一体化道路,也就是自己造电芯、做电池、做传动系统等零部件。这在制造成本方面,帮比亚迪省了不少钱。
与此同时,“降本增效”四个字,就像刻进了比亚迪的DNA。
比亚迪员工高鹭告诉每人Auto,她此前在互联网企业工作,进入比亚迪之后,一度很不适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比亚迪的“国企”作风,连办公室都有浓浓的90年代风格,“椅子很破,办公室很旧”。即便是高端品牌仰望,也没有区别对待。据高鹭回忆,仰望品牌的品牌发布会,策划部门为了契合高端形象的定位,规划了不少高档场地,但比亚迪高层不愿在营销上多花钱,最终,发布会还是在比亚迪自己的报告厅举办的。据王传福在业绩会上透露,仰望品牌发布会只花了300万元。这已经算非常节俭了,想当年,蔚来为了一场发布会曾豪掷8000万元。
相比于市面上的其他车企,比亚迪的薪资水平也不高。一份流传在网络上的比亚迪校招薪资表格显示,直到今天,比亚迪还在实行学历梯度制,C9学校的本硕一年能拿接近27万,双非本科的学生一年只有8万元,如果是专科,年薪则更低,仅在5万元左右。但“蔚小理”等车企则出手阔绰,以算法岗为例,给应届生的年薪能开到40万-50万元。
那么,已经如此节省,为啥比亚迪还是赚得少?
单车售价较低是重要原因。比亚迪一直走性价比路线,在开拓豪车市场之前,比亚迪的主销车型秦家族、宋家族等,主要集中在10万-20万元的市场。甚至在今年,比亚迪还推出了秦PLUS DM-i冠军版,售价不到10万。这样的单车价格下,卖得再多,净利润也有限。
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比亚迪过于庞大的体量。
比亚迪的员工总数已超过6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涨——央视新闻曾报道,2023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至90万。作为对比,特斯拉在全球的员工数量仅为12万,蔚小理的员工数量也都在万人规模。
人多,不可避免地导致成本增加。有接近比亚迪的人士曾向每人Auto表示,一直以来比亚迪人效很低,“一个人能搞定一个岗位,但往往会有两个或者三个人储备着”。比亚迪员工薛林也在谈起薪资时吐槽,“感觉就是人太多了,工资根本不够发。”
人多的另一个影响是,机构臃肿。多位比亚迪员工告诉每人Auto,比亚迪的内部管理十分落后、工作流程很繁琐,“很难想象在一家500强企业,打审批还是手写”,一天还要打三次卡。而对于真正需要花钱的地方,比亚迪同样抠抠搜搜,“职能部门好像只知道‘降本增效’一个目标,而不管产品质量、用户反馈。”
这也导致了在比亚迪内部,缺少明确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年终奖举例,比亚迪的年终奖和薪资一样,只与职级有关,不论过去一年成绩如何,数额十分固定。在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比亚迪员工认为,比亚迪各个部门之间存在内耗,基层有很多拿着工资不干活的员工,他们通常也没有“奋斗”的欲望。薛林说,他所在的部门就有“关系户”,虽然只是大专学历,工作能力不强,但也能在比亚迪过得很安稳。
这些管理层面的问题,正在拖比亚迪的后腿。比如,比亚迪引以为傲的自有供应链,便成为一把双刃剑。汽车行业研究员朱自清说,比亚迪虽然有很强的自供应能力,但由于内部竞争较少、优化迭代能力不够,往往导致部分零部件较第三方零部件厂商的性价比低,反而增加了成本。对此,朱自清的评价是,“比亚迪最大的短板就在管理,尤其是在急速扩张之后。”
在竞争加剧、亟需提升效率的当下,比亚迪不得不着力解决多年积弊。
当前,比亚迪正在启动近年来最大的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每人Auto了解到,此前,比亚迪超过60万员工,被划分在近20个事业部内,包括手机部件以及组装业务、汽车业务、电池业务这三大业务线。眼下,比亚迪正在推动汽车品牌独立运营,成立包括王朝研究院、海洋研究院、腾势研究院,以及新推出的高端品牌“F”,也会成立单独的研究院。
对于一家成立28年的大型企业而言,这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这一改革在比亚迪各事业部的推进速度不一。一位比亚迪第二事业部的员工表示,这次调整正在让职能更加细化,“比如国内客户、海外客户等,以前可能是(某一部门)统一负责、现在就会分开来。”也有电子事业群的员工表示,只是听到了风声,但还没有调整至自己的部门。
包括高鹭在内,许多员工对这次改革充满期待。高鹭说,她所在的部门,有很多和她一样,从互联网风格的企业跳槽到比亚迪的员工,比如“蔚小理”、大疆等,组织架构调整意味着“两种风格开始加速融合”,解决很多协调上的问题,“之前可能负责王朝的设计师,同时也要设计腾势,很难调度,也导致产品相似度很高。”调整之后,这个问题便不复存在。
朱自清表示,“在新能源车型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的当下,比亚迪的调整是向新势力车企学习,向更加扁平化的现代化企业转型,提升效率。”同时,这表示比亚迪内部已经意识到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据我了解,比亚迪高层已经开始向咨询公司请教,协助解决人事问题。并已经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招人速度也在放缓,此后,比亚迪或许会有进一步人员优化的动作。”
他分析称,此前,员工的忠诚度,是老牌企业比亚迪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在比亚迪发展到如此规模、亟待转型,而外部环境又面临竞争加剧的当下,比亚迪越来越意识到,一部分早早进入比亚迪的员工,和当前的比亚迪不再适配,“的确不具备冲击下一个目标所需要的能力”。
比亚迪对组织架构动刀,能否提升效率,进一步转化成利润,追上特斯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特斯拉赚钱的秘籍。
其实,特斯拉的利润之所以高,可以简单总结为两点,技术降本能力强,以及智能软件收益多。
技术降本,简单来说就是平台化制造,能够实现零部件通用,不需要反复开发,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Model Y与Model 3可共享多种汽车零部件,使得特斯拉的生产复杂性大幅降低。
另外,车型款式少,也是特斯拉控制成本的一大因素。要知道,每研发一款新车,车企都要投入极大的财力与人力。比如,零跑科技CEO朱江明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零跑花了14亿,才开发出三款车,这还是在已经十分“省吃俭用”的情况下。
相比起来,马斯克的策略就很聪明。一直以来,特斯拉走的是“单品爆款”之路,截至目前,特斯拉依旧只有4款车在售,上一次的新车投放要追溯至2020年的Model Y,中间只有改款,并无全新车型面世。
对手不断推出新车,特斯拉就频繁推智能软件。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旗下车型降价时,全自动驾驶套件Full Self-Driving(FSD)的价格却再次上涨,从2020年的7000美元,涨到如今的12000美元,甚至占到Model 3全车价格的30%。因此,类似的软件设备,一度被认为是特斯拉真正的“现金奶牛”。
但不得不说,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不管是平台化制造,还是智能驾驶开发,都意味着高昂的研发投入。但对于比亚迪来说,现金储备远不及特斯拉充沛。当前,比亚迪的资金储备为511.8亿元,和特斯拉的1505.6亿元天差地别。
朱自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比亚迪正在慢慢追赶平台化能力,如CTB(Cellto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等。但如果想让比亚迪追上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短期内不现实”。很大程度上,这也不会成为比亚迪的目标。
因此,推出高端品牌,成为国内车企提高单车利润的一条“捷径”。光是去年一年,蔚来就有了ES7、ET7,继续收割高端市场,理想推出L9,小鹏推出G9,也都在进一步上探价格带。
比亚迪的高端之路更是步履不停。首先是百万品牌“仰望”,虽然推出之后备受争议,但在内部,“仰望”承接了无数期待。一位来自仰望团队的比亚迪员工说,从5月份团队成立以来,就迅速从30人扩张到100多人,今年的春招,仰望团队开始单独招聘,新车型如今也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在今年一定会推向市场。
另一边,腾势“复活”。去年,腾势D9推出,这款平均售价3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乘用车,销量也不算差,累计达到6万辆。今年2月,腾势卖出7325辆的好成绩,D9 EV车型甚至宣布涨价,3月22日,腾势汽车又发布了一款纯电SUV——腾势N7。在业绩会上,比亚迪方面预估,到四、五月份,腾势的销量会突破15000辆。
今年开年之后,比亚迪还推出了“F”品牌,定位介于腾势与仰望之间,这意味着,比亚迪将在中高端、甚至是豪华车型区间完成密不透风的布局。上述仰望员工介绍,“F”品牌将更注重产品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跟之前的海豚等爆款车型风格都不一样”。
从腾势的销量来看,比亚迪的品牌形象正在提升,高端化之路,或许不再是痴人说梦。
倾力打造高端品牌,也不仅是提升利润的需求,在王传福看来,这是比亚迪翻身的机会。业绩会上,王传福表示,当前汽车行业处在百年一遇的“改朝换代时代”,“所谓的高端品牌、豪华品牌都要推倒重来,如果不看牌子、不看出身的话,这就是我们中国品牌的机会”。
另一个机会,王传福盯上了出海。业绩会上,王传福强调了出海目标,“中国新能源车竞争惨烈,但只要你在中国能够打胜仗,打到国外会发现没对手,或者对手很少。”
去年一年,比亚迪继续进军全球市场,全年累计出口汽车5.59万辆,触角辐射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国。当然,这和特斯拉去年在华销售的181亿美元、 439770 辆的数据,还存在不少差距,但却是比亚迪发展的重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开年国内乘用车销量疲软时,比亚迪在海外的销量呈上升趋势——1月出口1.04万辆,2月份上涨至1.5万辆。
比亚迪野心勃勃,而特斯拉也不是全能无敌。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特斯拉的毛利其实也很难维持,时间再长一点,一旦中国车企在欧洲大规模售卖的话,特斯拉也不一定能撑得住。”
也就是说,往后几年,竞争格局如何演变,依旧拥有悬念。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