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竞拍的卫星,你我能买吗?

创业
2023
04/02
10:31
亚设网
分享

不能。科普大于商业。

罗永浩竞拍的卫星,你我能买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作者:施智梁团队,创业邦经授权发布,头图来源摄图网。

全球范围内,航天卫星首次通过电商平台面向大众销售。

3月31日晚,罗永浩在淘宝直播间里卖起了卫星。原价200万元的卫星及发射费用,直播间优惠一口价100万元。21时06分,买家一次性付款成功拍下,在近10分钟的直播介绍中,逾8000人把产品加入了购物车。

购买卫星需要门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出行一客,和卫星通讯需要专门的频率,需要资质还需要专门的地面站。现阶段,即便是直播卖卫星,仍是一门2B(面向企业)的生意。

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王君毅看来,直播卖卫星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他告诉出行一客,除却销售,更重要的是借此向公众宣传科普卫星知识,培育市场需求。

淘宝直播新闻发言人沈方俊告诉出行一客,看似小众的商品,在网端上线后,能够挖掘潜在客户、积累存量客户,随着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商用卫星会用途更加广泛,在淘宝上下单卫星将会购买日用品一样简单便捷。

上线售卖卫星不易,业内看来科普意义大于销售

此次售卖的卫星名为魔方星,属于1U立方星(纳卫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

立方星是国际上广泛用于大学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的一种小卫星,通过组网形成星座,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制造如上卫星的公司名为九天微星,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卫星研发制造和场景化应用落地的公司。主营商业卫星定制、星座核心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及航天科技教育。

除却直播售卖外,在“中国航天太空上新”淘宝店内,还有太空班车系列-200kg级卫星,是一款面向多载荷用户应用的卫星,支持一星多用。淘宝直播的相关人士告诉出行一客,该卫星已经有国际买家下定拍下。

“直播售卖卫星并不容易,”沈方俊告诉出行一客,一方面,因为卫星的特殊性,售卖前要做大量准备,对卫星生产资质、到售卖、宣传、交付,以及使用上,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商家能够顺利交易;此外,还建立了专门的绿色支持通道。

“淘宝上架卫星,不止于销售,在于唤起公众对航天的热情,”王君毅告诉出行一客,每次对外宣讲,他都会从“航天和航空的区别在哪里?”为此开篇,国内航天科普尚处萌芽期,任重道远。

在王君毅看来,在这方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颇有心得:定期开放公众参观,航天员、工程师亲临现场做科普;另外,还会在影视节目中植入自身角色;如此种种,帮助年轻人内心种草,从小向往航天事业。

业内曾有个传言,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将NASA视作竞争对手。因为自己用期权、高工资能从苹果抢来的人才,面对NASA的“降薪”入职邀请,依然甘之若饴。因为后者的事业更大、更好玩。

事实上,低轨卫星和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

卫星通信领域专家侯冰告诉出行一客,卫星互联网是将地面的基站搬到了太空中,而每一颗卫星就是一个移动的基站,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这让尚未被互联网覆盖的地球表面70%的空间,和近30亿的人,有了更容易触网的机会,“永不失联”。

3月30日,在相关发布会上,魅族联合时空道宇定制设计研发了卫星通信芯片——魅族天问 S1,该芯片融合 5G+卫星等多种通信模式。未来,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自定义长文字双向通信,甚至支持语音传输。

如今,卫星物联网作为增量市场,进入规模化拓展阶段,其服务对象具有广域分布或者大范围流动的特性,大多是贵重资产,如工程机械、石油管线监测或远洋集装箱监测等,客户的支付能力较强。此外,全天候、全时段的陆地资源监测以及灾害预警需求显著增长,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降本、量产、低轨卫星占坑赛号令已响

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全球范围内低轨卫星大发射时代已到来。由于卫星的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的竞争方式来获取,太空低地球轨道将更加拥挤,大国主导的太空“圈地战”将愈演愈烈。

今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关于安全连接计划(IRIS2)提案,旨在到2027年部署一个欧盟拥有的通信卫星群;与此同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了亚马逊公司部署和运营3236颗宽带卫星的计划。此外,美国的“星链”计划到2024年发射1.2万颗卫星,中国也已申报近1.3万颗卫星。

SpaceX和OneWeb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都公布了数千甚至数万颗卫星发射计划。据美国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至2030年,仅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54亿美元。除了传统卫星、军事太空应用等领域的增长,太空经济也将开始在以卫星宽带互联网为代表的其他领域产生重大溢出效应。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

国内商业卫星市场已有千亿级的规模。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以卫星制造为核心的商业航天领军企业,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长兴告诉出行一客,随着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壮大,未来,卫星研发成本、火箭发射费用会进一步降低,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将不再是梦。

“相比国家队,民营企业生产民用商业卫星具备反应快、效率高等优势,他们所生产的卫星所带来的作用,或将更直接造福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两者将起到促进和互补的作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VLBI测轨分系统总体组主任设计师、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VLBI测轨分系统VLBI指控中心指挥陈中认为,中国的民用航空航天行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并将逐渐进入黄金发展期。

低轨道星座建设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建造成百上千颗卫星并发射入轨,对卫星制造能力和发射水平要求极高。这也意味着卫星制造将从“实验室定制研发模式”向“工业化批量生产模式”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让卫星制造实现低成本、量产化,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商业化落地。

在此背景下,包括九天微星、时空道宇等企业,都提出了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化制造,通过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来解决“发卫星烧钱”的难题,并为此建厂。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