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混战,正在撼动云计算市场游戏规则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降噪NoNoise(ID:forjingyijing),作者: 孙静,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作为阿里云的第四代掌舵者,张勇是相对幸运的。
如果说王坚时代是从0到1的无人区独行,胡晓明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遍地黄金,张建锋时代是产业互联网的险滩与焦灼;待张勇躬身入局后,AI大模型来了。「智能原生」成为新的战略叙事。
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云计算市场又回到技术和产品的竞争维度;相比被迫在政企市场拼资源、做集成商的水土不服,前者明显才是阿里云这类互联网云厂商的「舒适区」。
怎么说呢,在政企市场拓展增量时,运营商、华为云明显更有「主场」优势;相较之下,阿里云、腾讯云的入局更像是让体操全能冠军改练铁人三项。
此前曾有前阿里云高管告诉《降噪NoNoise》,几年前,阿里云跟AWS的产品几乎是拉齐的,因为早期大家都服务互联网公司,而互联网喜欢创新。后来阿里云走向政企市场,有点被带偏了,「内部有感知,但大家都要完成KPI。」
该人士当时感慨,「一家好公司应该牵引市场,但阿里云跟着市场跑了。」
客观来说,虽有遗憾,但国内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对于增长的渴望,注定阿里云、腾讯云们选择不多。但市场老大阿里云面对的困境更为明显,2022年Q4,阿里云的增速已经掉到了3%。在政企市场,华为云和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节节攀高,阿里云、腾讯云则在持续后退。
对此,我们曾在《阿里云为何换帅》一文中判断,云业务需要一个「大招」。
目前看,大模型的炙手可热,有望为阿里云带来这次转机。在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上,首次作为阿里云一把手公开亮相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公布了阿里的类ChatGPT大模型 「通义千问」,并表示「所有行业、应用、软件、服务,都值得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重做一遍。」
图源:阿里云官网
表面看来,阿里云还是跟着市场跑——据说客户呼声高涨,倒逼云厂商们即便仓促也要争先发布大模型;区别在于,主动权回来了。倘若大模型成为主流,一是新的用云增量出现了,二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云厂商们将再度进入拼技术创新、拼算力、拼场景落地的维度,这是互联网云厂商的优势,运营商的短板。
用百度李彦宏的话说,大语言模型未来将改变云计算市场的游戏规则。如果要加一个严谨的限定词,那就「有望」吧。
作为一个面向行业的峰会,4月11日上午的阿里云峰会现场出现了有如春运火车站的画面——人挤人。
可容纳3000多名参会者的主会场在大会开始前便已满座、走廊也站满人。后来者被限制入场,并被分流到其他几间会议室,以便在现场隔壁观看现场直播。
不同身份的参会者,兴趣点各不相同:
分析师关注张勇接管阿里云后,阿里云在战略上是否会有新的调整;行业参会者则直奔大模型而来。
如果说上一波时代红利是「互联网+」,许多人相信这一波将是「大模型+」。一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说,他们想来看看,国内大模型到底能不能应用到审计上,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释放生产力。一名IT行业的阿里云客户则更关心大模型的商用模式以及价格。
太多人担心错过登上这班车的机会。
那阿里云峰会究竟释放了多少信号呢?首先是张勇明确了阿里云最新的战略方向:他认为AI大模型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就像工业革命一样,大模型将会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大模型是一场「AI+云计算」的全方位竞争。在这场大浪中,阿里要做AI能力的应用者及提供者。
努力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让算力更普惠——即降价大酬宾;二是让AI更普及,在IaaS、PaaS之上,布局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
图源:阿里云官网
有分析师认为,GPT让云厂商们看到AI可以有太多的落地场景和想象空间,所以阿里云等都把AI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阿里云提出的两个方向,其实是云计算在理念层面的一次升级,是去年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核心产品全面Severless化的一种延续。Severless意味着企业不必过多关注底层资源的管理和运维,作为用户,可以根据业务效果付费,而不是此前的为资源买单。
至于算力降价,阿里云CTO周靖人在会上举了一个例子:
主售产品降幅最高达40%,用户长期存储价格最多可降70%,他将算力成本的降低归因于软硬一体技术整合带来的计算效率的提高。
作为国内云计算老大,阿里云客观上也有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云服务的紧迫性。据《降噪NoNoise》了解,这两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一些传统企业为了降本而砍用云量;此外亦有阿里云老用户在网上抱怨,云服务越用越贵。
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产生这种印象,显然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
有知情人透露,张勇接管阿里云后,多次在内部强调要从B端客户的需求出发,并重点推动两项变革:一是运营安全,二是降低客户的用云成本。
很明显,张勇是做过功课、摸过底的。
当然AI大模型这股浪潮能否成为阿里云峰回路转的契机,还要看多方面的因素。
今年3月以来,国内百度、商汤科技、360、阿里云等都已发布大模型,腾讯、科大讯飞的大模型也在路上,唯一还未明确时间表的是字节跳动。不过有接近英伟达的知情人透露,今年抢GPU抢货最猛的国内公司便是字节。
「你现在做的是一个非常通用的大模型,但你没有仔细想过,最后落地在什么场景下?商业模式怎么做?与其说现在就匆匆忙忙跳进去做通用大模型,还不如多想想做出了通用大模型以后又怎么样?」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大模型场景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在阿里云峰会上,张勇宣布阿里所有产品未来都将接入大模型进行全面升级。其中,钉钉、天猫精灵已率先接入测试,将在评估认证后正式发布新功能。
图源: 阿里云官网
由于阿里旗下产品涵盖电商、协同办公、本地生活、旅行等多业务领域,「通义千问」一旦打磨成熟,可以首先落地到自家商业场景之中。就像当年阿里云的第一个客户是张勇——外部客户尚需观望时,天猫只能先上云。
不过「通义千问」何时落地还要打个问号。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影响因素,技术创新,尤其是模型结构的创新能力。
有阿里云的生态伙伴透露,「阿里云最大焦虑就是担心跟不上前沿技术的发展。」当然,对于技术公司来说,这种危机感是必要的。技术是科技公司的命根子。
从公开信息来看,阿里云大模型今年重点打磨「通义千问」文本能力的商用,多模态能力尚未到到对外推出的程度。
搜狗创始人王小川最近说,要用时间衡量,OpenAI比我们应该领先三年时间是有的。OpenAI在GPT3以后不再开源,有大模型研究者此前告诉《降噪NoNoise》,外界其实并不知道OpenAI为什么效果那么好。这对国内所有云厂商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就看哪家能更早突破。
第三个因素是客户成本。前述IT客户称,他关心大模型与底层云资源的依赖关系,「比如我们自己买API做模型训练的话,需不需要去依赖基础层资源?依赖度越小,越灵活,对我们来说越便宜。」由此可见,虽然许多客户对大模型饱含热情,但大家同时对使用成本保持敏感。
对于云厂商来说,大模型的工程化离不开烧钱,毕竟GPU挺贵的。如何在追求盈利与产品突破之间找到平衡,对每个参赛者都是挑战。目前国内云厂商中,迈过规模化门槛、宣布盈利的仅有阿里云一家。
对于阿里云来说,这个现实既是优势,也是压力。
今年年初,张勇在致阿里全员信中将新年关键词定为「进」。「进」可以是进取,也可以是进攻,收复失掉的市场份额以及业务增速。
大模型热潮之下,就看张勇和阿里云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