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揭开了VC这块心病

创业
2023
05/02
12:32
亚设网
分享

前两天想起个事。

那是2021年底,我写了一篇某明星茶饮创始人的评论,除了卖弄些浅薄观点,文章倒也没什么特别。

没想到,这家公司的投资人——前两年投中几个热门新消费品牌而晋升的,某头部基金年轻合伙人——于文章发布后第一时间在后台亲切地留言:“行文肤浅、没有逻辑而迷之自以为是”。

终于有人揭开了VC这块心病

于是我把文章又读了两遍,结论是:并无事实出入,也没啥激烈、出格的言辞啊。

再转念一想,嘘声也是声音,而且与那些拿评论区当公厕、动辄恶语相向的人,这位姐也算客气了,就这么着吧。

之所以想起这档子事,是因为最近发现一种类似的情绪在流传。

在一个投资人群里,大家开始聊起日常工作的精神内耗:读新闻焦虑,看公号焦虑,听小道消息焦虑,见同行交换信息也焦虑。

后来,半导体投资人方亮向我描述了一种VC的精神内耗标准——前述那位消费投资人想必正深陷其中——“短线故事思维特别严重,对于短期的好消息、坏消息特别在意”。

当然,方亮原意所指的对象,其实是更需要long china的“硬科技”投资人,不过比如投中网的“有头有脸”系列,在2021年中分别举了兰州牛肉面和中式烘焙的例子,单店估值过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到2021年底时,连锁餐饮已经持续红火了快两年,就连一直扎根消费的老炮儿投资人,也直呼下不去手。后续情况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那么操作上大概是短线变长线,心态能不爆炸吗?

如同方亮所言,一级本来退出就漫长,如果对短期新闻太过在意,精神内耗就会特别严重。

当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如果没有“二舅”那条B站视频,“精神内耗”可能未见得口水化,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在另一支爆款视频中,以另一个专有心理名词呈现。

所以还是先要严肃地定义到底什么是“精神内耗” 。

蒲凡老师在最近的一期投中吐槽大会上说,他对“精神内耗”的解释是,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过分向内探索,从而身心上带来更大消耗的行为。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曾经通过一个比喻,形象地解释“精神内耗”成型的原因,即我们想让车运行,一只脚踩油门,另一只脚踩刹车,踩油门和刹车时都很使劲,导致这辆车只是在空转,怎么也发动不了。

我总结相对贴切的解释是:人陷入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境地,需要消耗心理资源进行自我疏导和控制,当资源不足就会处于内耗中,持续的内耗使人异常疲惫,并可能引发悲剧。

发现了吗?无论是哪种解释,精神内耗都被认为是向内求解的心理问题,这当然是正确的。不过除了关注自身,外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略,进而则是群体性的精神内耗,有可能催生出更大的外部性,妥妥的恶性循环。

方亮列举了遇到的几个例子。

“一个好项目,你扎扎实实跟上下游各家都调研过,口碑很好,历史沿革也没有问题,产品落地也有执行力,结果外面一有友商发布的各种小道消息,就着急忙慌打听,‘诶,这怎么回事,跟某某大客户闹掰了?’‘被xx踢出供应链了?’自己吓唬自己,这是一种内耗。”

“还有一种反向内耗:一个项目,技术没特点,内部矛盾重重,团队一看就是拼凑的,历史沿革有重大污点,没准就是几个股东方攒局,偏偏一轮一轮估值越来越高,无奈天天看这个项目的融资新闻生闷气,甚至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以前太苛刻了,错过一个好项目’。”

这种内耗如果限于同行、同级之间的吐槽,我倒觉得无伤大雅,不过很遗憾,有些合伙人,甚至IC也成建制的沦陷了,尤其再加上信息爆炸、板块轮动,投资人陷于精神内耗的环境更充分了。

这种状况对个人的杀伤力可不小。内耗顾名思义,就是跟自己较劲,就是原地踏步,看上去很忙,实际上钻进了信息的圈套。把时间精力这样花出去,无异于浪费人生,长期来看,职业生涯就是这样慢慢被杀死的。

内耗这种情绪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引用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的论断,投资人抑制不住的评论、吐槽、担忧等内耗……其实是“直觉”这个第一系统的本能反应,究其原因在于,第二系统的“理性”已经没法压制当下产生的负面情绪,源于愈加严酷恶劣的外部环境,以及逐渐悲观的标的资产状态。

“尤其是一看见big name:big name投了自己不投=自己没看懂优点,big name不投自己投了=自己太乐观。”

再如早在《LP小心,多少GP的投决会“沦为摆设”了?》一文中,IC问出的“红杉高瓴没投这个项目,我为什么要投?”“红杉高瓴投了这个项目,我们为什么没早点投?”这类问题。

偏偏投资人的心理状态,被市场结构性的忽视了。

无论是基于有效市场的假设,还是受托责任,都要求投资人必须是个“理性的工具人”,我甚至听过一种论调,人文、哲学等等类型的通识知识,说到底更多是锦上添花的谈资,对判断项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一方面不能忽略主观的能动性,但另一方面,过去一些投资人以为是靠自己的算计和逻辑、眼光挣到了阿尔法,实际上可能过去贝塔太多而已。

更要承认的是,当下世界格局瞬息万变,既往的投资模式、赛道不断遭到挑战,长期主义沦为周期和的附庸,并且趋势也在不停变幻之时,“守正”其实没那么容易,被长期忽略的情绪,对投资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终于有人揭开了VC这块心病

就连吐槽投资人“精神内耗”太多的方亮,2021年其实也相当焦虑,“当时就感觉半导体到后期了,大面上可投的项目不多了,后面再投资要进入水面下,那么可以投的方向在哪?当时也焦虑了一段时间,后来也是看了很多的书和论文,然后也跟一些真正的从业者去聊过,下定了决心去跟踪一些新的方向。”

我还记得此前某期“拾日谈” 的对象,是IDG合伙人李骁军,他就坦诚地表示大到IPO小到融资,每个项目都会“触动你”,“尤其是没投到的。”

“很多人都拿‘别人贪婪我激进’这句话来说,但事实是不大可能做到的。你本身就在市场里,每个人都会持续地影响着你,比如别人一投,你就会想,我哪一点想错了吗?别人给这个价我是不是就应该拿下?这种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再比如我此前曾采访一位投理想汽车B轮的投资人,从各种逻辑对我表示“坚定看好理想汽车”,但理想C轮融资困难的时刻还是没投,我问他为什么,他回想起来表示答案很简单,当时信息太多太杂,受到了太多负面情绪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下不了决心。

哦对了,那轮见了李想却没投的机构,有100多家。

去年投中闭门会上,一位从业20多年的人民币基金合伙人痛苦地发出感慨,表面上被投公司IPO的情况还不错,但实际上排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募资更是难,市场化资金不足,险资也不给力。“2022年是最想退休、放弃的一年。”

所以身处市场一线的合伙人“精神内耗”,也实属正常,只是有些人的心理资源强大、丰富,可以从容地进行自我疏导和心态控制,重新出发,有些人则会因持续性的内耗而资源不足,就此倒下。

机构也一样,今天消费明天新能源后天硬科技现在ChatGPT,大家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就连一国之政策,也经常摇摆不定。

日本前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其自传中数次提到,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制定中,日本会经常性的迷失于市场短期表现,从而忘记“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这一长期目标。

后果之一,可能就包括日本失去的这几十年。

因此在“投中吐槽大会”关于精神内耗的讨论中,其中一个结论是,一级市场寒冬或者偏下行的状态很难短期内结束,我们可能进入了一个正儿八经的,以“年”为单位的市场出清阶段。

而基于目前相当普遍的精神内耗的状态,会加速行业的出清、迭代与进化,进而产生一套全新的一级市场叙事逻辑。举个例子,如果说池塘水在不断干涸,精神内耗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刺激性饵料,留下强的,淘汰弱的。

《风险投资史》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庞大的创业家网络取代了少数聪明的个人,因为他们合作行动的效力远大于各自努力的总和,就像是从由天才驱动的系统,变成有进化驱动的系统,一大群人可以进行多种尝试,形成一个不断尝试失败和偶尔产生突破的进化体系。”

一方面在说时代给予的贝塔,让创业者们前赴后继,而另一方面似乎在说,系统中的阿尔法虽然少却稳定,就像matrix中那个永远都没法消失的变量一样,最终会引起系统重启。

2018年股东信贝佐斯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随着公司发展,一切都需要匹配规模,那些失败的实验也涵盖在内,如果失败的没有扩大,创造发明也不可能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这不免让我联想到,一级市场每天有太多的信息产生,而作为媒体的职责就是要让信息流转起来,商业模式也是建立在信息流转的基础之上的,但正因为如此,媒体追求流量的行为,总被认为是焦虑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我在播客中总结了小野酱和方亮的观点:如果是优秀投资人,也许能从报道中发现一些机会,但如果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频繁被传达出来的一些情绪和趋势所影响,也不配在未来的市场上生存下去。

“咱说句不好听的,对投资来说媒体信息能占多大的比重呢?你难道上会的时候要拿着新闻链接去给投委去讲吗?我认为投委也不买账。”

当然,精神内耗对于个人不是毫无意义,只是代价太大了。

《当我们不在再理解世界》描写的那几个天才又疯癫的科学家,因为与世界骤变的格格不入,却偏偏迸发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虽然有不少虚构成分,但也描绘出了精神内耗的最高境界: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文/张楠,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