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人求己之间,不如选择求佛。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YuanChuanInstitution),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当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每一万名考生,仅有147人能通过考试时,如今的年轻人似乎达成新的共识:在求人求己之间,不如选择求佛。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相关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10%。定期前往寺庙烧香,已成为年轻人努力的方式之一。正如网友调侃道,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关系和体系之间,选择了佛系。
与此同时,寺庙也正拥抱年轻人,走向商品化时代。从永福寺上线30元一杯的“慈杯咖啡”,从此不但有中杯、大杯,还有大慈大杯。而雍和宫上线的香灰琉璃手串,从百元炒到千元,一度售罄。那么,中国人每年到底在烧香上花了多少钱?而这些钱最终去向何方?
实际上,寺庙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从古至今,寺庙烧香的本质就是一种税收工具。
开寺庙,是一门天然的好生意——低成本、高复购、高门槛。寺院依靠其所独有的社会资本集聚财富,再将庞大财富进行经济资源的二次配置:第一是有偿借贷的金融活动,第二则是上缴的利税。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