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或迎“新周期”,TCL科技引领大尺寸“狂飙”?

创业
2023
05/10
12:33
亚设网
分享

面板市场正步入全面复苏的新周期,这同时也将是国产品牌在面板赛道彰显全新竞争力的周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作者余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对于全球面板产业来说,过去几年无疑是难熬的。

在全球经济下行、地缘政治、消费电子需求遭受透支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各家面板厂商都面临不小压力。特别是近两年,全球显示面板遭遇严重的需求不足问题,使得面板产品价格出现巨大波动。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43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从139美元/片,下跌到50美元/片,降幅达到64%,50、6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下降65%、63%。

好消息是,自22年下半年主流面板厂商持续控产,行业库存、供需关系重回均衡,到了今年,面板需求、价格更是持续反弹,面板行业进一步“破冰”走出渐冻。以LCD电视面板报价来看,在今年3月各尺寸面板迎来全面大涨后,不少机构预期价格涨势将延续到下半年。这对于饱经风霜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走出“渐冻”,面板市场“波澜再起”

2023年,面板行业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从供给端来看,经过去年下半年大力控产之后,行业库存自去年10月以来已降至2周以内的健康水位。今年以来,头部面板厂商仍维持“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策略,行业稼动率缓慢恢复,使得市场整体供需状况趋于健康均衡。

而从需求端来看,伴随全球经济回暖及居民消费热情复苏,面板下游需求迎来反弹。根据GFK、NPD等市调机构数据,2023年Q1全球TV零售量增长1.5%,面积增长5.6%。从4月份已经可以看到,随着年中618促销旺季到来,各大电视品牌备货需求已出现周期性恢复,推动二季度面板需求继续复苏。根据群智咨询预计,二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将达6190万片,环比有望增长8.3%。

基于行业持续低库存、下游需求回暖等因素,面板价格已于今年3月开始迎来全尺寸调涨,且涨价趋势还在二季度持续。根据集邦咨询公布的数据,在3-4月面板价格上涨的基础上,5月上旬电视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43/55/65吋面板均价分别为56/99/139美元 /片,与前期相比分别上涨1/4/6美元。

多家调研机构认为,得益于年中及下半年促销季的到来,5月之前整体价格涨幅会快速拉升,进入三季度后,由于黑五及圣诞季等销售旺季备货拉动,价格仍具备强劲的上涨动力,预计至11月后,价格将转趋持平。这一波涨价中,大尺寸(TV面板)涨幅预计在30%-40%不等。

近段时间,不少面板企业也相继公布了一季度财报情况,从企业数据来看,面板市场向好的趋势同样非常明显

像前不久,TCL科技发布2023年一季报。财报数据显示,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94.43亿元,净利润1.11亿元,环比实现扭亏为盈,经营现金流净额45亿元。其中TCL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收入151.2亿元,环比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TCL科技还进一步表示,随着半导体显示主要产品价格自一季度末开始明显上涨,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改善。

面板行业或迎“新周期”,TCL科技引领大尺寸“狂飙”?

而京东方虽然营收仍在下滑,但毛利率等关键要素开始出现提升,也说明业绩正在发生改善。此外包括中国台湾面板“双虎”群创、友达也开始环比增长,财报显示两家公司3月营收均月增超10%。

由此可见,面板市场的回暖已经开始覆盖到了各个层面,虽然距离需求旺盛还有段距离,但面板供需失衡的局面正在稳步缓解。

“新一轮周期”下,国产品牌引领市场

当下随着面板产业步入新周期,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在显现,就是国产品牌迅速占领C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电视面板厂的出货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再次刷新历史高值,达到70.9%,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5.9个百分点。

这或许也将成为面板市场新周期下的新常态。

1、“韩系”加速退出,“中系”占据C位

近年来,受市场份额下降和运营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影响,曾经面板行业的“一哥”—“韩系”品牌加速退出。

自去年6月,三星正式退出LCD面板业务,相当于放弃了打拼30年的阵地;而LG也在加速退出LCD电视面板生产,去年已关闭其生产大型 LCD 面板的坡州 P7 工厂,今年4月又传出计划出售广州8.5代LCD产线。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面板厂商则凭借高世代产线的建设与投产,加快替代海外产能、抢占LCD面板市场,并促使全球LCD面板供应格局进一步向大陆集中。根据市场调查机构omdia数据,中国面板厂商在LCD产能上已逐渐成为全球第一,2022年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占全球LCD面板产能已高达68%,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8%左右。

而从市场体量来看,LCD面板依托于产能、成本和用户需求等优势,在电视机面板应用类型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据Omdia发布的数据,去年电视机面板类型销售额中,LCD占比就高达87.2%。韩系厂商的退出,意味着LCD面板这一市场将陆续转移至国内,持有先进产线及技术优势的国内面板厂商将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分享本轮面板复苏红利。

2、大尺寸“狂飙”,确立增长确定性

另外,大尺寸依然是面板需求的大趋势。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65寸销量超越55吋,成为第一大主销尺寸电视。伴随大屏化电视消费趋势,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增长强劲,头部电视品牌商TCL电子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电视出货平均尺寸同比增长3.9吋,远超行业预测平均增长1.8吋的水平。

另据OMDIA最新发布预测,预计2023年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片数年同比增0.8%,平均尺寸也有明显增长,整体为出货面积带来4%以上增长。

而从价格上看,大尺寸面板价格回升幅度远高于中小尺寸,根据集邦咨询5月上旬面板价格数据梳理可看出,自2022年9月下旬触底以来,65吋电视面板涨幅高达31.13%,而55/43/32吋涨幅为23.75%、19.15%、19.23%。

国产品牌在大尺寸面板领域一直具备长足优势。例如作为主打大尺寸面板的龙头TCL科技,其电视面板份额长期稳居全球前二,其中55吋和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6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二,TCL华星也一直引领全球大尺寸化趋势,其TV产品中65吋及以上产品出货面积占比超45%,营收中大尺寸业务收入占比更是高达60%。

面板行业或迎“新周期”,TCL科技引领大尺寸“狂飙”?

随着大尺寸化趋势继续升级、面板量价持续复苏,TCL科技等面板厂商的大尺寸产能、技术优势还将进一步释放,并在本轮面板周期转换中占得先机。再加上前面提到,随着韩日台系品牌的退出,未来行业整体产能趋稳,在大尺寸产品增长性确定的情况下,以TCL科技、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或将成为新周期中最大受益者之一。

竞争模式再变,持续发展成关键

新周期浪潮之下,面板行业迎来“中国时刻”,行业竞争模式也将随之出现改变。

当下,市场正在由过去的供给端主导转向为需求端主导,过去那套“规模竞争”的方法论已不再适合未来的竞争,行业竞争的焦点将逐渐聚焦“应用”,如何掌握市场需求、谋求持续发展成为关键。当前,市场需求除了大尺寸化之外,还主要映射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高端化和多元化。

例如,在近两年消费电子整体低迷情况下, TCL科技、京东方、深天马等面板厂商们都在调整产能结构,在全面布局大尺寸的同时,也在进行“中尺寸提速”,以紧紧抓住下游IT、车载等新兴市场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这当中,TCL科技无疑是行业领跑者。近年来,TCL科技不断加大中尺寸产能投入,其定位于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的t9产线已实现对IT品牌客户的产品交付,而主打高端电竞业务的t10产线也预计在今年实现量产。持续的产能和科研投入,为TCL科技的中小尺寸业务发展带来充足动力。

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一季度TCL华星的电竞MNT产品份额全球第一,车载显示保持高速发展,同时LTPS车载已经导入多家国内外头部客户。在今年的AWE展会上,TCL华星一口气推出全球首款57.1” DUHD 240Hz R1000电竞显示屏、全球首款5000+分区13.3”AM-mini笔电屏等多款产品,其中多款高端产品获得艾普兰奖项,受到市场与和行业认可。

此外,TCL科技同样也在持续加码布局柔性OLED和LTPO等高端技术及应用,其OLED业务品牌客户已从5家突破到7家,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日前TCL 华星还宣布已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先进 OLED 穿戴技术,未来其在可穿戴设备等高端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还有望进一步拓宽。

正是基于这种立足于市场需求的业务战略布局,使得TCL业务结构趋于多元化,并提升了自身抗周期能力,成为新周期中的一抹亮色。

当前,面板市场正步入全面复苏的新周期,这同时也将是国产品牌在面板赛道彰显全新竞争力的周期。

就如TCL华星高级副总裁赵军此前所言,“中国的显示技术目前与日韩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一方面要将现有业务规模做大,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型下一代显示技术,希望真正实现两强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继续发挥成本效益领先优势、产品技术领先优势,并实现更好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