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里的“差等生们”。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光子出行(ID:photon2022),作者:张瑞辰,编辑:潘谈,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小母牛坐火箭,一路火光带闪电。
在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各大主机厂的月销成绩好坏似乎动辄便以破万来衡量,一旦哪家单月销量不过万,就断定销量不及预期了。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神速,许多车企也顺势驶向快车道,但一个班里有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也会有成绩差的。
刚刚过去的四月份,的确有那么几家成绩垫底的“差等生”。
上图为各新能源主机厂在本月公布的4月销量成绩,其中排名靠后的三家(极狐、飞凡、创维)月销成绩均未过2000辆。
环比增长273%,同比增长212%,北汽极狐刚在3月份实现销量回暖,交出2305辆的月销成绩单。不到一个月,就现出原形。4月,北汽极狐共交付了1812辆新车,环比下降21.39%,再次回到了一字开头的行列中。
由于北汽蓝谷旗下的BEIJING品牌,在B端市场逐渐饱和,极狐也就寄托了北汽蓝谷的全部希望。但2022年全年北汽极狐累计仅交付11895辆新车,仅全年销售目标的30%,可以说没能撑起北汽蓝谷的翻身希望。
极狐作为北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从诞生开始品牌建设便有所欠缺。多年以来北汽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较低端,也就使得很多人对该品牌兴趣不大,真正买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近日,北汽蓝谷公布了2022年的财报,其中显示2022年总营收为95.14亿元,同比增长了9.4%。但2022年也是北汽蓝谷的连续第四年亏损,从2019年开始北汽蓝谷总计共亏损超172亿元。
上游原材料上涨、芯片供应不足以及大环境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确在2022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受影响的也绝非只有北汽一家,产品销量的远不及预期才是导致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北汽极狐背靠大厂北汽,从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不像初创型公司资金不足、资源不够的问题。导致极狐止步不前的,还得说是自身品牌力、定位以及产品力的不足,才是销量惨淡的罪魁祸首。
像冬奥会、演唱会、电视植入以及新品发布这些活动北汽极狐在2022年都没落下,可流量似乎没能转换成销量,品牌力始终没有质的提升。其次,北汽极狐的定位是属于偏高端的,而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定位的产品终究不能成为大众款,隔壁的哪吒、埃安甚至比亚迪,放在主流车型市场中的比重较大,因而市场表现也较为乐观。然后便是极狐的产品力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既在技术上没有优势,在售后上也没有蔚来那么优秀。起初无非就是凭借华为的技术加持艰难踱步,现在华为的重心不在极狐,北汽极狐的未来可不太明朗。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飞凡汽车本应该是有比较强实力的存在,市场表现也不如意。
目前飞凡汽车在售的车型有飞凡ER6、MARVEL R、F7以及飞凡R7,而飞凡ER6和飞凡MARVEL R其实是飞凡汽车前身R品牌的产品,已经是过去时。现在,将打造20万元以上车型的飞凡汽车,处于产品和品牌的转型期。
从荣威的产品序列到独立的R品牌,再到飞凡汽车,一路走来飞凡汽车似乎在极力的摆脱荣威的影子,摆脱之后反而销量不及以前。
2022年全年飞凡汽车累计交付了14837辆新车,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处于中下游的水平,但怎么说月均销量也处于1000辆的水位。反观2023年,1月250辆,2月68辆,3月549辆,4月虽环比增长了127.32%实现了1248辆的交付,但2023年前四个月累计才交付了2115辆,疲软的表现甚至可能还不及去年全年销量。
拿飞凡R7举例,27.99万-38.99万元的售价可以选择特斯拉Model Y、小鹏G9、理想L7、理想L8、蔚来ES6甚至同属上汽的智己LS7,与这些车型相比,飞凡R7既在价格上不占优势,产品力上也没有突出点。而且飞凡R7的空间表现太差,以及配置表现比较一般很难通过产品吸引消费者。
在如今这么卷的新能源行业中,没点顶尖儿硬货怎么混下去?新能源时代可不像燃油车时代,不存在为情怀买单,消费者要的就是强大的产品力。
据悉,4月份飞凡汽车的销量成绩中,有将近一半是由飞凡F7带来的,飞凡汽车全新推出的飞凡F7在4月份的单周交付量就突破了700台。看来F7是飞凡汽车销量回暖的有力帮手,能否带领“跑偏”的飞凡重回赛道,期待之后的市场表现。
要说品牌认可度低,上述提到的极狐和飞凡怎么说也还都是车厂出身,而创维则是跨行而来。知名度低、产品缺乏特点、营销不足,使得创维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偏低,影响了其销量。
毕竟连4月还没结束,创维汽车率先公布销量成绩,上演了一出差生先交卷的戏码。选择错峰公布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交付成绩在众多主机厂同时公布的时候拿不出手。
“虽然成绩差,但我快啊!”
数据显示,创维汽车4月共交付1226辆,其中海外出口含578辆,总计交付同比去年增长10.1%。也就是说4月份创维汽车在国内的销量仅有648辆。
前段时间,创维汽车还因为质量不过关引起了风波。本按照2018规程研发和制造的创维EV6,在此次中汽研C-NCAP碰撞测试中遇到了2021规程的测试标准,并且没能符合中汽研的碰撞测试标准。
创维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吴龙八还表示,如果是按照2018年的规程测试标准,能拿到接近5星(满分)的成绩。但问题在于创维的车是要卖给2023年的消费者,而不是卖给2018年的消费者。
对于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创维汽车,不知道怎么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再有,创维汽车的定价也值得商榷。在内卷如此激烈、价格战之下的新能源市场上,既没有出众的品牌力又没有突出的产品力,创维竟然把一辆续航只有410公里的EV6卖到了16.28万-28.08万元,这种自信,可能李想也没有。
市面上能入消费者眼的新能源产品,多多少少有属于自己的强竞争点,凡是没把心思放在基本功上的主机厂,都没有出色的表现。而且想成为在这么内卷环境下的佼佼者,技术、营销、服务等方面都不容忽视。
虽然“沼泽三兄弟”在品牌力上都存在一定短板,但沉下心来扎好基本功把产品做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李想,做好了产品,再来激浊扬清,人们也会有更多容忍度。
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不及时做出调整就很容易被淘汰。“沼泽三兄弟”只是在4月销量数据中月销未过2000辆的车企,不代表像只公布大定订单却不敢公布实际销量的阿维塔,以及4月销量刚刚买过2000辆的智己就暂时告别了泥潭。
2023是新能源发展的下半场,也是主机厂的淘汰赛,谁能在赛道上持续奔跑,谁又能从泥潭中爬起来站直,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