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半导体、芯片投资经历了不小的跌宕起伏。
外部环境风云多变、AI的崛起,半导体开始进入去泡沫阶段,过程中哪里还有投资机会?如何看待一二级市场估值情况?如何看到赛道内的“卷”?以及如何平衡好地方招商的需求?
“2023中国投资年会”上,在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陆佳清的主持下,紫金港资本董事长陈军、天创资本合伙人陈天翔、厦门联和资本董事总经理江良、鼎心资本合伙人潘涛、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中南创投基金合伙人王建晖、元禾厚望合伙人俞伟,这9位VCPE行业的资深大咖,围绕硬科技投资等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在这场圆桌对话中,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陆佳清认为有些好项目还在水下,大鱼大水的长赛道需要二三十年的考虑。紫金港资本董事长陈军也表示赞同,半导体未来的增长空间蛮大,现在正处在行业周期底部,企业要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够超越周期。
至于何为好的芯片公司,鼎心资本合伙人潘涛认为有三个定位:真科创属性,真稀缺环节和实业绩导向。中南创投基金合伙人王建晖表示,投资有成长性、稀缺性的优秀公司,才会有收益。
面对当前赛道的“卷”,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认为卷是好事,有卷有进步,能促进反思,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提出,卷是源于不专业,同质化严重导致的卷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陆佳清:这一环节的阵容强大,一共是有9位嘉宾。先请各位自我介绍。
俞伟:我是元禾厚望的合伙人俞伟。元禾厚望是专注于成长期的投资基金,主要关注新能源和硬科技,我负责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半导体是我们的优势投资赛道,目前也扩展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在半导体,我们也投了不少企业,核心逻辑是围绕国产替代,包括每个关键节点卡脖子的一些设计、装备材料、零部件等企业,典型的投资案例有已经上市的是安路科技、珠海炬芯、已经过会的屹唐半导体,还有材料企业,我们投了做光刻胶的厦门恒坤等一系列企业。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和各位分享我们的观念。。
王建晖:我是中南创基金的王建晖。我们基金相当于是一个创业阶段,也和很多企业家处于一起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的投资,主要负责半导体和泛半导体,UDA和光伏。这几年专注于这一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觉得是以创业的心态在做这个事,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谭胜:我是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这是一个新公司,成立时间只有2年,这2年也做出了不斐的成绩。围绕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领域,我们进行全产业周期的布局,从早期、中期到成熟的产业链,从直投到基金,我们分别有超300个的项目投资和超300亿元的基金规模,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合作。
尚靖旗:大家好,我是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芯片半导体是新鼎资本投资的重要板块,这主要就是解决国产替代和卡脖子。我们还是看好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正是因为目前中国在科技方面,尤其是芯片半导体方面和美国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市场大,所以这里面才有机会。像高铁、房地产还有传统制造等方面都没有差距,所以也没有机会。
潘涛:感谢投中邀请,我是鼎心资本的潘涛。鼎心资本是来自深圳的VC机构,管理规模过百亿,团队是顶级金融机构与深厚半导体、通信和医疗行业的复合背景,聚焦硬科技和医疗方向的早期、专业化投资,主导参与了近40个优质项目的早期投资,秉承投早投小和投科技,将我们的资金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核心环节,也期待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持续的为中国半导体、硬科技产业添砖加瓦。
江良:大家好,我是联和资本的江良。我们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半导体投资。成功投资的上市项目有星宸科技、天德钰、炬芯科技、甬矽电子等,目前还有几家正在审核过程中,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
陈天翔:大家好,我是天创资本的陈天翔。公司成立于2003年,今年是我们第20个年头,公司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包括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IT基础架构和今天讨论的半导体板块,公司累计投资了项目超过100个,已上市项目超过20个。半导体板块,我们在芯片设计、装备、材料以及配套服务均有所。已上市公司包括海光信息、唯捷创芯、苏州国芯、裕太微等,也有其他项目在IPO进程中,感谢投中搭建平台,和大家分享我们的观点。
陈军:大家好,我来自紫金港资本。我们是深圳的机构,在杭州也有不小的团队。我们成立近10年,整体覆盖三大领域:半导体、生物医疗、新能源和材料。在半导体和芯片领域,我们有2家IPO,一个是杰普特,还有欣锐科技。今天的主题以半导体和芯片为主,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从前道的光刻机到后道的先进封装,还有材料类的光刻胶和测试探针,我们也布局了一些从小开始做起来的成长性企业。
陆佳清:简单介绍一下国科嘉和。国科嘉和是国科控股直属的专业私募股权直投基金,是纯市场化运作的基金。成立12年来现在一共在管规模700多亿,投了大概150个的科技类项目,其中70%是半导体、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网络安全和企业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30%是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目前在半导体领域,4月初我们的被投企业南芯科技刚刚上市。南芯科技我们先后于2019年、2021年两次投资,第一次是5个亿估值投的,最近市值在180亿左右。
另一家是将要在5月19号科创板上市的中科飞测,它们是一家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我们是项目最早期的投资人之一,投的时候估值不到2个亿,明天市值预计能超过200亿。此外半导体相关的项目里,也已经有数家正在报材料的过程当中。
哪里有泡沫?哪里有机会?
陆佳清:接下来正式开始今天的论坛。从前面几位嘉宾的介绍和从业背景来看,这是一个很丰富的组合。
接下来探讨4个问题:第一个是大的局势,涉及泡沫、投资机会和一二级估值,还有绕不过去的“卷”的话题,以及招商的话题。
从第一个话题开始,抛砖引玉。半导体进入衰退行情,大家是否认可?首先,我个人没那么悲观。当然,看到半导体产业的相关数据,还是会有压力。根据Gartner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跌11.2%,存储行业将跌35.5%,IDC的数据也差不多。一个近6000亿美金的市场,当下却面临这样的现状,大家现在怎么看待这个行情?
陈军:总体,从行业来说,半导体是重资产行业,全球过去几十年年化的增长速度并不高。这两年为什么波动大,整体上和国际局势有关。昨天看到一个数据,不知道是否真实:好像近期16-24岁的失业率非常高。那么购买电子消费品的人就会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半导体和芯片。中国在半导体核心技术,包括设备、材料和高端芯片与全球主要国家比,差距仍然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我们仍然加大这块的投资,所以今年还是陆陆续续地选了,包括碳化硅材料、先进封装等。
希望正好在谷底的时候,又可以捡到一些宝贝。核心观点是,半导体在中国还处在长周期增长赛道,不管是设备还是芯片,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半导体的主赛道。但是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的周期非常长,尤其是例如高端汽车芯片这些领域并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这里面也涉及到生态和投入周期。对于我们投资机构而言,从国产替代这个角度看,是值得用二三十年来陪伴这一赛道。
陆佳清:您有二三十年的钱吗?
陈军:我的团队有。
陆佳清:您有二三十年的命我相信,钱我不相信,哈哈。
陈军:现在的命得看120年,钱的话,中国财富的积累一定会进入半导体、生物医疗这样的赛道。
谭胜:我们进入半导体领域不长久,但是对于这个行业做了深入研究。简单分享一下,中国这么多年整个半导体的驱动因素在哪里。这几年,整个行业的驱动点,无非是在三点上:
一是消费电子的繁荣,导致了整个半导体产业快速增长;二是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刚求;三是再叠加科创板和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繁荣,导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这么多年在快速成长,这也是前几年整个半导体基本的成长逻辑。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半壁江山已经丢了,丢在消费电子,这导致仅靠一个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在里面支撑,这样的话,前几年芯片行业快速成长的逻辑能否支撑下去?又会面临一个困境,即消费电子的这帮人怎么办?在相对不景气的消费电子内斗,转自主可控上和国产化替代方面,行业内卷了。
半导体产业的特征是应用场景驱动,必须要有应用的场景才能产生产业驱动。从科创投的研究体系,我们发现有三个应用场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一是高算力的场景,例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及其衍生出来的2.5D和3D先进封装技术产业链;二是先进制造场景,例如卫星产业和家庭终端融合等,一定是低成本和高性能的赛道场景,赛道成长逻辑明确,不确定性小。
三是特种集成电路的场景,围绕自主可控的关键领域,例如军工、电力行业等特定场景。科创投在半导体领域投资围绕这三个赛道和场景进行布局,并在SiC、半导体设备等进行投资,这两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尚靖旗:半导体未来的增长空间还蛮大,也包括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刺激的需求。然后说泡沫,前天OPPO裁了三千人的芯片团队,我一看这是好消息,说明整个行业到了底部区域,这个时候芯片一定要大买特买,这是行业周期的底部。做芯片半导体和养猪很像,从全球来说,芯片半导体也是有周期性,周期性布局都是在周期底部布局。普遍来看,行业在今年底部是在Q3、Q4,资本市场一般先行。对于我们选项目一定要选那种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不可替代,可以超越周期。
整个赛道前景很好,有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配件公司不可或缺,这种公司机会很大。最近我还说,适度泡沫是好的,我们可以低泡沫布局,高泡沫撤回。大家看芯片半导体从二级市场可以看到,芯片半导体的ETF基金,还有科创ETF基金,最近几个月相对底部的成交量都非常巨大,这都不是普通散户的资金,各路大的“神仙”资金,很有眼光。很多机会是市场白送你的。
陈天翔:接着几位的观点分享,刚才主持人提到国内的机会和变化。从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很多领域里,国产化率已经很高了,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将国外的友商“驱逐出境”。近两年半导体行情不是很好,我们一些数据,去年包括今年一季度,整体行业的下行造成了全球半导体装备需求下滑,反观国内设备类上市公司数据保持了强进的增长,这就反映了一个情况,国产化率在提高。这也是近几年我们国内行业的变化带来的一些机遇。
再说泡沫,前几年国内外宏观环境、疫情等关系,确实造成了很多泡沫。
泡沫一方面就是普通的工程师工资上来了,老板感觉工资越来越开不起了。二是创始人和投资人也确实得到了回报,这两年半导体公司快速成长,以前进不去的行业进去了,以前需要十年发展起来的公司,可能两三年就发展起来了,高速成长造就了资本市场的泡沫。
但我们是学半导体的,在半导体里面,有他固定的规律,就如同刚刚其他同仁提到的行业周期。做一款产品需要完整的研发和测试周期,客户也有复杂的导入过程,本身是有一个时间这样固定的规律在里面。前两年快速发展,是有些特殊原因在里面的。现在下行周期来了,再加上之前产生的泡沫,造成了一些困惑。我们认为还是要遵循半导体本身的规律,要看团队能否把产品做出来,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这才是抵御和对冲泡沫的逻辑。
陆佳清:几位投资人说得非常具体,特别是谭总发言印象深刻,和Gartner报告非常一致,航空航天市场也是有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国科嘉和来讲,这种万亿市场的半导体目前是比较难投的,从替代驱动的角度来说,有机会的还是在一些上游和前道设备方面。
如何看待一二级市场估值
陆佳清:结合刚才陈总所说的,我们后道很多渗透率已经很高了,前道还有些机会,但在大的产业周期当下,市场还是很难投的。
大鱼大水的赛道需要用二、三十年的眼光去看,但就算二、三十年后企业成为下一个英伟达我没等到,估值也不应该是现在这个价格。
大家怎样看待估值的问题?我自己感觉二级市场的估值,是三天涨停板,改一个信仰,三天跌停板,再改一个信仰。二级市场三天的事情,一级市场半年还没传递到位。哪位有解法和看法?
潘涛:去年是半导体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特别跌宕起伏的一年。我们通过整理了市场股价表现的前、后20的半导体板块的公司,我们发现消费电子类、一代拳皇SOC类、低端功率类、物联模组网类和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跌幅较大。而半导体核心设备/材料、汽车/工业类芯片、光芯片、存储芯片、复杂芯片和业绩可持续的公司不但跌幅少,而且部分有增长。我们认为市场定价日趋回归真科创属性、真稀缺环节和实业绩导向。
这个和我们鼎心资本早年下场做硬科技投资,就秉承持续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核心环节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硬科技需要硬技术还需要硬战略,战略上我们会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战术上,我们持续拓展硬科技的投资边界,在上游设备、材料和EDA持续拓展,这个我们在21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同时在更代表未来的技术方向,像新材料、光电领域持续延展资源、认知和项目。
俞伟:首先提到泡沫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泡沫在我们看来不可怕,因为有泡沫的地方才能赚钱。那怎样看待泡沫?我们怕的是泡沫破裂。泡沫什么情况下会破裂,有外因和内因。
看半导体赛道的话,外因就是政策和宏观层,内因是本身企业不成长了;成长得慢没关系,但是你只要成长,大家就能看到未来的趋势,所以泡沫也不会破裂。
基本上泡沫不破裂的情况下,企业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从机构选择赛道和投资标的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投有成长性的企业。从我们过去投资比较好的标的看,其实我们最终赚到的钱还是成长的钱,所以选择标的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因为我们是投一级市场的,很难判断二级市场的趋势。
所谓的投成长,无非就是去分析企业的成长。消费类行业是随大周期走的,但是半导体行业,厚望的投资逻辑还是替代逻辑。看半导体赛道,今年我们正在投的二期基金重点布局了装备、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成长得都非常好,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成长远超我们的预期。
开玩笑得说,从我刚入半导体行业时,当时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只有三千人,等我毕业了这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是夕阳产业,但在中国是新兴产业。我们投的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核心材料等关键节点,国产市场渗透率非常低,有些只有个位数的渗透率,这就说明还有很长的曲线要走。这里面虽然呈现泡沫,但是泡沫破裂的风险偏低。
另外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投资策略一方面是投早,往早期走、控制估值。另一方面在PE阶段也会布局,也是看企业的核心壁垒是否能维持成长,这样保证我们能在一级市场赚到钱。
陆佳清:您是觉得早期的半导体投资在估值泡沫上比较小,后期的估值泡沫比较大。所以我们要回归一级估值泡沫的主题。
俞伟:像我们投装备和材料,我们是看产业发展的拐点。起点是从中芯国际制裁,装备的导入周期是2年,你知道中芯国际是哪年被制裁的,两年以后你就知道装备的拐点到了进入成长周期,三年以后材料到成长周期,就选一个节点。
陆佳清:根据产业周期判断泡沫。
江良:刚才提到中科蓝讯,我们有投它的对标企业炬芯,两家都是旗鼓相当的,只是炬芯早上市,当天发行价40几块,第二天80几块,如果您家人中炬芯科技,信仰又不一样了。
我提这个故事就是说二级市场同质化的项目越来越不值钱,国家鼓励半导体,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事,会造成项目的同质化竞争和重复投资的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投资者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未来我们要多投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少投同质化的项目。尤其是要培养未来的独角兽,多投那些在新领域里闯出的项目。这是解决目前倒挂问题的方法。
王建晖:我总结一点就是,我们做一级市场,投成长性和稀缺性。二级市场的估值,长期来看对我们影响不大,短期有一些影响。我们想投的企业不管是上市、并购还是其他的方式整合,有成长性就有很好的故事和收益。所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有些优秀的公司和有技术的公司和有特点的公司也有成长性,这个做投资会有一些收益的。
陆佳清:现在一级市场半导体的投资,它的估值中枢调整到位了吗?
王建晖:我们机构相对比较小,我们没有覆盖那么多,所以很难做回答。
有卷才有进步
陆佳清:第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说到“卷”的问题,半导体做射频、做存储做模块、做MCU的公司都在拓展其他产品线,大家都有增长的焦虑,因为整体市场下滑的问题,这是一个产业的现状。
我今天下午接到一个FA的盲打电话,我最近接到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了,FA和房地产中介一样开始盲打电话了。芯片产品也差不多,包括MCU这一产品从缺芯的时候打到去库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么乐观,最乐观的估计是三季度出清。因为下游消费电子本来出得慢,我估计到年底才能缓过来。
这个“卷”的话题是挺有意思的话题,大家可以谈两句。
俞伟:“卷”这一话题在整个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存在。大家常讲,任何一个方向或者是任何行业,有三家公司去做就是一个红海,但是我认为有三家中国公司做才是红海。所以我们都是从小卷出来的,中国历来的文化都是这样的。
我倒不惧怕卷,中国核心竞争力在于卷。中国做成光伏行业全球的老大也是卷出来的。包括LED这个产业,也是卷出来的。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先在本土卷,卷完然后出去卷,把别人卷死这样才有竞争力。
为什么人们骨子里害怕我们,欧美那边会讲游戏规则,中国从隋唐开始就没有贵族,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卷没什么可怕的,我觉得OK。
陆佳清:其实我更关心行业和产业的终局,“卷”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陈军:半导体我是半路出家,是不自觉地被大家卷进这个行业。没有一个行业不卷。只是大家流行用这样一个词,无非是大家觉得中国半导体行业不容易卷到国外。
我们看终局的话,在我们投的三个赛道里,我们把半导体放第三,总体上我们认为这是相对国产替代的赛道,在细分领域包括材料装备都投,但是短时间看还很难做到世界最好。
而像新能源,已经是全世界最好了。生物医疗和大健康相关的赛道,和我们老龄化相关,而且很多的知识产权相对开放,整体上不容易受制裁。
半导体这块,回归到本质不管怎样卷,包括投资也好,它还是一门生意。所以最终不管是投哪个细分赛道,总体围绕人,企业家得让企业活下去。我们卷只能给它钱,后面怎样让它卷起来,这是优秀企业家的工作。
陆佳清:和打游戏一样,我们只是“奶妈”,只能给它架Buff。
陈军:是的,我们的逻辑也是如此。原则上,如果这个人是很好的生意人,尤其是做市场出来的,这些人卷的能力是不错的。
另外,我们有比较强的高校背景,我们也可以找浙大科学家,这些也有好处,比如在稀缺性、材料和设备上。像浙大硅材料的实验室,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所以本身里面出来一批做装备的。很多工艺有很强的Knowhow,IC设计客观上来说这个是容易互相抄,壁垒不高的。至于你的高是客户高。比如,我们投一个碳化硅芯片的,是也壁垒的。
说到底,半导体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史,绝大多数都是在做并购。所以我相信国内的这些,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奶妈”,首先保证第一步卷到国内的前三、前五,至于未来怎样做到(再看)。因为我们投了一家做装备,十年时间做到世界装备第一。它做了一个Flag,希望做到设备行业的前十,我们觉得很难。
尚靖旗:我觉得卷是好事,有卷才有进步。而且卷是促进反思,是给少部分智者机会。因为我们很关注一个事情,只有少部分人认可的时候我们就重点关注。当我们很多人都认可的时候,很难是机会。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时候,很容易变成陷阱了。机会只有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里,这句话对投资人的要求就很高,如何未来推出时最好的优质项目,如何做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去年大家都讲钠离子电池和储能,大家都讲,这个容易就是陷阱了,很难是机会。今年都说芯片半导体已经颓废3年了,都顶不住了,OPPO裁员三千人,我们觉得机会来了。当然也会诞生一些创新的机会。
谭胜:我觉得卷的根本原因一个是创业者不专业,这个专业不是技术,而是综合技能。因为创业本身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禀赋的集合。它的不专业表现在不具备技术在产业里的生态,这是创业者本身的卷,综合技能不专业的卷,表现是同质化严重。这种同质化带来的产业整合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做MCU的A并购同样构架做MCU的B,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是投资机构的卷,很多投资机构不专业,为什么不专业?因为没有基于应用场景深度分析,大多并没有真正分析企业家需要什么东西,我能做什么东西,能否把这个这个企业带到产业生态里去。导致了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都在追逐热点。我们的观点很简单,从应用场景出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密不可分,因为你在一级市场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3—5年,甚至更长时间点,你的公允价值如何以有效退出。如果退不出来,你的投资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股东不负责任。因此,二级市场一定是一级市场的参照,是你投资公允价值定价的参照系。
要想达到上述逻辑,只是靠创业者或者是企业家本身做这件事,难度是非常大的。能否聚焦于某一种细分场景,从投资人的维度,分析企业价值,给我们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赋能和产业支持,并估计通过你的赋能企业价值能成长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以二级市场或其它风险资本市场为参照,确定最终通过资本市场变现退出的价值。当然,资本市场不是唯一的退出路径。在整个的投资组合中,如何实现二级市场的退出和并购退出,包括其他的退出,是在投资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科创投的时间很短,我们在半导体的投资收益率,例如华微电子、雷电微力等就非常不错,我们就是围绕一个产业卷,但应用场景不卷的产业赛道,聚焦场景和应用,叠加赋能,投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
陆佳清:我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从现实的角度讲,没有那么乐观。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一是嘉宾们提到两级市场,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半导体公司市值都很小。未来有大量的重组空间,这个过程中会有盈利,但是也会很惨烈。最后终局看美国前十半导体产值多大,就以这个去看。
对于一级来说,是蛮考验功力的。但我同意最后一位科创投的谭总讲的。在现在这么“卷”和整体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越来越需要来自产业端的判断,越来越需要依托自己稀缺的资源才能干好这个事,这么来看,难度是加大的。
话说回来,有一家我们不投的芯片公司,去年净利润是跌的,他也和我谈到现在市场很“卷”,我就和他说你现在几点起床?他说7点到公司,我说你该5点到公司。我也提不出好的建议,后来他发了微信给我说我说得对。这就是勤劳的我们。
如何与地方政府共舞
陆佳清:最后一个是现在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芯”,现在很多的材料项目、产业项目和政府“共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半导体赛道的投资或者项目该如何与地方政府“共舞”,请4位嘉宾来讲。
陈天翔:我们大多数的GP都会有地方的LP提出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肯定都会有返投要求。
对我们来说,返投也是行业卷的结果,是我们必须正面面对的问题。其实返投是压力也是机会,利用好地方资金也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工具。
我们觉得是两种打法的结合,一是纯VC的打法,谋求利润回报;二是去看行业赛道前几名的项目。前几名的项目一般体量大,更有需求。可能这时候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投资逻辑,但撬动地方政府的杠杆,对于地方政府和项目方来说是有价值的。
历史上我们也成功完成过一些案例,通过一些大的标的,很好的完成了返投的任务。
当然国科肯定比我们更有资源。
陆佳清:路子差不多,找一个产能项目一下子完成。
陈天翔:最后就是服务LP还是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点,对LP更真诚一点,相信LP也是会认可我们的工作的。
陆佳清:咱们行业已经有部分转为服务业了。
江良:我们基金是跟厦门政府出资平台合作的基金,帮助厦门更好地打造半导体产业链。现在各地政府为了抢项目也非常地内卷,前段时间我到成都高新区拜访一家企业,里面居然有幼儿园。政府为了招商,专门为企业员工办了幼儿园。所以未来政府想要去吸引更多的企业过来,一个是要靠当地的产业优势,如果产业优势不足的话就要靠更好地服务来弥补。投资机构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产业资源优势,帮助当地政府打造产业链。
潘涛:鼎心资本相对偏市场化一些,最近基金才和地方政府建立联接,合作和落地项目。首先是医疗领域南京有项目落地和基金落地,包括一系列项目已经投出来了。但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工作,包括主持人和各位对于地方政府的返投和类似的问题。
第一,政府内卷式招商的竞争背后带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能有很好的赋能,上到产业生态、产业政策、人才供给和其他配套,给企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动能。
第二,鼎心依据自身的能力禀赋和地方政府的综合资源,进一步判断哪些良性互动能发挥1+1大于2的价值,比如鼎心的医疗基金落地南京,是基于鼎心在医疗条线多年的深耕积累,结合南京强医疗产业如南京药谷,以及当地的医院、产业环境和头部高校的强势专业,挖掘到一系列早期高门槛的医疗项目,并能为早期项目提供更多的价值,所以募、投、管、退环节是闭环的。
第三,基于鼎心硬科技的投资逻辑,我们的半导体硬科技投资主要围绕通信、汽车、数据中心三大核心场景做重点布局,基于我们的能力禀赋,我们持续围绕这块产学研融突出的地方政府做持续的链接,积极拥抱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本质上,我们以始为终,招商为体,坚持以投资推动社会进步。
尚靖旗:招商这块,因为我们投了80多家都是科技类的企业。以芯片半导体为主,所以我们和各个地方政府关系紧密。我们是以服务企业的态度,然后和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协调资源。并不是为了招商而去招商,是为了最大化协调资源,服务好企业,然后把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建晖:我说两个方面,我们基金以民营资本为主,目前很少拿政府的资金。所以总体上不需要有太多的返投和招商引资的任务,所以我们比较灵活一点,这是我们的优势。另外,基金的优势比较长,我们是“10+2”,所以可以投早期项目。
另一个维度,我们投了很多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公司,他们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厂房,有些涉及到环保和排污的要求。我们觉得这几年地方政府在这块理解越来越深了,他们招了很多清华博士和理工科博士,和企业的沟通效果越来越好。因为普遍这些厂房和这种投入都比较大,所以也是需要地方政府来一起去支持企业的发展,不管是税收、人才。主要是人才,做半导体设备和高端设备,人才稀缺,人才要到哪里哪里,对地方政府是有要求的。所以,这个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做,除了民营资本,地方政府合作做这些事比较好。
崛起的中国芯,迎难而上的坚持
陆佳清:很多芯片产业需要落地,和地方政府“共舞”是长期的话题。最后,结合《崛起的“中国芯”,迎难而上的坚持》这一主题,请大家用一句话的总结送给这个产业。
陈军:首先,紫金港资本认为,整个半导体产业是投资最亮的星。从紫金港资本的角度,为行业多承担风险或者是多培养企业家是值得的,所以在很多的细分领域,我们的投资是整个投委会里都是非常支持的。
陈天翔:今天“卷”和估值的话题贯穿了整个讨论,但其实半导体的市场还是足够大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保持冷静,同时要保持乐观。
众所周知投资是反人性的工作,肯定有主观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半导体又有客观的规律。所以我的观点是,保持主观,同时要遵循客观。
江良:我们联和资本有两件事不能做,一个是不跟风,一定要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投资环境下。第二个是绝对不能只给钱,一定要为被投企业赋能,整合资源,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这才是产业资本该做的事。
潘涛:今天“卷”字贯穿整个话题。我理解现在还不够卷,真正卷的战场还在后面。对于鼎心资本而言,半导体属于硬科技,不光需要硬技术,更需要硬战略。我们持续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将资金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核心环节。既埋头干活,也抬头看路,直面内卷,跑出内卷。
尚靖旗:看到今天咱们分论坛标题,今天是2023年,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科技到全球第一需要的时间可能再需要多几年,这里面科技是主战场,科技的核心在芯片和半导体。未来二十年,我们将围绕中国的科技主战场助推国内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回馈投资人和社会。
谭胜:我们的观点很简单,产业表面卷,但细分赛道很多场景不卷。所以,对于一个好的投资机构,围绕细分赛道和产业资源上进行深耕和落地,你会发现很多的投资机会。
王建晖:三个词概括:专注、坚持和开放。专注聚焦懂的、和熟悉的领域;我们可能看的时间更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一起努力;开放的心态是我们会融入全球的市场,引入全球的技术和全球的团队和产品。有开放的心态,可以使事情做得更大。
俞伟:元禾厚望坚持在半导体行业做投资,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还会秉承这一投资逻辑。元禾厚望的每位成员也会尽可能在行业深耕,尽可能发掘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希望从资本角度,给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和行业内的大佬探讨过,大家对于半导体投资现在整体来说还是谨慎和乐观的态度。这一赛道值得我们长期做下去,未来的路很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中国半导体的崛起。
陆佳清:我们的观点非常简单。从大的逻辑来讲,做多中国和做多中国的科技,半导体的上游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底层基础。
半导体行业是有周期的。在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半导体短期内出手会更为谨慎。
从小的逻辑讲,不管是军工、航天还是其他一些细分赛道,还有大量的机会,我们会积极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