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晋升合伙人的王文荣,是达晨财智的第一位85后合伙人。
他的简历看起来就像是这个时代优秀投资人的标准模板:一路保送,中学时代拿到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博士,求学期间发表SCI/EI论文十余篇,第一份工作供职于索尼,30岁出头就升任头部机构合伙人。
加入达晨6年,王文荣交出的成绩单在同龄人中也属前列:6年4个IPO,其中不乏新洁能、瑞芯微这样带来数十倍、10亿元以上回报的明星项目,所投出的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了700亿元,这对于一位85后而言不是个容易达到的数字。
2023年5月17日,投中网首次发布年度超新星·Supernova TOP50榜单,王文荣名列其中。
但这位看起来“别人家孩子”的学霸,说的最多的词是“勤奋”——说所有的自律都是由强迫症开始,坚持每月跑步超100公里,看不得日程表里有空白的时间,要清晰认知总有比你还要优秀的人——升任合伙人后的王文荣,在一线看项目的日常没有太大改变,甚至更为忙碌,作为达晨半导体板块的负责人,目前其个人主导和参与投资的项目超过60家。2016年之后达晨在半导体赛道取得亮眼成绩,王文荣是背后推手之一。从王文荣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在老牌创投机构达晨里,年轻投资人的成长可能性。
以下为王文荣自述,经投中网整理:
最早一批转行做投资的理工博士之一
我博士毕业那会,创投还不算是一个择业的常规方向,大多数同学们可能都还不知道有这样的职业,当时对创投的概念大概就是成功人士拿钱做一些投资。
我们同学的去向主要有去高校当老师、去研究所做科研、到企业做研发、出国做博后之类,但可能我们80后对世界500强的职场都有一些向往,再加上在学生期间参与了比较多的学生会和社团的工作,当时还蛮想去500强看一看,最后选择了索尼。
在索尼的工作让我了解了大企业如何运营和管理,后来职业发展上希望转一个更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研究能力的行业,而咨询和投资是可以将专业能力、研究方法论、沟通处事等综合起来的一个方向,我就开始往这儿努力。2014年进入了创投行业,在一家专门投科技的机构新微资本,2016年的时候通过社会化招聘进入了达晨。
不同于现在VC抢博士的新闻常常见报,当时创投的行业声量还不大,创投机构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化的招聘。达晨是在2015年左右提出招聘要从金融背景转为更多地招募产业背景、理工出身的人才,我是这个转变后第一批大规模社会化招聘进入公司的员工之一。
我的体会是,国家和时代给予的机遇就是最大的发展机会,从我自身的案例来看,肯定是赶上了科技时代的红利。我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一批理工科班出身转型做投资的人,入行的时候还很少有机构投所谓的“硬科技”,当时大家的注意力基本都在TMT、移动互联网上面。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对于达晨来说是传统的优势赛道,项目的“科技属性”天然比较明显,我有理工科的背景,所以来了以后,很多科技类的项目都会跟我聊聊,作为新人,无形中有了更多发声和被看见的机会。
作为一个新人,当然会有一个入行的过程,要慢慢建立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好在我读博士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很多老师和师兄弟们都在这个行业里比较关键和前沿的机构、公司。最主要的是自己不要怵,要敢于去networking,同时愿意去分享,做感情投资,有来才有往,互动才会产生网络。
另外很重要的是,达晨主导的投资方式是“准产业化投资”,也就是类CVC,我们在半导体、军工、工业软件、新材料等赛道都是准产业化投资的打法,上中下游都有布局,不是单点孤立的存在。生态网络形成过程中的交叉节点非常多,这个也挺帮助我积累行业资源,完成闭环。不过的确我2014年入行的时候,一级市场还没有这么卷,现在对新人来说肯定是会比以前难一些。
现在都比较强调投硬科技要有理工科背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的专业背景对做投资主要有这么几个帮助:
首先是“能同频”。我们在和公司交流的时候,企业家还是希望我们能跟他聊到一起去,能“灵魂共振”。这在科技属性的企业里表现得更为明显。当初刚开始接触新洁能的时候,创始人属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第一代打拼的企业家,感觉和你一个“毛头小子”没什么好聊的,但几回谈话下来,他觉得你是真懂不是来忽悠我的,觉得你行,才有的后续。再比如铖昌科技,公司很多骨干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家都是类似背景,这让我和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如果你在专业或是行业上不能跟企业家在一个频道的话,可能就不一定能跟得住项目,或者连入场券都没有。
其次是“给信任”。在推项目的时候,投委会对你的专业性认可度会更高。比如投资新洁能的时候,半导体设计公司有供应商相对集中的特点,我们在投委会上花了一点时间来解释行业特点,因为那个时候半导体上市公司不像现在这么多,它的一级市场还是1.0时代,“僧少粥多”。最终新洁能我们投了6000多万,在2016年的时候对达晨来说算是重注,是对你专业度的信任和对年轻人的开放态度。
还有就是“可避雷”。有专业背景的人,对产业的理解深度会不太一样,不仅仅是认知,因为认知在一定阶段里肯定是越来越趋同的,它并不足以让你不踩坑。要避免踩坑,还需要比如你的产业资源和行业里的人脉,这种更深层的把握度,能帮助避雷,比如有些项目的客户订单确定性是否高、产品毛利率是否合理等等,如果只靠单一层面的认知来判断、没有事实的交叉印证,是单薄的。
成长于达晨的专业化转型
我在达晨这几年投了很多半导体公司,但其实招我进来的时候并没有把我就定位成投半导体的。当时还在探索之中,但确定的是达晨已经提出要走专业化的路线,希望要往中早期看,往更前面的阶段走。这样就必须要对行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前沿的把握,才敢下手,非共识的机会必须基于你对行业共识性的扎实理解之上。
当时中兴事件刚刚发生,我本身又是学物理和微电子的,所以很自然地就开始推半导体的项目。那时半导体的投资还处于1.0时代,一方面没那么多机构在投或者说重视,还未升级到像华为事件、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加大的程度,所以说后来投半导体的那些逻辑当时尚不存在或者说不明朗,所以那会儿半导体项目的估值也比较合理。虽然那个时候功率器件并不是那么“性感”的一个赛道,但我们判断当时是对半导体赛道投资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经逐步成熟,在起来了,市场天花板足够的高,国产化率还非常低。之后就推了新洁能、铖昌科技这一批项目。这些企业底子优秀,也正好切中行业加速发展的周期和拐点,用比较快的时间就走向了资本市场。其他像我们对工业软件、风光储、生物科技、新材料等产业细分赛道的投资布局其实都是类似的过程,找准时机点,不仅是往前走,更要做深做细。
新洁能是我进达晨投的第一个项目,IPO之后带来的回报近20亿,从结果来看,收益是超预期的。这个起点对我自身的职业发展来说很重要。达晨是一个业绩导向的公司,业绩肯定是第一重要的。另外,当你投的第一批项目表现不错,有验证,公司自然就更敢于在这个赛道下重注,进一步做系统的投资,你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后来我们就很快地推进了达晨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主要是沿着两条线布局:行业周期变化和产业链变化。以周期举例,前半场我们主要关注芯片设计板块,因为它是当时业绩最有机会实现指数增长的,新洁能、瑞芯微、中微半导、海栎创、锐石创芯、润石科技、傅里叶都是代表;后半场,上游材料、设备、软件系统等方向会有更多水下项目,德尔科技、联仕化学、吴越半导体、稷以科技、埃克斯、鸿之微归属此类。现在已经投了50多家半导体赛道企业,7家已成功上市。
因此,抓住第一次机会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持续产出,对个人和机构来说都是如此,才算真正地往准产业化投资走,安全垫才会不断加厚。目前来看,是达晨以研究驱动投资、走专业化投资打法的阶段性结果。
没点强迫症都做不了投资
在达晨6年多有4个IPO,对一个30多岁的年轻投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局了。这也说明达晨确实是一家给年轻人机会的公司,如果投资是论资排辈的话,我也不可能有这个成绩。达晨有着良好的尊重人才的氛围,我们的合伙人文化,合的是品行、业绩、规则和格局,只要符合这些标准,就都有晋升为合伙人的机会。对我自己来说,大家会说我现在是头部机构的合伙人了怎样怎样,但我自己觉得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日常的工作还是一样进行,投资这件事本身对我的吸引力没有变,当然标准会更高。
朴素的专注,是我一直给自己定的准则,特别是在创投行业,忙碌就是同义词,这是一个要求极度自律的行业,可能没点强迫症都做不了投资,所以更加需要你的专注和简单,才有心力和时间,放在投资的上面。对自己的期望就是继续在专注的领域深扎下去,能持续投出一批不错的项目,帮助一批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
公司给我定的KPI,我每年都能比较好的完成。但压力是自己给的,现在我的压力来自于要继续突破,因为你一开始已经有赚了十几亿的案例,大家对你的期待就会比较高,但目前无论是赛道百花齐放的状态,亦或是大批科技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情况,再往后要超越前面的成绩难度不小。所以我的压力是在于后面能不能投到更多有影响力、回报倍数高的明星项目。
可能有人会觉得明星项目或者高回报收益“可遇而不可求”,我自己的想法是不去刻意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但能努力的地方拼尽全力,以专业和勤奋去平衡运气的成分。
最核心的是提高自己的投资标准,要懂得做“减法”,舍弃一些相对平庸的项目,你投出明星项目的概率才会是“加法”。这也和达晨提出的打靶从打八环到打九环的要求是一样的,去选择那些爆发力更强、预期收益更高的项目。另外,随着中后期项目估值越来越高企,现在想要投到伟大的项目,还要投得比较早,而且股权占比要比较高一些才行。
当然道理大家都懂,实操过程中会有各种客观情况。首先是,值得重注的头部项目是有限的,而且你额度不一定全都能拿到。第二个,经过这些年的市场教育,现在的创始人也都学聪明了,TA会希望多一些股东进来,这样带来的资源就更多一些,所以很难说一家机构把份额全拿了。我们现在是尽量去提升(股份占比),早期项目最好能达到15%以上,对表现好的项目我们也持续地追加投资。
投资方法论没有统一标准,每个人的投资偏好也是非常多元的,策略本身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打法和风格,在自己的方法论里持续地能够投出好项目,有好的回报才是关键。
我现在发现投资能力的养成也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入行的前几年成长是比较快的。如果投资能力满分是100分的话,从0提高到70分是比较容易的,从70分到80分就会费点劲,90分再往上提升就会更难。我个人的感觉,越到后面的阶段,就像之前说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减法,就是要把“雷”给排除掉,把成功概率给提高。这个里面最难的是自我否定,不能说你认准了一个项目,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比如说发现对项目的盈利预测可能有点问题,或者估值的确有点高,或者是业内有一些负面的评价等等,发现有“坑”就应该尽早地回避掉,不要存着侥幸心理。
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都可以投,越投你就会越谨慎。到有了决策权之后,你会纳入更多的综合因素,通盘考虑问题。从多投到少投,不是一个简答的数字和动作减少,而是你做了更多的工作和考虑之后,积累之后发生质变的表象结果。
这个过程里,首先是你的勤奋。在大家智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比如有人一天只看一个项目,而我一天看五个,累积下来我对行业的理解肯定会更深一些。
其次是深度思考。有的人你跟TA聊天很长时间,但好像都没什么收获,但有的人你聊一会就觉得收获很大,这背后的差别就是专业度。专业度不仅是对技术的理解,还包括对大环境、对行业整体、对资本市场、对管理等方面的理解。作为投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能够持续输出专业度的人。
第三,同理心。我觉得沟通能力在这一行真的挺重要的。有的项目你接触了但人家没理你,或者你推了但就是推不下去,那可能这在为人处事上是需要补齐的。当然这个很难一概而论,业内也有很多“偏执”的投资人,也投得很成功。但我觉得,整体上来说偏执的投资人还是比较少的,成功的投资人更多还是性格比较易于让人接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