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曾经的尴尬,正变成自己另起一行的着力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 刘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作为一个曾经的驴友,和常年在外调研的写作者,我早已走遍除我国台湾、海南外的全国其他省份。
这次,藉着去采访几位返乡创业者,我在海南调研了一周,充满惊喜。海南作为一座热带岛屿,有着不一样的地理、文化特征和经济循环,在标准化、大一统的当下,反而呈现出丰富的差异性,以及后工业化时代强大的后发潜力。
看到、尊重、发扬这些差异性,“让海南成为不一样的海南”,应当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全球经验已一再证实:要想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必由之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也基本是一个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的社会变革进程,盘活土地、招商引资、建工业园、房地产、土地财政、农民大(市)迁(民)徙(化),是从东部沿海,到西藏喜马拉雅山脚下、新疆天山深处、内蒙古大草原上各种县城,必经的发展路径。
你如果要对地方政府和人民说,“不搞工业”,恐怕大多数人还会一脸懵——那还能搞什么?我不会啊!制造业当然是一国之基,但在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向数智、生态经济转型的后工业时代,这就已经是工业化后发地区、内地许多县域的现实之问。
1993年海南房地产崩盘后,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制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超前发展第三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以农业为基础,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策略,明确热带海岛旅游和热带农业两大优势产业,并将橡胶、石化、汽车、能源等工业集中到以洋浦为代表的西海岸,保护了一产和三产。
总体来说,海南最有竞争力的,除了橡胶、航空航天等少数二产产业,主要还是一产热带农业和三产旅游业,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也还是外区企业的区域布局、政策优惠推动为主。
由于缺乏二产支撑,海南GDP、财政收入、老百姓工资之类的数据,往往并不好看。但调研中我发现,三产、一产数据虽然不好看,却是社会和民间高参与度、灵(自)活(由)性(度)强、并可以藏富于民的产业。
所以,从事三产、一产的海南人民,收入往往并不低,且更自由和从容,海南人也未必真的穷。数据排名或许不那么亮眼,但海南并不缺社会活力。
暂且放下宏观经济学、财税学之类,从社会和民间微观观点来看,不搞工业,也未必不行。但三产和一产也有明显弱点,那就是抗风险能力较弱,譬如三年疫情下的旅游业,以及突发自然灾害下的热带农业。
因此,不必因为缺乏二产、数据不好看就低人一等,保护好自己的生态(自然+人文),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巩固好自己的“里子”,再不断强化三产的开放性,一产的抗风险能力,就是一条社会和谐发展的好路径。
喜的是,海南正在日益开放,从自贸区升级到自贸港,以及当下正在准备的“封岛”,其实正是对外开放强化的意味:
全球落地免签、国内与国际免税购物等,必须要与其他区域建立政策屏障,没有这个屏障,不成了落地海南就全国免签、全国都免税了吗?
反之,国内其他区域去海南,虽然加了一道屏障,也无伤大雅,将来无非相当于去我们的香港。
其次,海南的热带农业,科研、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作,相关冷链、物流,资本化参与,以及农业保险等,都走在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前头。一产,也正日益精彩。
做强三产、一产外,如果海南能像贵州、四川等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一样,做好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电力、生态经济的文章,弯道超车赶上数智经济热潮,加上国家政策扶持,完全有机会成为中国转型升级新时代、独一无二的新样本!
受制于传统偏远地区、封闭岛屿的地理形态、差异性的文化、短暂的独立建制和工业发展史,海南,给我的感觉有一点岛屿型、“小地方”式的小小不自信。
交流中,不管是农民、农场主、旅游从业者、生意人,很多都表达了等经济再好一点,要多去广东、上海、北京看一看、学习的意愿;
但另一面,以海口“火山村荔枝”陈统奎、三亚农夫网林英治为代表的海南本土返乡青年,从2010年左右就带着外部的经验和资源回来,却始终面对着各种内部质疑,至今还在艰难前行。
还有两个细节。
海口市新地标——天空之山驿站,邀请到著名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临海而建,造型美观、很国际,但实用和文化交流意味并不好。目前,里面只有一家卷宗书店和一家咖啡店,品质都很国际,但是,它互动性、“数智感”都不强,且脱离了本土文化,很不接地气。
比如,卷宗书店卖的书,基本都是英文书籍。老外来海南,想看的当然是中国的东西、海南的东西,不至于想千里迢迢带几本自己国语的书回去;中国人进来,大多数看不懂、看不惯,只好翻几页就不好意思地出门去;本地人进去,既看不懂又卖得特别贵,更加如此——逻辑上,唯一的消费者,可能是海南具有国际化背景的精英人士,或者国际贵族学校的父母带孩子来阅读、购买,但这样的人群,在海南又有多少?
在一座城市的地标,放着如此奇怪的内容,既缺乏市场价值,又不产生文化交流价值,硬拗国际化,实在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相反,如果在这样一个海边的国际化空间,展示本土的文化内容,这种“冲突感”和深层交流,或才是更高级、更自信,也更国际。
第二个细节,从海口传统地标的骑楼老街,到三亚海边的旅游街,卖的旅游纪念品还是10元一串的贝壳手链、檀香手串、海螺哨子之类的义乌小商品,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内地旅游市场形态。
过程中,我在骑楼老街看到一位用稻秸秆编织扇子的手艺人,还觉得欣慰,一问,还是商街招商团队特意从河南招过来的。
与此相反,海南的本土特色文化十分丰富,包括黎族、苗族等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南洋文化、疍家文化、传统中原文化等。同时,海南各地文化差异也很大,海口作为由内地移民构成的移民文化,以及南洋文化的代表,就与三亚古代被流放的崖州文化完全迥异。
上述文化,涵盖衣食住行、舞蹈、音乐、信仰、习俗等全面且多元化的内涵。“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经过几十年工业化式的集中、大一统的融合、改造,内地很多传统文化都已消失,反而“后发劣势”的海南还保存着。
不去发掘和发扬这些差异性,不去搞活本土特色的文创、农创、乡创,还在用传统旅游、“国际化”思维搞建设、搞市场,这是海南旅游发展的一大风险。
正迎面而来的时代文化,必然是伴随着数智经济时代一起的,与传统工业化时代迥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文化。工业化时代的集中、权威、高大上式样的消费特征,也正在被新时代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消费群体解构。Z世代的国潮风、小众化消费特征,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曾经偏居海上、“小国寡民”的海南,正具备这样的文化基础,其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也与数智经济时代文化呈现出“隔代亲”的效应。不去打好文化复兴、文化自信这张牌,为开放而开放,为国际而国际,这是海南发展的第二个风险。
在人才引进上,海南并不以工业制造见长,所以并不需要与内地大城市一样抢人。除了少数几个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并不需要太多的理工、技术型人才。
反之,像“海南文创周”一样,应当多引进擅长搞文化、现代文旅、市场运营的中西合璧的人才,这也可以成为海南不一样的抢人路径。
工业化大一统时代,人们怕的是自己不够标准、太不一样。这也是海南曾经的尴尬,看着内地各省市、大城市之间既相互竞争又互相融合、眉来眼去,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阵营,只能远远看着,格格不入、无处使力。
但在迎面而来的数智时代,标准化将被数字化、智能化替代,人们要害怕的,是自己太标准、不够不一样、因而容易被替代。市场大一统背景下的价值多元化、差异化,将再次崛起。
海南曾经的尴尬,正变成自己另起一行的着力点。
那么,不一样的海南,面对不一样的新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著有《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 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参考文章:付一夫,《海南32年发展记:从工业主导到旅游制胜,从自贸区到自贸港》。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