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世界上最快、最大的,但对城市的交通、物流、能源、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拥堵、污染、可持续能源等问题始终困扰居民和决策者,气候恶化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从城市能源、交通、物流到通信、建筑,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各领域的绿色创新层出不穷,充分说明为应对“大城市病”、气候变化,会产生全新的商业机会。
6月13日,财新国际举办“亚洲愿景论坛”,在投中信息创始人、瀚深资产共同创始人兼CEO陈颉的主持下,四位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士就“寻找城市绿色解决方案”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陈颉表示,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面,carbon neutral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少有的共识,新能源汽车以及绿色能源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过去几年迅猛发展,未来将对整个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以及产业重塑产生深远影响。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认为,电动车的产业发展不是一个交通工具的进化,而是人类新生活平台的完善和更新,从中国过去10年的电动车发展路径来看,目前上半场已经结束,开始进入到下半场围绕“智能化”的竞争。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表示,蔚来资本长期关注数字化、低碳化的科技创新,结合未来智能化趋势,L3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将很快到来,车将变成家和办公室的延伸,甚至整个城市的设计都会由于智能化的发展发生很大的变化,人和车之间关系也将发生本质的改变。
保碧新能源董事长李文轩表示,保碧新能源去年6月份成立,今年工商业光伏装机量正在快速提升,目前中国整个工商业的绿电占比已经占到40%,未来综合能源管理将在削峰”“填谷”、隔墙售电、智能排产等应用场景落地,本质是电力的货币化、商品化。
地上铁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海莹认为,电动物流车是智能终端、移动仓、移动储能,数字化的运营服务可以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围绕新能源车、物流、发电侧的全面智能化、数字化,未来会逐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协作网络。
以下为详细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投中信息陈颉: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主持关于绿色城市的panel,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面,我觉得carbon neutral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少有的共识,当中最主要构成部分EV跟绿色能源,在经历过去几年的迅猛发展之后,可以明确对未来整个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以及产业重塑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应该是全球最快的,去年EV销售占比将近30%,今年2023年的Q1出口销售达到了全球第一, 2022年新能源新增装机量占比也首次超过了50%。
在座代表的都是在EV、绿色发电以及绿色交通领域最前沿的公司以及机构,时间有限,我们就skip介绍环节,进入到讨论环节。
第一个问题,问比亚迪的刘学亮和蔚来资本的朱岩,我们看到EV的份额在中国以及美国迅速提升,但是相对而言在亚太以及日本还是比较低的。
比亚迪现在作为全球最大的EV制造商,蔚来过去没有传统的汽车制造背景,但直接成为了中国EV行业的先行者,你们怎么看待未来EV在中国以及在中国以外的国家跟城市,特别是东南亚的进一步的普及。
比亚迪刘学亮:我来自比亚迪,首先还是要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这里和各位专家、同行分享比亚迪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一些思考。
那么众所周知,汽车产业经过120年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变革期,这次变革期是由新能源汽车作为引导,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共销售了1,084万台,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三大市场,中国应该占比在63%。
比亚迪在去年也实现了186万台的销售,绝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从1995年开始,在中国深圳研发、生产二次充电电池, 2003年我们开始进入汽车产业,当时创始人王传福就想做电动车,但当时是不被很多人所理解的。2010年的时候,我们率先提出了电动车应该从公共交通开始,所以说就有了公共交通电动化一说。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秉承着技术创新的企业理念,在这之后我们提出了7+4的产品战略,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看到的乘用车,包括公交、bus、旅游、大巴、物流车,包括城市的清扫车等一系列的领域当中,比亚迪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电动车产品投入。
后来我们又选择了矿山、码头、机场和仓库这4大特殊领域,我们也投入了特种车辆,也就是说比亚迪的产品布局完全满足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市场对电动车的实际需求。
我们10年前就来到新加坡,当时也是带着电动车的梦想来到这里,认为新加坡就应该是全球率先普及电动车的国家,到今天其实大家可以看到,不仅是公交的大巴,包括在新加坡城市的垃圾清理车,都在使用比亚迪的电动车。
去年我们在新加坡投入了第一款为私家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叫ATTO 3,在中国叫元plus,比亚迪在5月份又一次获得了(新加坡)电动车的销量第一名。
比亚迪从来没有把电动车当做一个产品去思考,它是一个全新产业,我们早就不把电动车当做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出行的电动工具,因为未来他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生态和产业。
我们从去年陆续来到了东南亚、欧洲和南美洲很多的国家,我们觉得电动车的普及是一种趋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大势,在这场趋势当中,我们也是非常开放地邀请所有的企业合作伙伴,一起把电动车生态培养起来。
去年我们在泰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才刚刚开始,在泰国车型也是同样的ATTO 3,用了42天的时间突破了1万台的销量,特别是在去年的11月1日,我们在泰国上市的第一天,消费者们彻夜排队购买比亚迪的ATTO 3。
当时泰国网友有这么一句话,说10年前我们排队买iPhone,10年后我们排队买比亚迪,所以我想电动车的产业刚刚开始,比亚迪会秉承我们的技术创新的企业理念,在需要比亚迪的地方,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就一定会出现。
蔚来资本朱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蔚来资本在这个行业的一些思考。蔚来是相对更年轻的一个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公司于2014年成立,目前在中国能够与传统的豪华品牌竞争,像大家熟悉的BBA,蔚来车的售价和服务的群体,都是对标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客户。
蔚来资本于2016年成立,围绕着汽车和能源的产业链做综合布局,我们也投到了行业里非常知名的一些公司,像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做得非常好。我们也对自动驾驶、新型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领域的很多知名公司进行了布局。去年我们发布了投资展望白皮书,对行业2025年到2030年的格局做一个展望,也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投资。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毫无疑问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在中国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了,去年已经到了30%的渗透率,增速是非常快的,三年前只有6%,两年前是16%,去年就到了30%。
美国现在是大概7%的渗透率,落后于中国,但是美国的政府也在积极推广,它的渗透率也会快速提升,当然也需要更多、更好的产品,像比亚迪、蔚来这些中国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如果能把这些有竞争力的产品带到国际市场上,我想会快速推动这些市场对电动汽车,或者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我们也看到,其实欧洲现在在推广电动车方面非常积极,有些国家的渗透率已达到80%,比如说挪威,欧洲的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很多东南亚国家也积极地发布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东南亚其实在产业链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有很好的资源。从中国车企在全球的产业链布局角度考虑,东南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所以很多车企希望在东南亚开展合作,蔚来也在积极探索合作的可能性。
同时东南亚又是一个飞速增长的市场,我们看到很多国家有每年15%甚至到30、40%的汽车销量增长,人均GDP也在飞速提升,所以我相信东南亚会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投中信息陈颉:所以两位都认为现在电动车还是在一个初步阶段,未来它在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会越来越大。
物流肯定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场景落地之一,所以我第二个问题是对张海莹,地上铁作为一家To B的新能源数字化物流服务平台,新能源车相对于传统能源车有哪些优势跟特点?包括效率、运营成本。在中国以及亚洲的发展情况是怎样?
地上铁张海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地上铁。DST可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当时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围绕着怎么把物流这个领域全面电动化,解决怎么选型,怎么使用、怎么配套,怎么维修,怎么梯次再替换再利用。
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在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30%了,但是电动物流车现在的渗透率只有10%,地上铁是2015年成立的,围绕着城市的物流企业全面替换新能源车做运营服务,目前大概运营了85,000多台车,服务5000多个企业用户,然后也为30多万个司机提供服务,线下有400多个网点,同时我们运营了80多万个充电桩,覆盖了全国200多个城市。
我们相信电动车会带来集约化运营的效率,我们的初衷就是让物流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解决油车替换新能源车的一些痛点。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也沉淀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下来是希望通过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来降低整体的成本。
通过我们8年运营的数据来看,如果是5年20万公里,按全生命周期能节省20%的成本,如果是6年30万公里,整个运营的成本大概能下降30%,如果每年跑的公里数更多,比如6年40万公里,可以节省40%的成本。
所以这是电动车的一些优势,我们再通过数字化运营服务的能力,为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让他通过买服务的方式快速实现效率提升,其实也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电动物流车既是一个智能终端,也是一个移动仓,也是一个移动储能,结合这样的视角,你会发现可以用数字化的运营服务,来提升整个集约化的运营效率,这可能也是电动车和油车在真正推广应用中最大的区别。
结合我们这些年的沉淀和能力,比如说供应链的能力、系统的能力,包括我们在运营服务的KNOW-HOW,我们在去年也来到新加坡,跟SMRT成立了一个公司来做运营服务的落地,目前我们在新加坡也运营了500多台车,所以也希望我们在中国沉淀的运营KNOW-HOW能力走出来,新加坡作为第一站的试点,希望后续在整个东盟都能够推行起来。
投中信息陈颉:接下来一个问题问保碧新能源,我们都知道保碧新能源成立才一年不到?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实现了中国速度,一年不到的时间之内,就成为了中国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头部公司。
你认为新能源发电成为全社会主要的发电模式,时间还有多长?过程中你觉得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哪些?
保碧新能源李文轩:谢谢Jay,谢谢财新。保碧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发电侧的公司,其实我们是产能侧的,跟大家分享做这件事情的一些经验。
在最近三年是分布式发电侧迅速起量的过程,我们做的事情是专注于在工商业侧,我们每一个电站都是基于一家一家工商业客户,我们实际上是做大电力系统当中的毛细血管,一旦毛细血管的网络建成,它在整个绿电或者说能源中的分布就是很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怎么去做?
我们现在已经做到的场景是这样的,比如某一家公司每年的用能用电量是2亿度甚至3亿度电,无论是我们现在做的工商业的分布式光伏,还是工商业的分布式储能,都可以在自有发电量上进行有效的体量建设。
在这样的建设中,绿电在企业的用能中已经达到30-40%,随着技术和效率的提升,比例还会更高,且还有更进一步去拓展的可能性。
所以整个绿电和新能源场景下,发电侧在国内发展是非常快的,保碧新能源在过去的年一直在筹备,去年6月份成立的,我们的装机量正在快速累积,而且我们的速度是以每年呈两三倍在快速增长。
国内还有大量的工厂、大量的工商业侧没有做到绿电,所以未来的3-5年,绿电每年都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过程。蔚来资本也是我们的股东,我们想把这样的能力带到东南亚来,所以也是希望能够找到合作的机会,有快速的业务落地场景,谢谢。
投中信息陈颉:再问一个跟在座各位都有关的问题,就是智慧化,Smart在电动车、物流服务、新能源发电,你们看到的进一步的可能性有哪些?
比亚迪刘学亮:经常说电动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中国过去10年的电动车路径来看,基本上半场结束了,在接下来智能化的竞争当中,包括AI也好,各种芯片的提升也好,大家基本上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
比亚迪应该是在三年前还是更早一些,率先开放了自己的一个平台,大家知道手机里面它也就13-15个的传感器,但是它可以搭载300万的APP,比亚迪的电动车平台开放了341个传感器,而且又开放了66项管理权限,这就意味着你们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在电动车这个平台上实现。
我们和很多的同行、不同行的一起,加速了电动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就像今天我们在新加坡推出了一个餐饮平台,大家想到的一切场景,未来一定会在电动车上实现。
好多年前大家就讨论智能手机之后,什么产品会引领全球的发展,也有说电动车无非就是带4个轮子的手机,像比亚迪及中国的很多公司,包括蔚来汽车,智能化我们觉得做的还是可圈可点,充分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态,我们希望未来两年的电动车,坐了车之后都不想下车回家,因为它带来了太多的场景,这种生态让你会感受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电动车的产业发展不是一个交通工具的进化,而是一个人类新生活平台的完善和更新,我觉得接下来在竞争发展的过程当中,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应该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比亚迪开发的智能系统、语音系统,实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比亚迪也非常希望所有人共同畅想接下来的生态,我们会积极开放电动车的各项平台和技术功能,希望大家在电动车的使用当中感受到不一样,比亚迪对未来的智能化充满期待。
保碧新能源李文轩:谈到用电侧的数字化,不得不提到一个话题:综合能源管理,其实我们把场景列出来,就知道数字化要用到哪些方面了。
大家都知道电力是有波峰跟波谷的,企业在白天的生产密度大,耗能是高的,晚上的时候开新能源车回家,小区都要充电、开空调,瞬时负荷很高,但大部分工厂晚上是不生产的,耗能就变低。我们新能源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削峰”跟“填谷”,把电用到该用的时候,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企业不是每天都在生产的,也有淡季,那么还在发的电是给谁?是给新能源车,还是给新能源的物流车,还是能够实现真正的隔墙售电,即当工厂虽然不开工,但是可以把电发到隔壁,甚至发到隔壁的农户去,就是电能不能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去。
最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就是真正用户侧的能源管理,企业可以根据电价的波动去排产,排一个今年整体的生产计划,同时跟销售计划去匹配,那么这一切都要求算力,包括数字化的方向去运营的。
刚才讲到的这三个场景加在一起,用户侧甚至工商业侧的综合能源管理以及数字化的进程,一定是要有一个大的资产规模,或者说大的分布式(发电)的体量在手上,才能够把这个数据喂出来,然后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以绿电为主要电力基础的综合能源管理,谢谢。
地上铁张海莹:各位讲的特别好。我个人认为围绕着新能源车,加上物流,再加上发电侧,全面智能化、数字化以后会形成新的连接,以后逐步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协作网络,在三五年后会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能源应用系统。
比如说我们是物流车场景的运营,那么我们把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然后把能源使用以数字化连接起来,就像刚才说保碧新能源董事长说的,在用户侧把我们的场景跟他们发电侧连接起来,我觉得这个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所以在未来的三五年,在细分场景里把数字化和智能化做起来,然后跟能源侧、应用侧、消耗侧更多的连接之后,为整个社会的能源系统,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匹配的决策系统,这是我的看法。
蔚来资本朱岩:我稍微补充一下。蔚来资本主要投的两个科技创新,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低碳化。
数字化里面有非常多的,与车、能源相结合的智能化应用。结合刚才说到智能化的话题,主要有三个层面,一个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正在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辅助驾驶功能(即L1、L2级别的辅助驾驶)在中国的车里大约占40%的配比,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像L3级别的辅助驾驶,蔚来这样的车企已经开始把硬件部署到车里,通过数据的收集和软件的升级,希望能够在近期把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推到市场上,在某些场景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把大家的时间解放出来。
我们认为,能够解放时间的高阶辅助驾驶可能会在近期到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完全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在某些场景下,它会来得很快,这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在堵车的场景下,如果你不需要自己开车,大把的时间会解放出来。
第二,我们关注的是智能座舱。车已逐渐成为家和办公室的延伸。其实现在很多蔚来的车主在车上待的时间是很长的,他把车开到目的地以后,可能停下来会先唱首歌,会有些不一样的体验。
我经常会举个例子,我们当时开发了一个麦克风,没想到谁会在车里买一个麦克风唱歌,但是这个产品卖断货,很多麦霸喜欢这样的体验,这只是一个例子。在像车这样相对私密的环境下,开会可能也会有很好的体验。办公的场景、娱乐的场景……车会变成家和办公室的延伸,这是第二。
第三,我觉得智慧城市也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如果刚才讨论的很多智能化实现的话,我们可以想一想,比如在城市中心的很多露天停车场,是不是还需要?
能源的补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车能够自己开到换电站去换电,能源布局的网络可能会发生变化。车也可以给电网补充能量。所以我觉得智能化从车本身,可以延展至多个层面,会带来人与车之间关系本质的变化,也会让城市整个设计都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投中信息陈颉:我再问一个问题,又是对我们电动车/新能源车的传统势力跟新势力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国内特别卷。
所以你们怎么看未来EV生产商之间胜出的关键因素?是差异化,还是在生产效率?比如说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应该是它全球工厂里面效率最高的,这次马斯克来中国还特别去了上海工厂,还是大大小小的创新,比如无人驾驶。
比亚迪刘学亮:我们觉得汽车经过100年的发展,接下来谁能存活下来?比亚迪也一直在思考,我们觉得有几个要素应该具备,首先要掌握核心的技术,不能单纯的采购零部件进行组装,特别在电动车产业,电池、电机、电控包括芯片,所有的这些核心技术,接下来对于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应该是一个必须的条件。
再就是一定要有战略决策,我们希望能看得远一些,就像刚才几位嘉宾讨论的,必须在每一个战略决策上要快,在中国电动车的产业发展当中,淘汰已经开始了,刚才主持人讲内卷很厉害,但是在淘汰赛开始的时候,汽车产业已经不存在大鱼吃小鱼了,接下来一定是吃快鱼吃慢鱼,所以拥有核心的技术、快速的决策,跟得上市场的起伏变化。
我觉得比亚迪依旧在危机当中,尽管我们已经做车做了20多年,其实每一天都当成做车的第一天,也是最后一天,未来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希望能够把现在的事情做扎实,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一道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普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现在的一点思考。
蔚来资本朱岩:我就快速补充一下,我觉得现在汽车行业确实在重构,现在真正能够存活下来、并成功胜出的企业,将是未来几十年汽车行业真正的领先者。在重构的过程当中,中国的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是确实竞争太激烈,大家都在拼命做最好的产品,但是同时也是最大的市场。这也给中国企业提供很多机会,所以我觉得以后汽车产业领先者非常有可能来自于中国。
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已经到了80%,这与以前非常不一样。以前中国虽然是大市场,但是很多都是外资品牌。我觉得上半场刚刚进行了一半,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我想真正能够胜出,一定要坚决的创新。蔚来每年有20%以上的收入占比会投到研发,(希望蔚来)能够在终局的时候有自己的位置。
投中信息陈颉:两位都把创新跟迭代速度作为一个最核心的能力。最后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问题,就放得更长远一些,如果以10年作为一个周期,未来10年,整个新能源会形成怎样的格局?整个社会是不是会形成一个大的网络?以及在新能源的网络当中,还有可能出现什么机会?
地上铁张海莹:我先讲一下,因为DST的模式主要是围绕着用户和客户服务,我认为未来十年在新能源的加速(的前提下),围绕着应用场景去切入,在每一个板块的细分场景,把新能源的效率和价值赋能给他们,然后跟能源通讯技术连接起来,我觉得能嵌入在大网络的生态里面,企业的生存力会最强,同时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保碧新能源李文轩:人类发展生产力和能源革命,我觉得新能源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快速发展。我们想象一下,未来如果所有的工商业都有了自己的新能源的发电侧,有自己的发电设施,所有的农村户用、城市户用,也都有自己的发电设施、储能设施,再往下,我们有集中式的发电,包括风电、氢能等,电网不断的建造基础设施,还有用电侧包括新能源车、路上跑的充电宝,还有数字化的实体,一定会促进形成一个好的网络。
之前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电力其实都比较偏向于计划经济的方式,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设施,然后根据每年用户的增长,用电的变化,定了一个从早晨到晚上不同电价的周期。
变化之后,其实电在每个时间节点上,都拥有了一个商品的特质,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都拥有一个价格,应该流向更加需要它的人,流向更加有效利用它的用户。所以我们理解在这样的网络当中,实际上就是把电用货币或者commodity的方式去定义,但同时会有更多的数字化参与其中,这是我理解的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
蔚来资本朱岩:我认为能源行业结构上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分布式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投资保碧新能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现在其实在很多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很多家庭已经能源独立了,屋顶太阳能、储能,然后开电动汽车,可能自己就把能源的小网络运行起来,甚至多的电还可以卖回到电网,在中国、在世界的其他国家(这个)现象也会发生。
如果国内所有的屋顶都铺上太阳能,或许能解决中国30%的用电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可再生能源也会在能源结构里形成高占比。现在太阳能才5%,到2030年这个比例可能会达到20%-30%,在更远的未来该比例会到50%。所以我非常看好分布式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大幅提升。
比亚迪刘学亮:我们还是充分倡议,如果没有试乘、试驾过电动车的,早一点开电动车,去寻找属于自己未来的十年发展。其实今天的综合碳排放,每个国家都把目标锁定在了30年到40年,个人感觉因为国家不同,可能会来得更快一些,我们不对未来做更多的预判,只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从今天开始体验电动车,体验新能源,这样的话就会迎接属于我们美好未来的十年,谢谢你们。
投中信息陈颉: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