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变成”饭黏子“罢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赫晋一 陈子儒,编辑:付晓玲,数据支持:洞见数据研究院,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年轻人们,似乎有点“不要命了”。
曾经奈雪、喜茶、乐乐茶(下称“奈雪们”)被称为“续命奶茶”,而现在好像没人喝了。
端午假期间,出游的人不少——官方数据显示,国内旅游1.06亿人,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以往这个时候游客们集结打卡、网红奶茶店捷报频传,但今年却静悄悄的。
而疫情放开、消费复苏的一季度,高端茶饮们的业绩也没有完全恢复:奈雪的茶同店销售额恢复到2019年的75%-95%;喜茶也差不多。
有不少人觉得这是环境不景气的锅,贫穷让大家“买不起”奈雪们了:荷包扁扁,舍不得花昂贵的20多块买杯饮料。
然而蹊跷的是,同为可选品类的水果,价格涨到了4年来的最高值,但消费却不减反增。
贵一点的可选消费品也表现不错,如丝芙兰,2022年销售额、利润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强劲一年”。
而更顶级的高奢品牌,也屡创好业绩:2022年,LV收入首次超过200亿;劳斯莱斯创下118年最高销售纪录,同比增长8%。
显然,穷不足以解释大家为何不消费“奶茶”了。
“喜茶门店更加属于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放松和社交才是喜茶空间的‘正经事’。”这是喜茶对自身定位的描述。
奈雪的茶更是强调“我们认为18-35岁的群体是非常有活力,以及追求品质的群体”,并致力于打造星巴克那样提供集休憩与社交于一体的“第三空间”。
说白了,高端茶饮一上来,主打的就是全方位“拿捏”年轻人的喜好。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这个群体规模庞大——据以往年度人口普查数据测算,18-35岁群体人数大概有3.6亿,且对新事物好奇,也愿意花钱。
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对此有生动演绎,父辈:什么矿泉水要2块钱?回家喝水;90、95后们:什么矿泉水要200块,买瓶尝尝。
“镰刀与韭菜”一相逢,奶茶的客单价在一夜之间跨入了30元时代,并成为年轻人的一种刚需——社交炫耀的资本:发布一杯手持新式茶饮的动态,就会有人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成为下一轮聊天的谈资。
而消费者追捧之下,市场看新式茶饮也是性感无比。可以看到,2018年之后,资本争先恐后加入。
2021年,喜茶完成D轮融资,估值从上一轮的160亿暴增至600亿。奈雪更是曾直言不缺钱,“去年(2021年)融资的两个亿资金都还没有用,我们并不是因为缺钱而上市。”
一边有源源不断的客流涌入,一边钞能力开道,各家跑马圈地不亦乐乎。
如下图,奈雪的茶截至2021年底,门店数量扩张到817家;喜茶2021年底超过850家。
但众所周知,在任何单一市场,树都不会长到天上。
一般来说,在某一市场上,渗透率一旦超过天花板的50%,接下来的增速大概率会显著放缓。
而可以看到,狂奔扩张之下,奈雪的茶渗透率已经从2019的19%,上涨到2021年的56%(数据或有偏差,但趋势是一定的)。
这意味着,到了2021年底身边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都喝过了自己的第一杯奈雪。更热门的喜茶也一样适用。
备注:以3.6亿的核心客群为新客天花板,累计首购杯量为已经获取的新客人数,粗略估算喜茶们在消费者中的渗透率。
跨过分水岭的奈雪们,考验时刻来临。
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大家对喜茶、奈雪的关注度就开始下降。同时可以看到,奈雪的茶季度活跃会员数量,也出现下滑。
面对这样的趋势,2022年初高端茶饮集体大降价,试图吸引新用户。
这确有“效果”。据虎嗅报道,有奈雪店长表示,在完成价格调整后,门店客流量一周之内上涨约20%。
反馈在数据上,套入前序测算,可以发现到2022年底,奈雪的茶渗透率已经达到80%以上。
显然,靠着便宜新品的刺激,渗透率增速更甚于上一年。
但这难掩“寅吃卯粮”的意味,毕竟降价促销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把品牌打折卖了,以低价加速消耗潜在新客户。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降价、扩张某种意义上影响了逼格(品牌势能)。
比如,豹变的访谈报道提到,有消费者表示,喜茶在北京只有三里屯一家店那会儿,中午排队买喜茶可以排两个小时,“现在谁还觉得喝喜茶、奈雪时尚啊,都变成常规牌子了。”
作为交叉验证,也可以看到,此前各种联名活动中,喜茶、奈雪的热度与联名品牌旗鼓相当,甚至略胜一筹。但近两年它们的热度,被联名品牌远远甩在了后面。
降格为“常规牌子”的奈雪们,逐渐不再是年轻人的社交“密码”。
以喜茶为例,Fendi联名款推出时,大家的内心OS普遍是,“以前买杯喜茶不得发个朋友圈,现在只有与Fendi联名的喜茶才值得被晒。”
与此同时,随着发展进入成熟期,新式茶饮越来越走向同质化,口味的新鲜感不再。
如有消费者谈到,“2017年第一次喝‘芝芝芒芒’,味道堪称‘惊艳’,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经常复购。现在将市面上所有奶茶品牌都算上,都难再现当时的惊艳。”
社交属性逐渐消退、带来的快乐也边际递减,老用户们的爱也很难维持。
以奈雪为例,2022上半年其复购率为33.6%,已经低于2021的35.3%;而在后续2022的财报中,则直接改变了披露口径,难以追踪对比。
总的来说,高端茶饮锚定的用户群体,差不多都喝过了,继续渗透空间不大;而社交属性减弱、新鲜感不再,复购积极性也被压制。奈雪们从白月光变成了“饭黏子”,逐渐被抛在脑后。
当然,企业们是不甘于如此沉寂的,它们似乎玩起了“黑红也是红”。
这边消费者刚骂完奈雪的茶拳头产品霸气系列,1000ml的饮品中有800ml的冰,拿人当傻子,喝了个寂寞。
那边又曝出,奈雪们“虚假降价”,欺骗大众。
以喜茶“多肉葡萄”为例,只是在28元、650ml标准杯之外,新增了定价19元、500ml标准杯的轻松系列,轻松系列若要升杯,最终价格仍是28元。奈雪的操作也大同小异。
之所以会这样的起因是,原有方式增长受阻,叠加消费者开始重新追求性价比——如奈雪2021年报里说道,“我们感受到消费者把手中的钱袋子握得更紧”。
高端茶饮们迎合消费需求,试图讲述一个新故事:将低价产品推广开来。
以喜茶为例,去年11月放开加盟,截止到今年3月,已开业的加盟店单店日销售额最高破6万元。
奈雪今年也雄心壮志,将新店计划从400家升级为600家,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加密布局;而有传闻,其也将开放加盟渠道。
如此降价大放送,不禁让人担心奈雪们会不会亏死?事实证明,这么想的都是多虑了。
奈雪在2022年报里提到:在毛利率不变的同时,新品价格带整体下移。今年5月交流纪要又表示:在门店层面,我们可以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
说白了,售价降了,原料也降了,甚至还能更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
而这样充满“算计”的迎合,显然很难俘获消费者。毕竟大家只是穷了,不是傻了。
可以看到,奈雪、喜茶转身投进的中端市场,特点是:各种品牌密布,但消费者没什么忠诚度——81%以上的消费者没有特别强烈的品牌偏好,很愿意尝试新品牌和新产品。
奈雪们也深知这一点,如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说过:消费者没必要对品牌忠诚,消费者朝三暮四这个市场才会进步,一个企业的经营本身就该奋斗到死。
在这样成熟的赛道里竞争,意味着价格和产品创新永不止步。
就价格来说,降价后的奈雪们略显尴尬:同样价格区间下,古茗、coco等其他品牌可以买到用料丰富的主推款;而相似款式的产品,其他品牌价格更低。
产品上新方面也面临挑战。据咖门报告,2022年上新产品最多的是乐乐茶、CoCo都可和沪上阿姨,一年上新约100款,上新速度堪比生产队的驴。
相比之下,奈雪的茶、喜茶产品更新,显得慢很多。
如此截然不同的对比体验下,消费者会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而这还只是一方面,更让奈雪们“挠头”的是,消费者口味偏好发生了改变。
之前,新式茶饮正是靠着鲜果茶+芝士奶盖、一杯奶茶+一只软欧包等,牢牢把握糖分+脂肪+咖啡因的超级组合,成为年轻人的宠儿。
甚至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观察到“有很多年轻人喝奶盖茶其实就是吃奶盖,吃完奶盖,茶就扔了”,在2015年专门成立了一个子品牌“台盖”。
但当下,消费者的口味发生180度大转弯。美团餐饮数据观的报告显示,茶饮市场负面评价中,“太甜”成为高频词汇之一。
可以看到,台盖收入逐渐下滑,即便后续调整了产品结构,也没止住下滑趋势。
这背后的原因是,疫情后大家更“惜命”了,拒绝“油腻”“高糖”,追求健康成为消费共识。
不过,年轻人永远是不一样的烟火,既追求健康,又嘴馋想“喝点带味儿”,这触发了新的趋势。
比如,自制奶茶成了一大热潮:原材料安全可靠、味道还能还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翻翻年轻人的聚集地小红书,上面自制饮品相关的笔记有187万+、自制奶茶相关有56万+。
也有一部分人,转向无糖茶饮。从健怡可乐到元气森林,推动了无糖饮料的高增速。
梳理下来就是,一头扎进中端市场的奈雪们,并没有讨到好处,还因年轻人佛系养生,被自制和无糖饮料“偷塔”。
当然,奈雪们已然捕捉了这一点——如奈雪2022年报电话会议提到“发现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需求趋势”,在跟进调整。
奈雪的茶引入了罗汉果糖等低糖替代品,推出龙井福鼎老白茶和荷花乌龙茶等多款纯茶产品,迎合口味清淡的需求。
喜茶去年五一的新茶饮消费观察报告显示,酷黑莓桑(水果茶)成为销量第一,超过芝士系列和奶茶系列。
“曾经的你,我高攀不起;现在的你,我爱搭不理。”完美诠释了消费者与奈雪们的“爱恨情仇”。
拿捏住90、95后的高端茶饮们,凭借着差异化的高品质、高逼格,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如今渗透率见顶,高傲不再。被迫降价杀入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后,反而失去优势,卷不赢,也躺不平。
说到底,新消费不过是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生意,之前奈雪们长在消费者的审美上,现在大家的心尖尖已经是雪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