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是客观看待评价。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摄图网
我常听人说,你要接纳自己,别那么较劲儿,学会和解。网上也有一大堆方法,教我们如何去做。
比如:
你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放下所有想要控制的欲望,接受那些不能控制的事实;主动调整期待,让想成为的那个“理想的自己”和现在这个“真实的自己”尽量一样。
或者,清楚能力在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在这基础上,去做认为有价值的事,培养一个好心态,寻找生活的意义。
说实话,这些我都试过,的确有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原来状态中。
就像:
在公司,我知道某件事不擅长,也能接受“不擅长”,问题在于,我并不能告诉老板“我不行”。所以,我接受不擅长还得去做的行为,不成了“自我PUA”?
难道自己接纳方法用错了?后来,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与其寻找怎么做,不如搞懂,为什么接纳很难?
第一个,基础信念在影响
先了解一个词,原生信念(core beliefs)。它是什么呢?
按照定义来说,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或事情坚信不移的态度与状态。
我个人把它解释成,一个人遇到某件事,内心直接反应出来的看法。其实,原生很难被改变。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的大脑中包括delta、theta、alpha等各种电波;delta脑波主要在深度睡眠、无意识状态下出现,theta脑波则和轻度睡眠以及高度的想象力状态相关联,而alpha脑波,一般在放松、冥想或进行有意识思考时更活跃。
但是,从出生到六岁,儿童主要在delta和theta脑波的主导下运行,12岁时,大脑才开始更多使用alpha脑波。
也就是说,生命早期,我们主要根据父母的行为模式来应对生活,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塑造了自我认知的身份。
这些观念,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形成,像种子一样深植于意识中,形成了原生信念(core beliefs);这就是耶稣基督曾说过的:“让我抚养一个孩子直到六岁,他会一辈子效忠于教堂”的原因。
比如:
我们已经记不清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妈妈常常冷淡,爸爸总是不在身边,要么,他们压力太大,经常对我们大发雷霆等。
也许,因为他们自己从小就没得到过爱,所以,不知道怎么爱我们,这些事情看似和自己没关系,但却影响了我们对各种事情的理解。
大部分人,那个年纪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信以为真的把这些经历,当做故事,写进自己的人生;开始带着有色眼镜,以这些信念去解读周围的事件和人们的话语,甚至,还会通过对各种情境的反应,来证明这些信念的真实性。
比如:
有的人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离异,过程中,不断看到父母的不和,争吵,那他可能就不得不不接受一个痛苦的事实:那些最亲近、最应该信任的人,也会背叛他和伤害他。
这种情况下,大脑会形成一种原生信念,“我无法轻易信念别人、靠人不如靠自己”。长大后,这种原生信念会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当工作中遇到新同事,他可能会有所保留,不愿意轻易地信任他们,即使这些新同事对他非常友好,他仍然会在心里设立一个防线。
投入感情时,也不敢全身心投入,会对恋人持有怀疑态度,总在心里保持一种警惕,害怕再次受到背叛。
或者:
有些人从小成绩就不怎么好,加上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他们在持续的“负面评价”中长大,无法形成对自己的积极认同。
当孩子进入学校,每次考试面临的压力和恐惧可能会因为他们的自我怀疑,而变得更加严重。
虽然他们为了学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努力,但,过度的关注错误和忽视自己的进步,使得负面的原生信念更加深入心中,让他们总是在负面情绪中挣扎。
这种信念也会跟随进入职场,影响工作表现。如,当接到一个新项目,可能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而感到紧张和焦虑,即便,实际上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任务。
此方面,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
所以,尽管你有意识改变行为,原生信念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自己。想想看,你有哪些残缺的部分?不过,你可能意识不到,但它已经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第二个,没有健全的人格
一个健康人格,基本上是「自在的自我」。这个“自在”,像一个中间地带,你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强行装腔作势,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也不会觉得高人一等,既不躲避问题,也不会特别去讨好别人。
在这样的个性中,你会觉得最舒服。
但是,我们很难用直接定义,去描绘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只能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不健康人格,本质是“被扭曲、破碎”的自我,它到底什么样呢?
心理学中把它们统称为偏执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边缘性人格等等,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一共有11种,你可能就是其中任意一种。
那么,这种人格偏执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我们面对所有的外来攻击,都是毫无防备的。当你接受不了某件事,自己就会感到不舒服,然后,信念就会做些微调,去适应现实的环境。
举个例子:
你在街上,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说,你真没用,赶紧滚开,别在我眼前烦。这个小孩子听了心里肯定不好受,他的委屈、尴尬、愤怒都会被激发出来。
这些攻击像子弹一样一直在他的心里转,撕裂他的心理,导致暂时性「自我破裂」。
如果这些“子弹”没有被取出(也就是说他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自我破裂”的感觉就会一直持续;下次,为了避免再次被外界攻击,他就会马上调整自己的信念,最后,他的信念就像指南针,会因外力的作用,向左向右偏离正道。
问题就在这,我们的心理习惯力很大,你习惯了从左边拉他,往往就会一直拉,拉过了中线也不放手,等你反应过来才发现,他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成了你的个性。
这就像:
你不想下次被欺负,可能选择去讨好别人,让他们开心。
这种讨好别人,是为了避免别人可能对你的攻击,当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你就成了讨好型人格。
你担心自己的不满情绪一旦释放出来,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你总是把它压在心里,外表看起来笑嘻嘻,但内心其实是满肚子的牢骚;这种方式一旦变成固定模式,你就变成了一个被动攻击性人格。
甚至,你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很想被别人看到,被别人认可,于是,你就故意做出一些夸张的行为,来引人注意,这种方式一旦变成固定模式,变成一个表演性人格。
认知心理学,针对于轻微抑郁给出的药方就是这样,你缺少价值感,让慢慢让你培养价值感;你回避关系因为恐惧,就教你慢慢建立关系,直到你意识到,一切没有那么可怕......
但整体解决方案的结论,往往不会直接说出来,大多数人只会把它的部分逻辑讲清楚,把它打包成一个糖果,然后让病人吃下去。
所以,无法接纳的本质是信念的扭曲,因为我们受到了外界的攻击,被别人贴上各种标签等行为,带来不平衡感,回弹了回来。
这种不平衡拉不回来,焦虑、郁闷等特征就开始出现。明白这些,你就会深刻地理解,每个人都存在各种各样特性,并不是只有一种情况在我们身上发生。
该如何找到中间平衡感呢?我索性把它定义成「正常人」来理解。
什么是正常人?
当别人问“我正常吗“,他们口中的正常一般有两种:其一,和他人一致,其二,功能良好。"(Gottlieb, 2017; Kramer, 2009)"
第一种“和他人一致”,说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情绪、特质等是不是典型的、常见的、符合社会期望的。
如果一个人行为和大家不一样,那可能就会被认为“不正常”;之所以追求和他人一致,背后代表对归属的需求。
我们都怕被大家抛弃,希望通过做跟大家一样的事情来确保自己被接纳。这种对归属感的需求来源久远,根植在身份认同中,在古代,如果祖先被群体排斥、放逐,结果可能会是致命的。
因此,一旦我们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开始焦虑,会开始担心,“会不会别人不再接纳我了?”
举例来说:
工作中,大家都喜欢每天早晨开个小会,分享一下昨天完成的工作和今天计划,而你却觉得会议,只会浪费时间。
这种情况下,你的行为与团队行为不一致,大家会认为你不合群、不正常,慢慢你就会被边缘化。
我们都希望在生活中能够顺利应对各种挑战,如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这是所谓的第二种“功能良好”。“功能良好”的定义,要求行为、思想、情绪和特质都要能帮助自己顺利应对生活。
如果某个人某种行为、特质影响了他应对生活的能力,那么,很可能被认为“不正常”。而这种追求“正常”的背后,是对成功的强烈渴望。
毕竟不正常的行为、情绪,会阻碍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所以,我们在尽可能地保证行为和情绪“正常”,以求能够顺利取得成功。
举例来说:
如果经常感到焦虑,这可能会影响专心工作;如果经常感到抑郁,可能意味着我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这些会成为实现目标的阻碍,也会被别人笑话。
遇到此类情况,不正常的人会想,“我只要行为、言行举止跟正常人表现的一样”,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这样做,可能吗?
并不能解决问题。不管是假装跟别人一样,或强迫自己变得“完美无瑕”,这都让我们远离真实的自我,无法获得真实感带来的幸福;要真正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学会接纳(acceptance)。
接纳指人们在理解自身或他人优点、缺点前提下,依然对整体感到满意。简单地说,就是“尽管我与众不同,有缺陷,但我依然认可自己”。
在我看来,接纳被外界弄复杂的原因在于“按照不同类型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区分,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人格,甚至说,有时你兼并几个人格特质,也不好去定义自己。
所以,按照那些方法很难行得通,或者“完全匹配”,怎么办呢?我们不妨简单点,把接纳分为:
自己的接纳
外界的接纳
前者就好理解了。它无关评价、无关对错、客观发生且无法更改,你需要面对的事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自我。此外,最真实的我,意味着这些经历会带来一些经验,我要对经验持开放的态度,这很重要。
比如:
昨天吃个肉包子,我虽然不否认这一点,但吃完觉得不舒服,当场吐了。第二天我想到那段经验,但在某一天,我想吃肉包时,我愿意对原有的经验进行调整。
这就是最本质的我、去社会化后的我,依靠最存粹且依据经验,做出的判断,而非意味尝试接纳原本那个充满杂志有色眼光的我。
后者什么意思呢?社会、他人或团队的认同和感受。作为普通人,我们很少概率能上升到社会层面,充其量在他人、团队二者上涉及比较多。
比如:
一个人刚从学校步入工作环境,它可能需要调整沟通的方法、以及兴趣和爱好,以适应公司组织文化,和大家保持紧密相处。
所以,外界接纳是动态的,它包括多重眼光所在,行为只要不是特别「另类」,一般都会被大家认可。不过,很多人的拧巴,是太特别在乎外界评价,自己又不想违背内心,才出现的。
如何有效的调整?我经过实践,认为三个办法非常有效:
1)给自己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呢?警觉那些突然不舒服的事是什么?这件事是不是让你的信念发生了动摇,是不是让你往某些人格特质偏离?甚至导致无法知行合一,给自己加上了伪装成份。
就像:你喜欢古典音乐,你的朋友都是摇滚狂热爱好者,他们对古典并不感兴趣,甚至嘲笑古典死板,你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信念动摇。
你会质疑,是否继续喜欢古典音乐,或者为了朋友友谊,在大家面前装出很喜欢”摇滚“的样子;此类相似情况在公司蛮多,就像那些附和别人的人一样。
我们可以选择“伪装”,也可以“直接表达出想法”,两者用哪种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你的伪装为了在集体中某发展、利益,那也没有错,毕竟世界是灰色的,它是一种生存策略;如果为了朋友之间友谊,可以选择坦然表达。
2)看具体而非整体
我们常常通过行为评估自己,认为行为若接近目标就是好的,如若远离目标就是坏的。实际上,目标完全是主观定义的,会随着时间、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如果目标是取得好成绩,那么,努力学习就成为好现象;而那些让你远离这个目标的行为,如打游戏,就会被视为坏的。
但是,如果目标变成“成为游戏大师”,情况就完全不同;这时,打游戏就可能会被看作是好行为,因为它更接近目标。
所以,关键问题是,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具体的行为,就对自我做出全盘评价;我们应该针对“我做了什么”,来调整行为,而不是基于行为,来评价自己的“整体价值”。
3)不断的微调系统
一个好的系统就像一个舞者,不仅步伐整齐,而且还能灵活应对变化,这就是它的美。这样的系统在结构上既有序又丰富多样,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同时保持内部的稳定。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样的美体现在思想、情绪、行为的和谐统一,以及内心深处对真实、善良和美好的追求。
但是,当大脑接收到各种信息出现冲突,失衡时,心理系统可能就会变得不稳定,进而产生焦虑、压力或疲惫等问题。
为了恢复这种平衡,我们需要反思并改变行为,使之重新与价值观相一致;从给自己一个信号,到产生行为,再到达成我们的整体价值,整个过程都需要寻找和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的进化,或许用「弹性自省、自我迭代、良性闭环」三个词来形容,最佳不过。
总的来说:
接纳,是客观看待评价。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中说的那样,假设我做不到诚实的“做自己”,但我可以尽量,不对自己撒谎,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