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后视镜该“退休”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电通车(ID:dianchetong233),作者:茶督掌柜,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又轮到小通“暴力输出”的时间了。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值得吐槽的点已经不多了,很多颠覆传统汽车的功能已经做得更加成熟,逐渐远离“中看不中用”,体验已经比以前高了几个层次。汽车上的旧事物不断被新事物取代,除了目前的划屏换挡、半幅方向盘乍一看还有些许“无脑”以外,其它的完成度已经足够高了。
我们写吐槽内容的初衷嘛,不过是为了提醒大家关于汽车上的一些槽点与安全使用的规范。如果汽车没有东西给我们吐槽了,说明这是一个行业向好的信号。
啊对了,那些电吸门夹手的、门把割手的还是要多注意一些,我们对产品的要求还是不能太低了。
正当小通还在苦恼汽车还有什么值得吐槽的设计时,无意中翻到了一条微博。
博主表示大雨天开车时,后视镜基本被雨水覆盖,看不清后方的情况,隔空呼叫厂商尽快普及流媒体后视镜。
(图片来自微博)
所以说环境能够让你看清一项功能的好坏,比如人们终于想起了在全景天幕下被烈日支配的日子,并且纷纷发到网上吐槽。现在,他们又在台风泰利的“教育”下,认识到了传统后视镜的弊端。
小通也想起来雨天开车的体验,整个人跟“瞎子”一样,完全不能指望靠各种后视镜判断路况,除了打开雾灯和远光灯,并降低车速以外,一切只能交给运气。
只能说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流媒体后视镜已经可以合法上路,后续肯定有越来越多车型会实装。
汽车领域的新旧冲突相比其它产品要大不少,因为每一次改动都是对现有使用习惯的颠覆。
这也是为啥大家对于新事物都比较抗拒,说白了就是习惯了,换了新功能又得重新适应和学习,这搁谁都不爽。就比如车企取消物理按键做大屏幕这件事,小通说了不知道多少遍,至今仍然有许多小伙伴希望能够多给点物理键。
小通也是这么想的,行车的过程中,总得有几个可以盲操的按键才能够放心。只是大屏幕已经是车企们的共识了,连一些长辈也感叹跟不上时代,换车也得多学学习。
来到了流媒体后视镜上,大家还会有那么大意见吗?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为了观察路况,大家可能都巴不得后视镜消失,两个巨大的坨坨装在门框上,活脱脱像汽车的两只“小耳朵”。至少从审美上,光学后视镜破坏了一款车的一体感。
但后视镜不得不用又是事实,大家心照不宣嘛。
你看看特斯拉Cybertruck曝光的时候,外观设计极为科幻,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是一款要拿出来卖的车。好好的科幻设计,硬是被量产版的后视镜给破坏了,瞬间掉价了不少。
没办法,量产车还是得上路的,理解万岁!
回到令人头疼的使用场景上来,别看光学后视镜“风平浪静”十分靠谱,一旦跟水沾边,麻烦可就太大了。
相信考车牌的小伙伴,最不喜欢碰到下雨天,雨水冲刷后视镜和车窗玻璃后,无法判断准确的点位与参考物,很容易导致挂科。小通的几个朋友曾经也找来抱怨,考科二刚好碰上下雨,点位和参考线全看不清楚,直接挂科了。
这一点在科目二上体现的尤为极致......没有人会喜欢雨天考试的。
来到现实路况,被雨水冲刷的后视镜则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2022年10月,南京江宁的吴某下班驾车途中遇到下雨天,导致汽车前挡风玻璃和两侧后视镜均起雾。但当时他觉得问题不大,于是继续驾驶。
粗心大意酿成大错,在他通过弯道时,因为视线被雾气影响,没法及时发现对向车辆,导致了两车相撞。好在,这起事故没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也为雨天行车的危险性做了证明,雨天行驶降低车速拉开车距,把远光灯和雾光灯都打开,提醒周围的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尽管驾驶员粗心驾驶是导致事故的主因,但模糊的后视镜也要背上一定的责任,后视镜的存在本该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如果它在安全领域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那么就意味着需要新的形式加以取代了。
正所谓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平时为了安全而设置的后视镜,反倒有一天还坑了车主,也难怪那位博主隔空对着流媒体后视镜“打Call”了。
话说回来,相关政策已经允许流媒体后视镜上路了,车企想要跟进也就可以预料了。
事实上,传统后视镜出现这么多年,成熟度已经高得无法更高了,加之车企已经很难再这种固化了几十年的硬件上玩出什么花,车距预警和后视镜加热,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创新点”。再厉害的材料也无法100%避免后视镜容易附着雨水、无法压制后方远光灯的问题。
遇到下雨这种情况,你可以说贴各种疏水膜确保后视镜的视野在雨中是尽可能清晰的。小通只能说这是一种缓解的方案,疏水膜用久了也得换,换多了用户自己肯定也会烦。
另一个问题是,新能源车时代,厂商对降低能耗的需求几位迫切,把不少功夫用在了气动外形身上,比如隐藏式门把之类的一系列隐藏设计,都是为了降低风阻而生。
同样的,传统的后视镜过于影响风阻,无奈一直没办法过分缩小体积,做得太小同样会影响视野。
所以吧,天下苦后视镜久矣,只是出于安全起见和相关政策问题,完全取消是不可能的。
流媒体后视镜就不一样了,体积仅有摄像头一般大小,视野又可以做得比光学后视镜更大。除了清晰度或许无法跟传统反光镜相比、成像有一定的延迟外,几乎找不到太多缺陷。
至于“死机”之类的情况,小通认为既然政策允许流媒体后视镜上路,那么在故障率这方面一定是有相应的要求,我们或许不用太过担心。
通过适当的遮蔽设计,流媒体后视镜不会受大雨环境影响,预览画面的屏幕还能做进车内,方便司机观察,并且还能通过计算平台的算力,对后方的远光灯进行一定的“高光压制”,又或者是准确识别周围环境,论智能化肯定远胜于传统后视镜。
当然,风阻这个问题也很好地被解决了。只是现阶段可能还存在一些诸如成本、软件优化方面的问题,这又得需要厂商花几年攻克了。
要说车机取代按键,小通可能不太乐意,但流媒体后视镜取代传统后视镜,我不敢保证大家都双手赞成,至少自己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