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的火车头——自动驾驶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近日,行业传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将离职并加入英伟达,36氪从多位行业人士处确认了这一消息。吴新宙是智驾行业的泰斗人物,也被认为是小鹏汽车智能驾驶的灵魂角色,而英伟达是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巨擘。这场人事变动,震动了整个智驾圈。
据36氪了解,目前,吴新宙还是在职状态,有小鹏汽车人士表示,“吴新宙早上还在内部开会。”但其在近期离开似乎已经确定,甚至有英伟达方面人士透露,“最快可能在近一两个月入职,这已经是行业半公开的秘密。”
小鹏多位自动驾驶业务线人员也向36氪表示,吴的离开已经比较明确。而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有意向物色合适的接班人选,甚至接触过一些自动驾驶明星公司联合创始人。
此外,据36氪了解,除了吴新宙离开,7月末小鹏汽车另一名智驾骨干——自动驾驶AI负责人刘兰个川也已离职,其不久前才代表小鹏汽车参加了2023年全球顶级计算机视觉会议CVPR会议并发表演讲。
针对上述信息,36氪向小鹏汽车和吴新宙本人都发去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据36氪了解,因合作关系,吴新宙和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交往颇多,据北美员工讲述,吴新宙经常会在内部会议上透露和黄仁勋的一些会面内容。
有传闻称,吴新宙加入英伟达后,将任全球副总裁,向黄仁勋汇报。针对此消息,有英伟达人士向36氪分析,如果吴出任全球副总裁职务,在英伟达的级别并不算高,够不上向黄仁勋汇报,上面还有高级副总裁Dwight。
因此,如果吴新宙向黄仁勋汇报,那职级更可能是高级副总裁,可以统管智驾软硬件板块,这也意味着英伟达的智驾大业务,包括智驾芯片、软件算法、自动驾驶,未来的中央计算等会面临重整。
“这应该是老黄(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给自动驾驶软件业务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再搞不好,就会shutdown。”有英伟达人士向36氪分析。
实际上,吴新宙的离开不算意外。小鹏汽车的智驾团队从年初开始就处于小幅动荡状态,数十名中层员工已经离开,分别加入大卓科技、轻舟智行等行业公司,“每家公司都接收了10-20个小鹏工程师。”消息人士说道。
而小鹏北美团队也有多名中高层离开,甚至已有部分员工加入到英伟达公司。
分别有在职和离职人士向36氪分析,研发团队调整,可能和“铁娘子”王凤英加入后推行的经营策略有一定关系,“王来了以后,要求降本增效,严控研发预算,智驾团队就很难受,吴新宙曾有些怨言。”
此外,叠加地缘关系复杂化,小鹏汽车也有意收缩吴新宙驻扎的北美研发团队,将战略重心向国内转移。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底开始,小鹏北美团队的招人名额已经开始被限制,而想拿到预算也变得困难,有工程师甚至自己带计算资源做开发。
小鹏智驾的灵魂人物
吴新宙是小鹏打造“智能驾驶”标签的灵魂人物。其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吴新宙曾在芯片公司高通工作十余年,主导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自2019年3月加入小鹏汽车,吴新宙全面主导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路径与落地,搭建了智驾核心团队与架构。
在职期间,吴新宙将其过往积累的工程化能力全方位落地,不仅带领团队基于英伟达Xavier芯片30 TOPS算力平台推出了高速NGP功能,更是于2021年将小鹏汽车的感知算法模块推倒重来,引入transformer+BEV等感知新技术,全面学习特斯拉的技术路径。
但一路以来,小鹏汽车智驾团队的包袱并不算轻。为尽快落地,小鹏比同行多使用了更早一代的英伟达Xavier芯片,这也导致了小鹏G3、P5、P7、G9等多款车型的智驾硬件均不一致,为后期的功能更新与数据驱动都带来了挑战。
即便如此,小鹏还能相对保持智驾头部公司的能力已相当不易。有小鹏汽车人士向36氪表示,未来小鹏还更加彻底地学习特斯拉的路径,小鹏下一代车型已经在考虑砍掉激光雷达。
不过,小鹏智能驾驶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今年以来,华为、理想等企业纷纷宣布其在城市NOA领域的快速进展,并将城市NOA的开城数字分别提到了45城和100城。而小鹏的目标是今年开通50座城市,内部人士称,这个数字还有可能被提高。
近段时间,吴新宙都在广州和北京来回跑,“开城的压力很大。”
不过,也有小鹏汽车人士向36氪表示,小鹏的自动驾驶大框架已经搭建成熟,更多是后续的工程落地工作,“吴新宙在不在,短期影响不会那么明显。”
吴新宙:精英形象、东方内核
帮助小鹏汽车在行业树立起智驾标杆,吴新宙功不可没。
小鹏多位在职和离职工程师向36氪评价,吴新宙留给人的最大印象是“反差”:海外精英、长相斯文,但行事相当果断,十足的“东方式”管理风格。
据了解,吴新宙在高通之前,曾于三星任职,后者同样是家亚洲公司。有小鹏离职高层向36氪回忆,吴新宙加入小鹏后第一次回国就任,聚餐期间,挨个敬酒,干脆利索,“和他的精英形象相差很大”。
而吴新宙的管理风格,也十分凶悍,有员工用“压力测试”来形容,“今天你在外地,说明天到广州总部开会,就必须得到”。
“你觉得他从美国大公司出来,是海外精英,不了解中国公司,但实际上,参与内部人事权力角逐,丝毫不落下风。”
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一度结构复杂,1号位此前是前特斯拉高管谷俊丽,吴新宙加入后,与谷俊丽一度同时担任智驾副总裁职务,而国内的智驾团队也需要整合融入。如今,谷俊丽和曾担任广州智驾系统总监的肖志光都已经在历次架构调整中,离开小鹏,吴新宙最终成为小鹏汽车智驾实权掌舵人。
“落地”同样是吴新宙的主标签。小鹏人士评价,吴可以能接触到底层任何人,层级完全挡不住他,“只要他关注,天天跟底层的人开会。”
小鹏人士的一个共识是,这种“强悍”的融入式管理风格,才是吴新宙在一团乱麻的背景下,将小鹏汽车高阶智驾推向量产的关键。
而接下来,吴新宙显然将进入一家不再有太多东风色彩的科技巨头,开始新征程。
再一次,从0到1
近日,英伟达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是另一个芯片巨头英特尔市值的八倍。黄仁勋甚至表示,英伟达是AI浪潮得以成型和推进的原因。
但AI浪潮下,英伟达在汽车AI芯片与软件领域的表现还不如人意。
在高阶智驾芯片领域,英伟达的统治力毋庸置疑,但事实上,能够真正将其智驾芯片能力发挥效果的,当前只有头部蔚小理等玩家。英伟达高端智驾芯片实际出货量并不大,实际营收也不高。今年2月1日-4月30日,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和软件收入为2.96亿美元,在其71.92亿美元的总营收面前,存在感并不高。
然而对手已经从四面八方而来。比如对手之一高通正在从座舱领域切入,侵蚀自动驾驶芯片市场。
更大的危机在于,智驾软硬件一体化趋势中,英伟达缺失的软件服务环节。
国内芯片公司地平线就是现成的案例。地平线用低算力芯片、随叫随到的售后服务,笼络住部分车企心理。在车企今年广泛寻求性价比、国产替代的背景下,英伟达的市场焦虑真切存在。同时,地平线还在着手预研更大算力的智驾芯片J6与城市NOA算法,与英伟达高端芯片抗衡。
地平线不是孤例。近日据36氪报道,国内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公司Momenta也在筹备进入智驾芯片赛道,并且为此挖来了OPPO旗下芯片公司前哲库近十名高管,目标就是寻求耦合度更高的智驾软硬件一体方案。
不管是芯片公司地平线,还是软件公司Momenta,都在朝着软硬件一体的方向靠拢。行业极度内卷下,软硬件全家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这批智驾创业者在浪潮中的话语权与存活率。
这或许也是英伟达想将自动驾驶软件技术握在手中的原因。如果吴新宙加盟,英伟达能更准确地捕捉车企在高阶智驾领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其在小鹏积累的智驾软件工程化实战经验标准化、提炼出来开放给更多车企,抓取更多市场份额。
但当下英伟达的智驾生态,几乎与吴新宙2019年加盟小鹏汽车时差不多:目标远大,但仍需从头开始。从0-1,是AI芯片巨头也逃不过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