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清盘了一只中国基金。
9月5日,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旗下产品贝莱德全球基金(BGF)在股东信中宣布,将于11月7日关闭子基金中国灵活股票基金(BGF 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
贝莱德表示,此次清盘是日常基金管理操作,贝莱德会定期对旗下产品做出评估,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由于中国灵活股票基金(China Flexible Equity Fund)目前的管理规模较小,经充分考虑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后,贝莱德对该基金做出了清盘的决定。
当然我认为这只是一种体面的说法,按照私募股票型基金的通例,小盘子的基金更容易“出业绩”,细数国内从“黑马”干到百亿规模的二级私募,除了“公转私”的明星基金经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从数亿乃至数千万的小盘基金干起。
因此更为现实的解读应该是,投资者的利益这边已经无力回天了,“较小的管理规模”收取的管理费也无法覆盖基金的运营成本,而且出于各种原因,再募基金难度也更大了,因此不如清盘了事。
细数贝莱德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基本只专注一件事:炒股,但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作为国内首家外资100%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旗下12只基金无一幸免净值全部下跌,跌幅最高超过30%。
似乎没人能在A股全身而退,哪怕是管理9万亿美元资产的贝莱德。
不过与糟糕的中国基金表现相反,无论是贝莱德公募或是全球基金,似乎都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的后续表现,据外媒报道,贝莱德从今年2月份之后陆续增持中国股票,理由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固,而市场的跌幅显然已经超出理性范围。
就在7月下旬,贝莱德发布了2023年下半年投资展望,其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表示,虽然目前复苏进展偏弱,但在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下,看好中国企业实现双位数的盈利增长,并且不少板块的估值已经超跌,相当具有吸引力。高增速加上低估值,在全球市场中依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也不止贝莱德,其他进入中国的资管巨头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加注中国市场,今年以来,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等纷纷增资,也有不少外资机构通过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新进中国市场。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A股啥时候涨?
清盘是常规操作,下半年依旧好看中国
本次贝莱德清盘的中国灵活股票基金是一只离岸基金。
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10月31日,是贝莱德全球基金(BGF)的一只子基金,投资者绝大多数来自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EMEA)。贝莱德全球基金(BGF)是一家开放式投资公司,在卢森堡注册成立,其注册地监管机构为卢森堡金融业监管委员会(CSSF)。
贝莱德中国灵活股票基金,超7成用于投资中国公司股票。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灵活股票基金承诺将其至少70%的总资产投资于总部设于中国或在中国从事大部分业务的公司的股票,该基金的仓位会在在岸市场(中国A股)和离岸市场(包括但不限于H股、P筹股、红筹股及美国预托证券(ADR))之间进行灵活配置。
基金持仓覆盖多个行业。贝莱德中国灵活股票基金近期发布的7月月报显示,该基金81.41%的仓位投向了中国公司,仓位配置涵盖非必需消费品、通讯、工业、金融等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网易、中国平安、纬颖科技、国电南瑞、海尔智家、宁波银行。
近年来,贝莱德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投资表现始终差强人意。高管离职、业绩亏损、投资者吐槽不断。对于此次关闭了一只中国基金,有市场观点认为,贝莱德迫于监管压力决定撤出中国市场,而关闭小型中国基金可以降低监管风险。对于这一说法,贝莱德对媒体表示,关于贝莱德从中国撤资的报道不实,贝莱德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保持不变。
至于本次清盘,属于日常基金管理操作。未来,贝莱德基金下半年对中国市场的态度较为积极。贝莱德基金认为,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或峰回路转,股市大概率迎来向上修复。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在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就业市场和居民收入有望逐步复苏,整体复苏或好于上半年。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认为,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视角来看,中概资产盈利增速高、估值低,相较其他经济体具备相对优势和吸引力,贝莱德基金对其保持超配的观点。
12只基金无一幸免,跌幅最高超过30%
贝莱德基金,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因为不光是清盘的这只离岸基金,贝莱德的公募基金表现同样差强人意。
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自2021年6月11日获得业务许可证后,一直备受瞩目。遥想当初,贝莱德开始募资在中国的第一只外资公募基金时,规模便达到了66.81亿元。
然而,公司业绩表现却差点意思。无论是新近成立的基金还是成立已久的产品,都未能实现预期收益。
贝莱德在中国12只基金无一幸免,首期产品跌幅最高超过30%。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2023年5月31日,贝莱德基金旗下管理着12只公募产品,其中包括4只债券型基金和8只混合偏股型基金。这12只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全部下跌,4只基金产品净值跌幅超过25%,其中首只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份额和C份额净值跌幅都超过了30%。
如此大规模亏损,投资者自然坐不住了。公募基金的募资渠道主要是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私人银行等第三方渠道,而对贝莱德有品牌认知的投资者,多以大散户、高净值人群居多,这些投资者一开始冲着贝莱德的品牌买入基金,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名气和业绩对不上号,自然会心生不满。
连宽基指数都跑不过,也难怪不少投资者吐槽基金经理和贝莱德基金,“跌30%,真不如散户了……贝莱德是外资知名企业,本以为基金经理能力很强,现在看来也就那样。”
首期产品业绩表现不佳,直接影响之后募资。自此之后,贝莱德基金发行的几只偏股型基金募资规模都在5亿元左右,再也没有超过10亿。比如,贝莱德基金旗下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基金在成立初期只募集到了5.73亿元的资金,而贝莱德浦悦丰利一年持有期混合债券型基金在创立之初也仅吸引到了2.7亿元的资金。
贝莱德“外资光环”不再,投资者好像对贝莱德基金失去了信心,这对于贝莱德管理层面临不小压力。今年6月,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宣布离职。汤晓东在金融领域经历丰富,曾先后在摩根大通、荷兰银行、苏皇银行、证监会任职。2019年进入贝莱德,开始负责中国区业务。任职期间,贝莱德成为国内首家展业的外商独资公募,对中国公募行业的意义重大。
对于中国区负责人的离职,贝莱德称汤晓东的离任系个人决定,贝莱德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变。离职后的汤晓东,很快于今年7月入职对冲基金Citadel,负责中国业务。
“A股水土不服”
简单总结,贝莱德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基金成立时间基本都在A股高点的2021年底,贝莱德和许多公募基金一样,选择在牛市发行基金,虽然这样对于募资来说较为容易,但很难为基民创造绝对收益。
其次,重仓的股票表现不好。贝莱德在中国公募基金业务的投资方法,延续了其一贯的投资风格:押注白马,均衡配置。问题是,在牛市接近顶部时重仓白马股,意味着需要花很长时间来消化白马股本身的泡沫,比如贝莱德基金持仓的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招商银行近些年来基本处于横盘微跌的状态,也成为基金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
第三,团队从业时间平均不长,缺乏对A股的投资经验。管理贝莱德中国新视野的基金经理单秀丽,其职业履历以外资企业为主,可能存在着“外来的和尚不会念经”的问题。
之后,贝莱德引入了银河基金的神玉飞执掌贝莱德行业优选基金。尽管神玉飞在银河基金任职期间,管理的银河智联主题基金6.3年取得了137.08%的回报,年化回报达14.86%,但其均衡布局的投资风格,并没有给贝莱德带来出色的业绩。
贝莱德并非个例
贝莱德在中国A股的“水土不服”并非个例,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Vanguard(先锋领航)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创立的Vanguard(先锋领航),管理资产规模出超过8万亿美元,今年3月被国内外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或将全面退出在中国的剩余业务。
按照彭博、路透最新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Vanguard 已向当地政府告知其有意关闭上海分支。同时,与此前财新的报道一致,Vanguard 亦计划从与蚂蚁合资的“先锋领航投顾”中退出。随后,先锋回应报道不实。
事实上,Vanguard在进入中国市场九年来,一直处于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的过程中。而在2021年3月,Vanguard突然决定暂停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并裁掉其上海办公室一半的员工。这一决定,显然让Vanguard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
Vanguard相比其它国际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较晚入局中国市场,面临挑战和困难重重。例如,在中国市场,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管审批,才能够开展公募基金等业务。此外,中国市场的投资环境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投资渠道繁杂等等。
Vanguard在国外的股权体系,无法复制到国内,低费率的优势没办法体现;而如果在国内发行基金,要考虑传统的代销模式,这又与Vanguard 低成本投资的价值观相悖。
这些挑战,都让Vanguard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
不过这些外来和尚是不是真的水土不服,不适应的是A股还是自身的管理结构,或是上述分析的原因,恐怕只有他们自己体会最深了。
暂代董事长的贝莱德基金总经理张弛曾表示,贝莱德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5年前收购中银基金股权,并且其全球发行的多只基金都有投资A股、中概股和债券市场,管理团队也都是来自本土,“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所以你瞧,投资时间不短,经验有了,“人”的问题似乎也没有这么大,但就是跑不赢指数,那么主动管理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也许有人会说投基金就要秉承“长期主义”,君不见无论是美股、港股甚至是A股,优质股票数十年间的绝对收益会远远跑赢指数。
道理我都懂,但问题是大多数基民的“购基”参考也只有历史业绩而已,就算市场整体表现不好,但这些“外来和尚”的渠道优势又很难比肩本土基金,一位基金经理曾对我表示,做公募,“规模上不去一切都白搭”,要是A股的风水再不转到贝莱德的持仓这边,恐怕再想有起色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