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阿里启动1+6+N组织变革,在股东信中,张勇称将卸任阿里集团董事长与CEO,转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然而不过数月有余,逍遥子连阿里云这个摊子也放下了,喜提阿里史上第一个“功勋阿里人”的荣誉称号,彻底逍遥,转做投资。
做投资,总归比掌管一家十几万人的企业要逍遥一些。做企业对老板、股东、员工、客户以及所有人负责,而做投资,大概只需要对钱负责就可以了,考虑到张勇财务出身,再合适不过了,算账这种本事,一旦抓起来,一辈子不会丢。
这话一定有人反对。说如今是产业时代,单纯财务背景对理解产业帮助不大,没看投资机构都非博士不招了吗?
事儿分两面看,毕竟没几个投资人掌管过十几万人的企业,当过千亿美金巨头一把手的,逍遥子更是独一份。张勇在投资上的资源、视野、经验都不缺,在阿里时就主导投资了海尔、苏宁、银泰,收购饿了么,与侯毅一起打造盒马生鲜,收购高鑫零售等,一手缔造了阿里在电商之后的新概念——新零售。
转行投资也是众望所归。蔡崇信在公开信里说,“集团决定投资10 亿美金支持逍遥子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协助阿里对未来的科技布局打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这话简单,但有伏笔,放在后边细谈。
梳理张勇的履历和业绩记录,你的纸上很容易出现一堆数字,庞大的数字,他的财富、他的地位,他的经验,他的资源,都会指向说他做投资将会多么简单,做好投资的理由多么充分。
但如果你从张勇的视角去看投资这份职业,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从张勇的角度出发,他的问题不是能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是减法怎么做。
先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远的瞧瞧段永平,从步步高急流勇退后全职炒起了股票——这不是减法,这是归零。随后只加了一个标签——巴菲特信徒——不加杠杆,不做空,只投“看得懂”的股票,重仓。二十年前,段永平又拥有何等地位、资源、经验?几乎全抛了,没押到投资里。
段永平是怎么赚了钱又赚了人缘儿的?我的看法是,他在第一步做好了“减法”,看看他对于拼多多这类“无心插柳”的天使投资就知道了,从来不将其作为代表案例,还不吝批评。
近的呢,企业家退休后做起投资的也不少,但市场对每个人的期待是不同的,比如王慧文从美团退休后,美元基金正值衰退之前的顶峰,按他对消费互联网产品的洞察能力和理解水平,不管是消费、还是互联网,募、投、管,对于投资来说都可以说是颇有裨益。
王慧文呢,除了“传道授业”,就是在闭门研究新技术,web3他研究了,花了半年,直到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他选择把自己押进去,立马获得了一众美元机构支持,虽然结局是意料之外,但你知道投资绝不是他的终局。
同样从美团“退休”的干嘉伟,一出来就成了高瓴运营合伙人,虽然这并不一定是全面转行投资的信号,但干嘉伟和高瓴的合作关系,就知道这条路干嘉伟愿意走,也走得通。
“第一,干嘉伟在高瓴的人民币基金中有出资;第二,干嘉伟个人和高瓴有联合投资项目;第三,高瓴的投后服务,尤其在运营增值部分,干嘉伟参与很深;所以,用来定义干嘉伟和高瓴之间关系的,就不是个简单的兼职或全职的抬头,而是‘从募资到投资到投后的全方位紧密合作’。”
在一次对话中,“成功的窄门客观上只有那么几扇,应该想办法进去。”,干嘉伟如是说。
他没说的是,投资就是其中一扇。
刚从快手“退下来”的宿华,超级程序员,叠加全世界范围的AI大潮,很难不被感染,因此,4月,宿华成立“北京创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而在投资这边,宿华也没闲着,深势科技、光年之外等,还投了一批AI项目。
宿华没有着急给自己定性,市场也没有,投资也好,创业也罢,正值壮年,冲劲十足,投资、创业在财务、时间上都没多少压力,唯一确定的,就是必须选择AI这条赛道。
从上述几位的维度再看逍遥子,情况就更清楚了。
十一年普华永道的财务背景,在盛大从财务总监干到副总裁、CFO,在阿里16年仿佛打怪闯关一般,财务、运营,一直到总舵主,他更全面,见过的风景更加不同,和前述几位老板想比,他不工具化,不情绪化,人生阶段更笃定,一旦选了投资,你怎么能不对他报有很高期待呢?
投资圈接长不短地就要迎来大玩家。拼多多上市,不少募资投资人要去按黄峥门铃;干嘉伟入局,张磊马上出手挖人;王慧文退休,GP、LP纷纷电话;张勇转型,投资人、FA、PA也都在要微信。
所以,虽然阿里offer了一个很可观的数字、方向,但一方面这是阿里处理退休高管的一贯作风——扶上马,送一程,其中更重要的是不是阿里需要什么,而是张勇需要什么。对他来说,要入场,其他人的好意、邀约和诉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做减法,甚至先归零,再克制地找出一条专属路径来。
给出新解法
我之所以对张勇入局抱有很高的期待,还有一层想法是:一级市场现在太卷了,迫切需要更新维度信息,最好是有更高维度的玩家,给出新的解法。
美元基金的颓势虽说走到底了,但也看不出有缓解信号。过去美元时代的各种打法:买赛道也好,精品投资也好,长期主义也好,超配重注也好,要么自然失效,要么被人为推翻。
如果说时代已经更迭了的话,上个时代是一点业务遗产都没能给咱留下啊!
今天的人民币基金呢?邝子平和杨晓磊聊天说得好,人民币市场是主流,但别觉得人民币基金就够强。反倒是有越来越大的缺口,比如从去年就闹起来的“C轮荒”,绝大多数人民币基金就没有单轮投10亿的能力啊。
所以现实就是市场上的VC太卷,卷意味着同质化,同质化是因为策略不自由,策略不自由又是因为什么?因为资金属性不自由,这个就不赘述了。
但张勇的好处是,他有足够的资本,即便入场后发现同行们都不得不放弃投资专业性,改做面向LP的服务业,他也有机会做自己,有机会换个活法儿。
资源决定了活法儿,重要的资源都有啥?
再来看一下信息本身,阿里给张勇提供的是“决定投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支持张勇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这句话拆开有如下信息点:
一是规模,10亿美元;
二是结构,“支持设立”,阿里更可能作为LP,不是GP;
第三投向,科技,这个方向没跑了;
容易被忽视的是第四点:基金。就是说,张勇面对的机会,是一个“职业投资人”的机会。
当下还看不准这只基金的具体定位和策略。但我强烈建议张先生,不要做产业投资,不要做战投,当下几乎是最好的vintage year,来就来真的,搞VC,当GP,做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财务投资人。
这意味着几点基础要求:第一,全职,不是玩票;第二,机构化,要招聘,要管理;第三,要募资。
前两点就不谈了。第三点,我倒有些谈资,熟悉投中网的读者知道,我这人写文章从来没啥分寸,今天就厚脸皮直接给张勇先生提几个建议。这两年我跑了不少募资端选题,也做了不少LP和GP访谈,所以越来越发现,一只基金从一开始搭建的结构,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市场上的命运。
里边决定性的、但通常秘而不宣的一件事是GP出资额。
上周和一位GP朋友吃饭,我表达了对很多基金的风格、策略,决策以及表现的看法,但他提醒我错过了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GP的出资份额。
为什么很多规模化的机构会在泡沫里犯错?因为风险容忍度高了;为什么风险容忍度会超出投资能力?因为出资比例不恰当。尤其是当基金规模快速提升,而GP团队自身出资能力,很可能是跟不上的。
一环扣着一环,要保证投资表现,先要搞一只好的投资队伍,队伍搞好的前提是啥,是策略对路,怎么制定恰当的策略?要从募资端做好计划。以张勇的条件,要么阿里出资就够了,即便再配其他LP,想必也能优中选优,并签下足够友善的条款。
那么,要做好这只基金,张勇先生仅剩一个问题,把自己的出资份额掌握好:不要高到影响出手信心,也不要低到动辄撒胡椒面买赛道。
像邝子平那期拾日谈中曾提到,投资机构很难压抑住自己“赚钱的欲望”,既“超过既有投资策略之外赚钱的事”,邝子平表示,启明“这些年没有走大的弯路,不是因为我们多么优秀,而是我们的机制不允许那天脑袋发热就怎样。”
应该承认,投资行当里都是聪明人,发现、创造机会的能力都不软,但这行还有个特点,就是永远要面临选择,选择跟着选择,决策套着决策,源于不同的LP结构,投资策略、差异化能力,投资是一件“相对自由”的事儿,而一下场就“更加自由”的张勇,先赢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