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9月中国电信与华为首度合作推出手机直连卫星通信业务后,更多终端厂商正在加速融入卫星通信产业链。
在日前举行的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启动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计划,并提出卫星即服务S+的理念,意图整合多方卫星资源能力提供服务。《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本次大会上看到,包括荣耀、中兴通讯、比亚迪、铱卫星、国电高科等在内的多家通信产业关键企业,参与了此次产业合作计划的探讨。
记者从本次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包括OPPO、vivo、荣耀在内的一线国产手机品牌都已开始与中国电信展开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至明年年初,将有多款国内主流品牌终端产品搭载卫星通信功能。
三大运营商入局
在通信领域,作为分支之一的卫星通信技术诞生很早。据Omdia电信战略高级首席分析师杨光向记者介绍,早在1960年代后期,作为阿波罗11号的机载支撑工具,第一台卫星电话就已出现,进入1970年代后,卫星电话则逐步出现在发达国家国防和大型政府机构的用途中。而在我国,1984年东方红2号发射后,我国才开始正式开启通信卫星领域的征途。
不过,由于整个上世纪末期,卫星通信的带宽及传输速率始终无法实现较大突破,同时,由于卫星发射成本昂贵,加上标准制式分散等原因,这使得卫星电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进入到民用消费市场进行普及。
直到进入本世纪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手机终端的迅猛发展,才让卫星通信开始逐步走向民用市场,尤其是在海上及偏远地区的应急救灾场景中,成为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关键角色。而目前支撑华为Mate 60 Pro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正是在此需求背景下诞生。
伴随低轨商用卫星发射迈入成熟期,卫星通信的消费市场前景进一步明朗。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8个国家和地区的8家移动运营商已经推出商用卫星通信服务,在过去4个月里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我国,身为通信产业最上游巨头,三大运营商也依然主导着卫星通信的发展进程。今年9月,凭借国内唯一具备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营资格的身份,中国电信率先上线“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主打不换卡、不换号,只要是电信号卡用户即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就在同月,中国移动也宣布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了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同时,中国移动还发布了总预算达1.4亿元的超级基站卫星网升级工程项目招标。公开信息显示,“超级基站”是中国移动旗下用于灾害救援的专有设备,该基站作为中介连接地面终端和卫星,充当地面基站受灾失效时的关键角色。
中国联通则在2020年5月6日发布了“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品牌业务线,主要面向政企,旨在为客户提供覆盖全时域、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2021年,中国联通还宣布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低轨道宽带卫星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多重挑战待解
在卫星直连手机开启先河后,业内人士目前对卫星通信产业的商用前景持有积极预期,但在具体落地方面,仍存在卫星、终端及技术标准的多重挑战。
“卫星通信真正的关键技术在于卫星,卫星不支持,终端就很难普及。”杨光告诉记者,作为卫星通信的主体,目前仍存在较多壁垒和限制。
标准的建立与统一是当前产业聚焦的核心议题。杨岭才指出,差异化的技术标准,卫星通信网络和5G蜂窝网采用不同的技术体制与其标准,发展程度不平衡,导致系统间信息交互数据融通能力差,尚未达到系统融合的要求。
以目前中国电信开通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为例,杨岭才表示,天通网络用的信令协议是原来的3G时代的信用协议,而地面蜂窝网目前采用的则是4G/5G的信息协议,由此造成到两个系统之间难以进行融通。
不过,记者注意到,作为“非地面网络技术”,也即低空卫星轨道通信技术,5G NTN目前已经被3GPP标准组织纳入5G协议最后一个标准R17中。在杨光看来,不管是华为、苹果或高通,都是把已有的主要用于行业应用的卫星系统移植到公众市场,技术上肯定有提升,但很难说是大幅度突破。真正的突破要等5G NTN技术的成熟和部署,而且也主要要看卫星侧的技术进步。
另一大问题来自于卫星网络的异构性。中国电信卫星公司总经理杨岭才表示,自上世纪中期提出以来,卫星通信网络经历了多次技术体制变革,由于实用场景网络特点和运营主体的不同,长期以来存在互不兼容孤立发展的问题,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之间的诸多现实差异客观上决定着建设运营一张天地的融合网络的困难。
“各个卫星系统由于功能属性、轨道高度,工作频率,容量宽带不同,网络体系架构差异巨大,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所属地面网络设备不能互联互通,所属用户终端不能漫游迁徙。”杨岭才表示,卫星通信网络之间,卫星与地面网络之间,网络资源管理相互独立,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终端体系和接口规范各不相同,这种烟囱式的运营模式,难以保障端到端业务敏捷开通柔性供给,也无法做到用户按需选择网络。
而在终端侧,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旗舰手机总经理李坤表示,天线小型化、终端功耗和散热、体验稳定性被认为是目前技术落地的三大难点。
“以手机直连卫星为例,通话场景是普通蜂窝功耗的4倍多,对星待机功耗是普通蜂窝的10倍多。”李坤指出,由于功耗带来的发热问题严重,不得不限制通话时长,导致低电场景无法正常使用该服务。经过测算,卫星芯片和外围电路板的面积,是两倍于蓝牙和Wi-Fi通信子系统的面积。
此外,在杨岭才看来,产业生态开放不足也是当前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卫星通信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产业上下游协作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之间能力融通,技术共享不足,产业链部分领域尚未充分开放,新应用新技术新业务融合程度有限,加上用户使用门槛过高,造成用户使用门槛非常高。”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