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给LP退了70亿”

创业
2023
11/25
16:33
亚设网
分享

昨天投中发了投资人榜单,在“年度最佳投资回报投资人”这个分类上,显示”从缺”。我咨询了一下研究院的同事,这说明在评选周期内,通过调研、访谈、问卷的形式接触了供职于400多家投资机构的超过1000名一线从业者,没有找到“单项目累计退出金额(扣除累计投资成本后收益) 过10亿美元或折合超70亿人民币”的回报项目。

从昨天下午开始,相当数量的人们把“年度最佳投资回报投资人”这一页保存了下来,贴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恭喜从总”“恭喜从缺私募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从缺”硬生生地被推成了投资圈的新晋网红,大家集体向一个“不存在的行业翘楚”道贺,欢快地完成了自嘲。

“一笔给LP退了70亿”


(由于太入戏,甚至有些实诚的朋友当真了)

当然了,自嘲某种程度上是情绪反弹的好兆头。

FastCompany在形容近三年的创投环境时,用的三个状语分别是“令人振奋”“喜忧参半”和“盛宴结束”。《金融时报》十月份做了一期专题报道,母题是“十年来最糟糕的退出环境”,他们带着“解困式报道”的思路设计了采访,结果专家鼓励大家需要拿出“更多创意”;Crunchbase直接把“看衰”写在了脸上,他们今年发布的一季度报告里前两个小标题分别是“痛苦继续”“无处可逃”。

研究院的同事没有编辑嘴欠,但这份《投中2022-23年度投资人榜单》的开头,他们对于行业趋势的描述同样平铺直叙,比如VC TOP100入榜投资人数据,顺次排序第25位、50位和75位的投资金额分别为39亿元、22亿元和10.5亿元,对比2021年的42亿元、26亿元和13亿元,分别下降8%,15%和20%;VC TOP100入榜机构在退出顺次排序第25位、50位和75位的退出金额分别为56亿元、29亿元和14亿元,对比2021年的63亿元、34亿元和18亿元,分别下降11%,15%和22%。

说白了,“从总”也好,“从缺”也罢,能够集体地、大规模地、默契地、快速地用“梗”来消解一条“靴子落地”的消息,借用穆里尼奥当年打嘴仗的时候发明的一个词儿:只有“失败专家”才会不愿意谈论失败,赢家从不害怕回头看失意的地方。

但当“从总”从一个判断业绩表现的指标变成一个行业集体瓶颈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现实被忽略了,比如:过去一年,行业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退出案例吗?

未必。

我看不到榜单调研底稿,但发榜之后,我按照本次榜单的计算口径,以IPO解禁日开盘价来计算,再将时间轴限定在22年7月到今天之间,在CVSource投中数据上导出一份“2022-2023年度退出事件列表”,试着大致还原“从总”的领先身位。

这份列表共包含项目数超过1900个,按降序排列在“2022-2023年度”这个周期内最高的退出案例来自博裕资本,之前也有“一把给LP带来70亿退出”的表现:

2017年,博裕资本第一次投资万物云,博裕资本旗下基金管理公司Radiant Sunbeam用15亿人民币的价格拿到了25%的股份;2021年11月26日,Radiant Sunbeam将持有万物云股权出售给香港瑞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睿达第三有限公司和珠海达丰瑞翔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易金额为人民币69.86亿元——但这是前年的事;

等到2022年9月,万物云准备在全球发售后正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根据招股书显示博裕资本手中所持有为17.14%——按实际开盘价45.6港元计算,博裕资本此时股权价值为88.83亿港币(折合人民币81.5亿),扣除累计投资成本后收益为66.5亿人民币——距离“从总”那个70亿的标准并不远。

2021年1月,杭州阡陌河滨管理旗下的杭州阡陌青荷基金收购了海康威视控股的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交易金额约为人民币1.55亿元;2022年12月28日,萤石网络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按照实际开盘价28.77元计算,阡陌河滨此时所持股权价值为51.78亿元,扣除累计投资成本后账面最高收益可以达到50.23亿人民币。

华芯投资表现得很强势。仅统计2023年已经完成了10次退出,其中盛科通信和中巨芯的退出回报率一个超过了1700%,一个达到了418%,加起来摸到50亿回报,扣除累计投资成本后分别收益32.38亿元和16.3亿元。

元禾控股也在盛科通信拿到超高回报,他们在退出时持股13.05%,股权价值为20.037亿元,扣除累计投资成本后收益超过19亿元。

至于我们印象里的那些明星项目,大多数都集中在10亿元到20亿元这一档:红杉在第四范式上拿到26亿元,途虎养车超过10亿;纪源资本在Keep身上拿到了13.989亿港币(约12.8亿人民币);禾赛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光速光合持股价值为2.03亿美元(14.51亿人民币)。

这里面还有两个彩蛋。一个是博裕资本在万物云的投资本来是有机会超过70亿甚至超百亿的。

2021年第三季度,阳光城集团曾经以持有的阳光智博100%股份与万物云换股,获取万物云4.8%的股份,按照彼时市场定价推算万物云估值约为1000亿元。当时还有部分财经媒体援引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2018年年业绩会上的表态,即“万科希望能培育出几只‘独角兽’”,再结合同年财报提出的“6个千亿级别业务”的相关表述,将万物云的估值天花板拔高到了2000亿元。认为“低迷许久的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一场大型狂欢”。

我不知道您各位看到这些补充信息之后是什么感觉。至少在我看来,“从总”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在退出上的全盘否定,但仍然给退出这件事提了个醒,尤其是股价不好,二级怎么退的问题。

包括Pitchbook上个月刚刚发布的《美国Q3季度风险投资报告》,也在提到我们刚刚经历了2013年Q2以来退出案例总数最低的一个季度的时候,感慨了Instacart和Klaviyo两大独角兽企业IPO带给了所有投资人幻觉——本来以为连续的两次大体量资本操作会盘活市场,成为市场活动复苏的标志,结果没想到两家的股价都较发行价跌去了15%以上。

或者这么讲吧,别看今天我们面对“从总”的出现表现出了一种“老生常谈”式的淡然,但它背后折射出来的行业环境的复杂性、行业迭代的紧迫性,仍然需要直面。

也正因为如此,我反而希望“从总这些人”多回来坐坐。

具体的理由,我就借用前不久的某期《投中吐槽大会》里,说到“害怕”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同事董师傅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心得。

他说自己早年在写人物稿的时候,喜欢留意对方“怕什么”,或者“回避什么”。他认为任何情绪都能够用“理性”来掩盖,唯独害怕不能,人性总会下意识地回避“害怕”的事物甚至回避“克服害怕”这件事。

当天录制。他本希望聊“害怕坐飞机”,但每个人都不接茬,不知道是否下意识地把“怕”给跳了过去,话题从“飞机恐惧心理”聊成了“飞机新奇体验”。

但其实呢,认清内心“害怕什么东西”,可能才是认识自己,以及认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的一种接近本真的体现。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