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行业的持续低迷,动摇了不少投资人的信心。有人撤离,也有人坚守,对于关心这个行业的投资人而言,无疑想知道何时是投资医疗健康行业的好时期。
2023年12月7日-8日,由投中信息和投中网主办,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以“包容共进·蓄势以待”为主题的第17届中国投资年会·有限合伙人峰会在广州盛大召开。会上,华盖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许小林发表了题为《医疗健康:十年来最好的投资窗口期》的演讲。
“在2018年到2028年的十年里,未来三年可能是医疗健康行业最好的投资窗口期。”在许小林看来,医疗是不可或缺的刚需,同时也是一个抗周期的行业,不管是二级市场公募基金的持仓情况,亦或是一级市场的估值情况,目前都处于历史低位。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今天一进会场,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站在后面,因为2023年投资圈的人还是比较难过,过得还比较纠结。过去三年,二级市场不断下跌,科创板的IPO又阶段性收紧,整个募投管退数据也都在下滑,实际上心情还是比较郁闷。过去一年,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募资的环境没有越来越好。在如此沉闷的时候,我说去看一场足球吧,结果跑到深圳去看了一场中韩大战,看完以后更郁闷了,还是回到我们相对温暖一点的投资圈吧。
在这样一个时候讲太乐观,好像显得不够有深度,但是我想大家已经苦闷了三年,本来盼着新冠疫情以后会有一个好的改善,但是2023年的情况还是让大家这么郁闷。在这么一个时候,还是想讲一点没有“深度”的汇报。
我今天定的题目叫《医疗健康:十年来最好的投资窗口期》。这个十年应该是从2018年到2028年,可能从2024年开始的未来三年,是这十年最好的投资窗口期,尤其是医疗健康行业。
具体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实际上从2021年的4月份开始,整个股市的高点到现在已经跌了接近三年。医疗是一个抗周期的行业,在这一轮下跌的周期中,由于2018年科创行业的泡沫和暴涨,医疗的跌幅也巨大,美股、港股平均跌了40%,这是我们整个二级市场的情况。在最近的一年中,我们和公募基金交流比较多,大家可以看到公募基金在整个医药的持仓也基本处于一个历史的低位。这就是我们现在真实的情况。
第二,对于医疗行业整体的估值水平,从PE倍数看,整个医疗大健康行业的估值水平最高的时候到过61倍,当前大家看到是28倍,其实是低于过去10年30多倍平均的PE水平,基本上处于一个历史估值的低位。尤其是我列了很多的医疗龙头公司,像迈瑞、药明、石药,大家看这三家公司同时对标全球最好的公司,PE倍数比国际最好公司的PE倍数还低。但是从营收的增长上看,我们的增长预期比这些公司高,从这一个维度说,中国的这些优秀的医药企业,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当前属于估值的底部。
二级市场的下跌影响到一级市场募资端,无论是VC/PE的募资额,以及从美国到中国,包括欧洲,融资的数量、募资的金额都在大幅度下降。中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因为现在整个市场不好,大家的投资往前移,可能我们在早期的投资里面数据还没有下滑得这么明显,但是在中后期的投资,大家看到我们总体已经回到了2020年以前的水平,整个VC/PE在生物医药的投资额应该都调整到了2020以前的水平。从融资的角度,2021年已经达到一个历史的高点,现在已经基本回落到疫情以前的低谷。
为什么从2018年到2028年,未来三年是最好的一个投资窗口期呢?因为回到医疗整个行业的投资逻辑,我一直在跟大家讲必须要坚信三点:
第一,医疗是永恒的刚需。大家从出生到死,你会发现医疗健康是一个永恒的刚需,不管经济处于一个高速的发展期,还是未来的一个中低速的发展期,医疗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刚需。
第二,近十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显著。中国医药行业经过过去十年的发展,虽然今天遇到一些阶段性的困难,但其实也是在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发展情况下遇到的困难。
第三,政治与民族有国界,医疗相对无国界。俄乌战争也好,巴以冲突也好,政治民族都有国界。大家在医疗上是相对无国界的,所以中美竞争到今天,你会看到在医疗领域里面并没有像大家想象得那样去恶性竞争。
过去十年,我们在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看到的结果是什么?今天我们看到的困难,实际上是在过去十年已经有了一个巨大发展上的一个高水平的困难。过去十年,我们的工业产值翻了2倍,市值翻了6倍,研发管线翻了7倍。现在,中国无论是从整个工业产值,还是新药研发的数量,我们仅在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
从我们跟美国的这一组数据比较,就更直观地能看到,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医疗行业仍然是一个海量的市场。GDP的数据大家用得比较多,美国卫生费用支出占到18%,我们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从4%到7%。但是美国人均的医疗支出是12000美金,我们现在是700美金,这里面有近20倍的差距。在医疗细分领域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统计了1993年到现在的数据,无论是纳斯达克,还是中国的A股、沪深300,能看到生物医药的指数增长都是远远高于大盘的增长,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医疗行业还是比大盘要增长得快多了。
所以,对整个医疗行业未来五年的判断,我在2022年也是这个观点,这四点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第一,中国会出现1-3家市值超万亿的创新医疗企业。我们恒瑞、迈瑞曾经达到过6000亿,虽然现在跌下来,但是我仍然相信在未来的五年,中国医疗行业一定会出现1-3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
第二,中国药企数量会从5000家锐减一批。中国医疗企业的数量一定会减少,无论是药还是器械,亦或是医院,数量会大幅度减少,但是头部公司的市占率和规模会越来越大。
第三,中国TOP10的医疗企业的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会超过30%。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趋势,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出海。如果不是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如果海外收入占比不到30%以上,这样的企业不会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反过来说,未来中国最好的十家医疗公司,他们的海外收入占比可能平均会超过30%。
第四,中美在医疗领域的合作大于竞争。中美的竞争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可能是你死我活及核心技术的竞争,但是我们看医疗领域的数据,过去三年最大的一个增长就是美国的药企去买中国的技术,这个数据在过去三年出现了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最后回到我的结论,医疗健康经历了过去十年的高增长,尤其是从2018年以来,随着香港和上海科创板带来的财富效应,过去三年大家如果投这个行业的话,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泡沫。那么从2021年到现在,这三年的调整让这个行业已经到了一个估值的历史底部,目前平均的PE是28倍。
由于二级的下跌,募资变得困难。按投中信息过去的统计,顶峰的时候可能有4000家GP投医疗,现在一年能投3-5个项目以上的活跃机构可能只有50家左右。反过来讲,即使这个行业的估值做了调整,玩家减少,但是这个行业的刚需并没有减少,医疗仍然是一个8-16万亿并在稳步成长的刚需行业。所以我的观点是,在十年期间,未来三年可能是医疗行业最好的一个投资窗口期。
市场现在很悲观,今年最难过的一个事情之一,就是大家看到巴菲特的战友芒格先生走了,差一点点到100岁。如果回顾芒格先生将近100岁的人生历史,他实际上是出生在美国的大萧条,经历了1987年的股灾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那个大萧条和股灾时代,巴菲特他们一天也跌掉几十亿美金的时候,如果都是过于悲观和选择躺平的话,可能也没有巴菲特和芒格的今天。所以用这个来共勉,我们还是希望抱有一点没有深度的盲目乐观,才能更好地伴我们同行,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