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新品全家桶再添一名新成员:RedmiBook Pro 系列。我们这次拿到的,是 14 英寸的版本。
我与它共处数日后,觉得 Redmi 想「焊死」的,不仅是旗舰手机的门,还有创意工作本的门。
全新一代 RedmiBook 系列,没有把原本的 ID 设计推倒重来,而是继续沿用着上一代的模具,若非要区分两代产品的话,只能从细节出发。
正面的 Redmi 标志依旧在中轴靠左的位置,标志旁的那行字,从「DESIGNED BY XIAOMI」换成了如今的「POWER YOUR CREATIVITY」- 可以译作「驱动你的创造力」。
这句话也暗示了 RedmiBook Pro 的硬件性能,较前代有明显提升。
机身选用铝合金材质,加上阳极氧化工艺,这套工艺流程已在许多笔电产品得到验证,不易出错,还很耐看。
A 面摸上去手感温润,辅以星空灰的配色,视觉质感会比前代银色版本更出色。整机最厚处为 17.9mm,重量为 1.45KG。
我用单手手指,沿着中轴掀起电脑 B 面,转轴的稳定性让我不自觉地想要多翻转几次。
RedmiBook Pro 不仅可以实现单手开盖,而且阻尼感非常丝滑,把整个电脑拿起晃一晃,转轴仍然保持在原位,工艺见长。
RedmiBook Pro 14 将升级的「大刀」挥向了屏幕。
屏幕参数如下:分辨率为 2560×1600,14 英寸大小,100%sRGB 色域,300nits 亮度,它在细腻程度和颜色准确度上均有上乘表现。不过我刚拿到手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我首次开机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屏幕出现抖动,重启便再没遇到这种情况了,或许只是偶发事件,也或许是显卡驱动尚未完善。
它那 16:10 的显示比例,对办公人群更为受用,用户在查看文档,浏览网页时往往能在一个屏幕中看到更多内容。我之前就遇到截取网页内容时,差一点就能让两个关键元素同屏出现,然而受限于 16:9 的显示比例,最终只能截两次屏然后拼接。
若我上次使用的,是比例为 16:10 的屏幕,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市面上的工作本,也越来越多地采纳了这个原属非主流的屏幕比例,逐渐变成了主流。
RedmiBook Pro 的屏幕两边较窄,整体屏占比达到了 88.2%,表面使用了雾面设计,支持 DC 调光,并通过了德国莱茵 TUV 硬件低蓝光认证。
C 面键盘的键位,与此前没有太大变化,如果你已经是 RedmiBook 的老用户,可以无痛切换至这台机器。
C 面的主要变化都发生在右上角,首先是加入了呼声很高的指纹识别功能,融合进开机键,启动解锁一气呵成。而原本位于删除键上方的开机键,如今被换成了小爱同学快捷键。
通过这台 RedmiBook Pro 可以一键唤醒小爱同学,询问天气、快速答疑、控制家中的米家智能家居设备。
▲ 说句话就能打开想看的网页
键盘按键采用剪刀结构,三档背光设置,键程 1.3mm,按键手感软糯,但触发力度略重,整体输入效率尚可。
你现在看的这篇文章,便是我在这台 RedmiBook Pro 上码出来的,一天成稿,感觉良好。
机身两侧的接口分别是:左侧一枚 USB-C、一个 HDMI 1.4、一枚 USB 2.0 和雷电 4 接口;右侧一枚 USB 3.2 和 3.5mm 音频接口。
这意味着它支持 1080P 分辨率(最高 240Hz 刷新率)、4K 分辨率(最高 60Hz 刷新率),还支持双路 4K 视频输出或最高单路 8K 视频输出,这样的扩展性能,已经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若它能把 SD 卡槽也加上,会让它更契合那句被印在 A 面的 Slogan。
RedmiBook Pro 系列的 Pro,主要体现在内部硬件性能方面。
C 面的贴纸已经暗地亮明了其身份,搭载英特尔 11 代酷睿 i7-1165G7 处理器,该芯片的基准频率 2.8GHz,最高可睿频加速至 4.7GHz,4 核 8 线程。这块芯片已是主流旗舰轻薄本中的常见选择,想在性能、轻量化和能耗三者之间求其平衡之道,选它基本不会错。
RedmiBook Pro 所搭载的核心在面对算力要求较高的一些应用,如 Excel、PR 等时,可以做到应对自如。此外这款 RedmiBook Pro 还有一个 15 英寸的版本,使用的是 11 代标压酷睿处理器,更适合重度用户。
独显方面,选用的是英伟达 MX450 系列,2GB GDDR5 显存,也是轻薄本中的常见配置之选。
其余 16GB DDR4 3200MHz 运行内存、512GB PCle SSD、WiFi6、蓝牙 5.1 等配置,均为 RedmiBook Pro 打好了功能性基础,让其更适合初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们,未来 4 年的学习、工作需求都能被很好地满足。
入门如码字、浏览网页、观看全高清视频,进阶至修图、剪辑短视频。类似的工作流都可以在 RedmiBook Pro 上得到满足。
我尝试导出一条 5 分半钟的 4K 30 帧视频,仅套 Lut,用时 6:22,虽然那只是单轨素材,然而过程中,预览保留的是完整的 4K 分辨率,播放和拖动都没有任何迟滞和卡顿,面对 Vlog、游戏攻略等视频创作任务,还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看在 RedmiBook Pro 配备了独显的份上,我忍不住想用一些游戏去考验一下它,显然挑战 3A 大作难度太大,我便选了「命运 2」和「Dota 2」作为它的试炼关卡。
命运 2,这款由 Bungie 开发、动视负责前期发行的第一人称设计游戏(FPS),以宏大开放叙事和太空史诗背景所著称。虽自 2017 年便上市,但至今仍在不断更新游戏内容,如今把它跟一众射击新作放在一起,对比起画质来也毫不逊色。
我最初进入游戏,发现默认分辨率较低,便把它调至最高的 2560×1600,画质设为中等画质,开启垂直同步和抗锯齿,帧数情况稳定在 30fps 上下。
在此画质下,地面、武器贴图和人物建模只能说是过得去,而我原本以为会被严重丢失的远景贴图细节,却依旧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虽然玩得不够爽,但也能让我大致了解到 RedmiBook Pro 的图形性能极限在哪了。
另外我还用 Dota2 跑了一下,进入游戏默认就是最高画质,几乎所有画质选项都拉满,既然游戏对这款笔电如此自信,自然在游玩过程中,也没有遇到太大问题。
全程帧数基本保持在 50-60fps 之间,若能在取消几个对画质影响不大但图形算力消耗严重的选项,譬如「高级迷雾效果」、「树木摇晃」等,满帧运行不难实现。
此代采用了单风扇双热管的散热设计,出风口被隐藏在转轴位置,在极速模式下玩游戏,风扇满载运行。此时热量主要集中在键盘中部和右侧转轴处,前者恰好是 CPU 位置,后者则是散热出风口,用 Apple Watch 录得噪音是 58 分贝,平时工作强度不大时,则基本听不到风扇噪声。
RedmiBook Pro 在硬件方面突破了层级限制,用 4499 元的首发价便实现了竞品高出数千元价位产品的性能,老价格屠夫了。而在 MIUI 12.5 版本推出之后,它在软件层面又多了一项杀手锏,那就是「MIUI+」,在笔电体系中,则是智能互联 app 中的「跨屏协作」功能。
跨屏协作所实现的,便是将小米系手机中的画面,通过无线网络投至笔电屏幕,手机中进行任何操作,会同步至电脑中,反之亦然。
同时,手机中的数据还可以跟笔电进行互相传输,从手机的微信中复制一行字,可以直接粘贴到电脑的 Word 中,图片、视频、截图也能无缝拖拽互传。
MIUI 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跨屏生态。
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项功能虽然还处在 Beta 测试阶段,但功能已经相当完善,而且也未遇见明显 Bug,目前最多可打开两个 app 页面,若能保证所用笔电和手机均处在良好的无线网络环境下,同步的延迟很低。
我甚至可以用这项功能,让小米 10 Pro 化身手柄,在 RedmiBook Pro 14 上投出宽屏画面,简直太犯规了。
大家从图中不难看出,其极低的延迟度完全可以用于游戏。
所以对于 MIUI 用户而言,RedmiBook Pro 系列叠上了一层生态 Buff,手机和笔电这下融为一体,办公效率得到提升。
而对 MIUI 本身而言,驱使着用户牢牢扎根于其生态体系当中,若要转入其他阵营,抉择的难度成倍增加,也应了那句话:用过就回不去了。
在不玩游戏的情况下,执行中等强度的任务,RedmiBook Pro 14 内置的 56Wh 容量的电池可供我完成一天 8 小时的工作时长,若无法准确预估外出办公的时间,还是建议把随机附赠的充电头带上。
这个最高功率为 65W 的充电头,体积与手机快充近似,携带方便,接上 USB Type-C 接口进行充电,边充边用,30 分钟从 13% 充至 40%,总充电时长接近一个半钟。
我在体验 RedmiBook Pro 14 的几天时间里面,每天在工位坐下,便面对着它,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 Redmi 的笔电产品。之前听过许多身边好友对 Redmi 笔电的评价,有称赞也有吐槽,但我最终都问上一句:你对它满意吗?
答案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如今轮到我回答这个问题,而我的答案会更明确一些:在它所处的价位当中,它也许是最不会出错的那个选择。
RedmiBook Pro 拥有 16:10 的屏幕比例、独显的加持,还有新增的跨屏协作功能,各个方面都有意向着创意工作领域加强,这个在 RedmiBook 14 II 和 Redmi G 游戏系列之间再造出的一条全新产品线,是 Redmi 作为价格杀手,在笔电市场中投下的又一枚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