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从爆火到冷却:产品热度跌去九成,数十中国学徒难逆语音赛道

观点
2021
03/02
14:36
亚设网
分享

如果抛开早于 Clubhouse 上架的 “递爪”,映客旗下的 “对话吧”是在 Clubhouse 大火后,第一个以它为蓝本做出的中国版产品,据其项目负责人江宇航透露,“对话吧”研发只用了四天便上架。但尴尬的是,它下架的时间也很快。

Clubhouse 从爆火到冷却:产品热度跌去九成,数十中国学徒难逆语音赛道

2 月 22 日,在映客创始人奉佑生首次下场支持 “对话吧”的一场音频对谈后第二天,“对话吧”就在 App Store 里消失了,映客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技术和产品形态还不够成熟,我们正在完善。这时,“对话吧”不过刚上架了两周时间。

硅谷总不缺神话,中国也不缺学徒。这款来自大洋彼岸硅谷的产品,缔造了仅 5000 个用户就估值过一亿美元的神话。

一位 YY 内部产品经理告诉搜狐科技,YY 内部早前已经开始讨论 Clubhouse 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其工具属性以及营造的氛围,但 YY 不会再造一个 Clubhouse,而是依照现在的方向尝试做出一些拓展。

而一位长期关注电商及社交领域的创业者陈富军认为 Clubhouse 讨论度过热,“可能是因为社交领域太久没有波澜了吧。”他告诉搜狐科技。

在 C 端移动互联网流量进入存量时代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一款现象级产品引起创投圈关注,Clubhouse 满足了大家沉寂已久的好奇心,同时也为中国的社交及语音领域创业者,指出了一个新方向。据了解,接下来将会有数十款 “类 Clubhouse”产品上线,除映客的 “对话吧”外,36 氪旗下的 “capital coffee”、孙宇晨投资的 TWO、阿里内测的 Meetclub 以及小米重启的 “米聊”也备受关注,颇有五年前千播大战的架势。

但在众多中国学徒中,“对话吧”率先折戟,无疑为其他摩拳擦掌的创业者敲响了第一记警钟,这场声势浩大的 “致敬硅谷”浪潮中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速度决定一切?

“速度很重要,谁先打出来可能就先发制人,所以当时定的目标就是春节前必须要上线。”对话吧项目负责人江宇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映客在众多 Clubhouse 效仿者中希望占得先机的急迫心情。这也侧面说明,类 Clubhouse 产品的复制成本不高,入场门槛较低,模式在中国不具有强创新性,导致谁先抢占用户心智成为关键。

而搜狐科技体验 “对话吧”产品,确实可以看到,其九成界面设计和体验都直接借鉴了 Clubhouse。比如进入 App 之后,首页是各种聊天室的信息流,主要呈现房间名称和成员等信息,而房间页面和个人主页设计同样 “像素级”照抄了 Clubhouse。

此外,在内测阶段,“对话吧”同样采取了邀请码邀请制,但不同于 Clubhouse 一码一人的严苛制度,“对话吧”的一个邀请码可以无限使用,获客门槛大大降低。

Clubhouse 从爆火到冷却:产品热度跌去九成,数十中国学徒难逆语音赛道

左:对话吧,右:Clubhouse

照葫芦画瓢固然快,但事实是,急于求成的中国版 Clubhouse 们显然无法仅依靠速度突出重围。

陈富军向搜狐科技指出,Clubhouse 的爆火有很强的外部因素推动,比如背后投资方对名人大 V 的号召力以及海外疫情。此外,相较中国,海外移动互联网的细分赛代仍有大片蓝海待开发,尤其在音频领域。

“Clubhouse 是典型的硅谷创业公司,创立之时就有明确的定位以及所属圈层。”前述 YY 产品经理说道。

关于中美音频市场,荔枝 FM 创始人兼 CEO 赖奕龙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的用户已经被语音房、语音直播教育得很好了,因为语音这一块中国领先美国很多。“我们荔枝在美国上市,你知道最痛苦是什么吗?在美国没有任何的对标,美国市场还没到这一步,他们语音这一块也没有商业模式。”

Clubhouse 在国内出圈之后,带动去年上市的 “音频社区第一股”荔枝也迎来股价大幅上涨,而在欧美市场,唯一被认为可以与 Clubhouse 竞争的产品,就是荔枝旗下的出海项目 “Tiya”,该产品于去年 10 月在美国上线。数据显示,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上,Tiya 曾进入 14 个国家排名 TOP 5,48 个国家 TOP 10 的成绩,目前已连续数月稳定在社交榜 TOP 10 位置。

选择这样一款产品出海,无疑基于团队对国内外市场不同特性的判断。欧美国家用户对游戏、视频、语音社交等产品付费意愿更高,而美国是音乐流媒体发展最成熟的国家,用户对于音频的应用和粘性都高于其他国家,订阅服务提供高于海外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美国市场环境更利于社区社交产品在 C 端商业化。

赖奕龙指出,国外市场要求产品的使用方式要非常简单,有明确的使用特点,但如果是在中国,过于简单的产品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受欢迎。“中国的使用习惯很特别,但在美国,我们发现它(Tiya)辐射能力很强,大家思维习惯、使用习惯很像。所以我们在美国火了之后,会带动我们 50 多个国家都火。”他表示,环境和特点不同,导致在中国抄 Clubhouse 的产品成功率非常低。

尽管不同市场特性大相径庭,但仍有大量创业者及大厂前赴后继,寄希望于借 Clubhouse 东风登上社交的船,毕竟,一方面中国社交局面常年被微信垄断,创业公司生存空间狭小,另一方面,存量时代里,社交产品是无人不渴望的流量富矿。

陈富军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音频赛道本就在国内融资困难,“相比视频化这个方向,国内语音直播这个方向,只能算得上小切入口,国内的目光和资本注意力都被视频化这个大方向吸引走了。”

“单独作为一个垂直化路线,想象空间比较小,如果要做大,肯定最终也要加入文字聊天以及视频化这些东西,现在它(Clubhouse)只是找到了其中一个切入口而已,但是单靠语音群聊,单枪匹马,在国内太小众,吸引力不够。”陈富军说道。

如果是创业公司做类 Clubhouse 项目,从资金层面来讲,将承担较大压力。类 Clubhouse 应用 “聚聚”(目前已关停)创始人 Joshua 曾向媒体算过一笔服务器的帐,“声网价格是 0.007 元 / 分钟,拿一个房间里有 1000 人、持续时间为 2 个半小时来计算,单是为这一个房间的付费就是 1050 元。”

大 V 不是百忧解

Clubhouse 的出圈显然不是依靠其产品技术或者模式,几位科技圈大 V 起到了不小的引流作用。为填充社区初期的内容,提升品牌渗透率,邀请大 V 几乎是所有产品都会选择的方式。江宇航曾同样表示,对话吧目前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引进各行各业的头部大 V,高举高打。

但大 V 邀请并不如想象中简单。对于冷启动中的项目,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平台用户基数问题,真正粉丝量级大且影响力大的 KOL 基本要通过人情关系实现,这类大 V 在平台的内容输出频率自然无法保证。此外,江宇航认为,在国内的环境,大 V 们已经被微博抖音等平台完全教育,商业变现体系成熟,如果无法满足其利益,将很快流失。

名人效应终将褪去,此后产品自身如何成长,能否继续吸引用户成为关键。陈富军表示,目前 Clubhouse 的核心价值和资产就是名人,但是要扩圈的话,名人浓度下降,到时候考验会变大,“毕竟大 V 和名人也不可能随时都在直播聊天”。

而事实是,从马斯克带 Clubhouse 出圈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用户热情已经出现下滑。前述 YY 产品经理向搜狐科技表示,刚火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打开 Clubhouse 听,但现在打开频率明显变低,除去被墙的客观原因外,他发现很多想听的高质量分享,现在更多变成了闲聊。

此外,不少搜狐科技采访的用户也表示,现在 “都不打开了”“已经卸载了”。百度指数显示,Clubhouse 搜索指数从 2 月 1 日起攀升,到 2 月 8 日达到最高值 75057,随后至 2 月 28 日已经快速跌至 3136。

从产品层面来看,Clubhouse 分为播客和社交两个分支,行业大 V 开设的语音房间,相当于播客加入了实时互动功能,而语音房间的交流内容高度依赖平均用户质量,如果随着用户增长,大 V 浓度下降,素人房增多,信息获取效率变低,用户粘性也就难以保证。

也就是说,要想长期稳定地成长,Clubhouse 就必须在现在的窗口期内积累一定数量优质、稳定的内容提供者,让他们成为整个用户生态中的关键节点。这一点对 B 站、知乎等社区产品来讲都是共同的必经之路。

前火山小视频业务负责人任飞在知乎上指出,这个趋势会导致新鲜劲过去之后,内容将越来越偏向 PUGC 和 PGC,人人都可以参与的 UGC 只是中间的过渡阶段,Clubhouse 这样的语音内容最后会像直播一样由专业选手提供。

目前的 Clubhouse 更偏向于被定义为社交产品,前述 YY 产品经理表示,因为分发方式依赖人脉及所关注的人,创立房间也主要是通过朋友关系,且用户使用的原始驱动力,主要还是取决于参与语音的特定用户、大 V,而非话题。

而如果作为一款社交产品,Clubhouse 的想象力空间可以得到一定提升。“毕竟相比上一波社交产品子弹短信、马桶 TM 那些,上来不知道跟谁聊,还想让用户变身销售员,拉朋友进入一起聊,Clubhouse 已经好多了。”陈富军说道。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社交是破圈的必要方向,不同圈层的用户大量涌入高质量社区,难以避免小众、精英化的氛围变质问题。投资人最为担心的,就是 Clubhouse 会走上知乎的老路,在出圈过程中变得水化。

此外,Clubhouse 的形态也和社交产品逻辑有相悖之处。社交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关系链的沉淀,而 Clubhouse 强调工具性,不仅语音直播内容听后即焚,用户和用户之间也没有设置私信等私域功能,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传播效率。退一步讲,直播语音作为媒介时,用户同时在线时才发挥价值,也就比文字、视频等媒介存在天然劣势。

中国学徒们能颠覆语音房历史吗?

国内语音房产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YY 诞生的 2008 年,此后,hello 语音、soul、陌陌、网易云音乐等产品里也都配备了语音房功能,但并没有因此获得资本或用户热捧。

在类 Clubhouse 产品递爪产品负责人朱晓华看来,国内语音房和 Clubhouse 依旧有本质上的差别,“语音房间的玩法不是聊天,是直播秀场,在这里可能都是捧一个主播的事情,是粉丝和主播的关系,而不存在平等交流。”

然而,如前文任飞所说,语音房产品在不可避免地向 PGC 及 PUGC 发展的过程中,除各种媒体及专家之外,娱乐向的主播和公会也是会延展到的领域,而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讲,娱乐向语音也是最优选。

目前,国内市场中,“语音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内嵌于已经成熟的产品内,或大厂内部孵化,作为功能补充,比如,2020 年 3 月,抖音开始内测语音直播功能;2019 年 10 月,快手上线快手聊天室,用户可选择一起聊、KTV、放映厅三种聊天室类型,支持 1 个主播和 5 个上麦嘉宾。另一种即是像 Clubhouse 一样作为独立产品推出。

映客做 “对话吧”的原因不难理解,是 “苦流量久矣”的选择。以映客为代表的秀场直播赛道流量见顶,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年中,映客 MAU 仅有 3297 万,而陌陌有 1.1 亿。从收购社交 App“积目”,到匆匆推出 “对话吧”,映客急于通过一款社交产品提振流量的迫切心情不言而喻。但在以流量增长为核心的诉求下,小而美的 Clubhouse 模式是不是一个实现目的的好选择,还有待考察。

“大厂已有产品做语音房会根据自己的整体战略来做,比如是为营收负责,还是为社交负责,YY 重营收,我们的语音房也以营收为导向,所以就不可能做出 Clubhouse 这种东西。”前述 YY 产品经理表示。

某种程度上,大厂的铠甲也可能是其软肋,资本逐利之下,“Clubhouse 模式”恐难长期维持。

而创业公司从语音房赛道切入的劣势同样显而易见,不管从流量还是资金层面来看,大厂和及其成熟产品可以通过既往积累轻松覆盖新风口。“如果想营造类似高知识分享氛围的产品,国内有很多其他产品已经是可以替代的,比如公众号和播客。”前述 YY 产品经理指出。这些异步社交产品在补充上语音场景后,社交价值甚至会发挥得更充分。

朱晓华同样提到,两三年之后,可能大厂都会有 Clubhouse 功能,“微信视频号直播连麦有多人了,再加上大 V,这种行业讨论的内容可能就被它覆盖了,多人语音连麦这个功能会成为标配。所以小团队冲进来创业,只主打 Clubhouse 这个功能,其实不是特别明智的选择。”

当然最后,语音直播逃不过国内监管问题。不少 Clubhouse 用户是因为能够听到全球人士的分享交流而使用,这点在国内监管环境之下能否被满足,是国内创业者们都需要考量的。

赖奕龙此前表示,中国语音社交的红利还没到,现在也不能说社交的红利就是 Clubhouse 了。“在未来一两年,肯定有语音社交类的产品能触及到整体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但这个产品的形态,很大几率不是 Clubhouse。”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