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战》引发“一星运动”,愤怒在豆瓣蔓延

观点
2021
04/03
10:36
亚设网
分享

一星还是五星,这是个问题?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星在豆瓣变得如此具有杀伤力,或引发激烈的骂战,又或者让一个人的生活陷入各种维度的失序,愤怒沿着网线从二次元蔓延至现实生活。

《休战》引发的“战争”

长篇小说《休战》是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西语文学作品之一。

豆瓣用户小A是一名拉美文学爱好者,在阅读韩烨翻译的中文版《休战》后她为本书打了两星,并写下短评:“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就像创作者被指抄袭,歌手被指假唱,新媒体从业者被指洗稿一样,“机翻”这两个字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译者很快在豆瓣进行了回应:“‘机翻’属于职业道德问题,逐字逐句认真翻译反复修改的书稿被说‘机翻痕迹严重’,感觉挺糟心的。”

据红星新闻报道,随后豆瓣用户B联系到学生A所在高校的老师,称A的行为系“在豆瓣网上以毁谤和捏造事实的形式去攻击《休战》一书的译者韩烨”,并要求A“向译者带本人和出版社在其豆瓣主页上公开致歉,陈述自己所犯的错误,为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切实负责。”

3月27日,用户A发布了道歉声明,表示“经批评教育后,删除短评,并向韩烨女士和出版社道歉。”

《休战》引发“一星运动”,愤怒在豆瓣蔓延

自从道歉声明发出后,整个事件就开始在豆瓣站内与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引发热议。

“豆瓣事豆瓣毕”这曾经是网友之间不用明说的默契,但在近些年网络世界和真实事件的界限频频被打破。一个“差评”事件再次演化成了一起“举报事件”,在AO3事件之后,“举报”已经成为刺痛大众神经的敏感点,很容易引发更大范围的反噬。

虽然在用户A的实名道歉信发布当日,译者韩烨在其豆瓣主页上发文称:“出版社的责编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虽然那天觉得‘机翻痕迹明显’的说法不公平,我也只是止于给读者留言,连私信都没有发过,更不会做出私下逼迫的事情。”

《休战》引发“一星运动”,愤怒在豆瓣蔓延

愤怒的网友认为这是在“仗势欺人”,冲向《休战》评论区怒打一星,导致此书在豆瓣网上评分迅速下降。目前此书在豆瓣网上的打分选项已关闭。

豆瓣官方管理员豆嬷嬷在站内声明结尾这样写道:希望大家在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能够接受多远的想法,尊重理念的差异,也希望想法的碰撞为大家带来的是思考,而非对立和撕裂。

《休战》引发“一星运动”,愤怒在豆瓣蔓延

“一星运动”始末

网友冲向评论区怒打一星,被称为“一星运动”,《休战》并不是第一次引发该运动。

2019年的春节档票房黑马是《流浪地球》,虽然它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但评论区却打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五星党”激战“一星党”。

“一星党”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主演吴京的“黑粉”;“五星党”则认为,这部电影是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大片,“差评就是不爱国”的极端观点,拒绝接受任何关于《流浪地球》的批评。同时有传闻称,《流浪地球》豆瓣评分里出现许多修改评分五星改一星点赞数量却不变的情况,这是由于水军收钱给差评。

《休战》引发“一星运动”,愤怒在豆瓣蔓延

虽然豆瓣官方回应称,不存在传言中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的情况,将优化产品。但针对作品的“一星运动”拓展蔓延至了对于豆瓣整个平台的“恶评”, 不少人涌入应用市场里给豆瓣 App打一星进行报复。

自从“一星运动”被“发明”之后就被反复使用,后续影视剧《我是余欢水》曾因剧中的部分台词有“辱女”之嫌短期内出现评分骤降。而当作品的主创团队中包含流量明星时,“一星”与“五星”的battle几乎变成了“日常”。

曾捧出两位顶流的影视作品《陈情令》就曾出现大规模一星与五星的评价,这种明显的饭圈粉黑大战在流量明星的作品中尤为突兀。由于饭圈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因此在意识到豆瓣评分的重要性后,粉丝圈会规模性养号,比如在豆瓣新建账号,给各种书籍、电影、音乐打分评论,给“爱豆(偶像)”作品“养号刷评”。

豆瓣评分不再是小范围文艺青年的自嗨,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具公信力的影视作品评分坐标系,各种或远或近的利息相关者都希望能够找到“缝隙”。虽然阿北曾经在2015年的《豆瓣八问》中称豆瓣评分刷不动,但显然现实层面评分已经出现明显“松动”。

“豆瓣”越出圈,“豆瓣评分”的公信力就越下降,这样尴尬的局面困扰着豆瓣,也困扰着每一个用户。

国内社区的终极难题:越出圈越不幸?

几乎每一次发生“一星运动”,豆瓣官方管理员豆嬷嬷都会发布一则站内声明,而主题只有一个“维护社区氛围”。

社区是最不好做的产品之一。

B站和豆瓣都是属性鲜明的产品,它们的存在时间都超过十年,这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之前豆瓣的标签是文青,B站的标签是二次元,虽然圈子小,但粘性很强。但在“增长”是唯一KPI的互联网世界里,“出圈”才是最大的“发展”。

2018年B站上市了,在纳斯达克时他们讲的故事是“Z世代”,而前不久回港的二次上市,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它们在努力完成破圈,陈睿的目标是2023年MAU(月活)达到4亿。于是在这个过程越来越多三次元的人冲进了B站,一场老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虽然阿北没有对豆瓣进行各种大刀阔斧的“出圈”改造,但在大趋势下豆瓣本身也被裹挟前行。

前几年豆瓣鹅组等娱乐八卦向小组迅速壮大,并在大众舆论范围内开始小有名气,有资深豆瓣用户曾经感叹“豆瓣鹅组和豆瓣书影音几乎是两个世界”,割裂感已经出现。

而不过两三年的时间,曾经被视为“文青审美”的豆瓣书影音也开始出现剧烈分化,饭圈与资本的入侵让公信力极强的豆瓣评分开始变得“混乱”:国产剧的评分开始出现虚高,流量作品无一例外地沦为粉黑混战。这种“混乱”弥漫在豆瓣的各个角落,书影音、小组、日记,因为各种原因涌入豆瓣的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重塑”豆瓣。

很多文章中都曾经写过,豆瓣是一家“慢公司”,他们或许并没有太多“出圈的计划”,但显然如今必须考虑如何解决“客观出圈”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面对“出圈”,B站的学费是一部番剧的下架与一位头部Up主的封禁,但对于B站而言,这是他们成长为“巨头”的必经之路。

那豆瓣呢?阿北和豆瓣大概都没有“巨头野心”,该如何平衡这一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