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数据霸权”:车辆数据“不属于”用户,第三方机构检测难服众

观点
2021
04/21
10:37
亚设网
分享

导语:特斯拉再次冲上了热搜。同样是在上海,这次不是因为台上热舞的CEO马斯克,而是因为站在车顶的维权者。

特斯拉再次冲上了热搜。同样是在上海,这次不是因为台上热舞的CEO马斯克,而是因为站在车顶的维权者。4月19日,2021上海车展上,一名女车主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站在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随后被工作人员提着手脚抬走。

特斯拉的“数据霸权”:车辆数据“不属于”用户,第三方机构检测难服众

特斯拉的“数据霸权”:车辆数据“不属于”用户,第三方机构检测难服众

近年来,上百名特斯拉车主经历了“刹车失灵”的惊险时刻。对于频频发生的消费者维权事件,特斯拉的回应模版可谓惊人的一致:有问题的是驾驶员,他们误操作、超速、踩刹车较轻……甚至,特斯拉曾将一次车辆断电无法启动的责任归咎到国家电网。

特斯拉给出的原因五花八门,背后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车没问题。但作为行驶数据的唯一掌握者,特斯拉从未向车主们、监管部门以及公众给出任何事故车辆的数据报告。甚至在2020年,某些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中,事故车辆的行驶数据出现了丢失或被删除的情况。

就在女子车展维权次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警方称将对特斯拉发出搜查令,获取在得州发生事故车辆的所有数据。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对于特斯拉官方给出的事故解释,信任度都降到了冰点。

昨日(4月20日)晚间,特斯拉发布了致歉声明,态度也从“决不妥协”变成了“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但对公开事故车辆数据仍只字未提。

隐秘的数据

回顾过往特斯拉因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问题的关键都在于数据,因为这几乎是判定事故责任的最好的事实依据。

如滴滴顺风车事件、货拉拉女乘客跳窗事件中,民意的沸腾点、企业的整改方向都围绕着上线全程录音功能,以获取车内的具体情况这一方向。

据了解,特斯拉车辆的行驶数据,目前只能通过特斯拉后台查看,车主无法获取,政府相关部门也较难对此做出监管。这就导致刹车失灵、突然加速等事故发生后,最终解释权往往只归特斯拉所有,造成众多特斯拉车主维权难。

针对此次车顶维权案件,郑州市场监管局新闻宣传处负责人回应,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4日三次组织投诉人和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进行调解。投诉人(即本次车顶维权主人公)要求“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因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拒绝提供相关数据。

讽刺的是,特斯拉曾在3月14日发布的《关于海南碰撞事故的说明》中明确表示,在遇到执法和监管机构调查时,均会完整、真实的提供车辆相关数据。

关于行驶数据,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核心是,特斯拉是否有权处置车主的行驶数据,这项数据到底是归于特斯拉公司,还是归车主自己。

对此,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徐永兴律师对搜狐科技表示:“车主行车数据一方面如实记录车辆的运行状况,另一方面还涉及车主出行地点等个人隐私。行车数据的到底属于车主,还是属于特斯拉公司,目前属于法律的空白地带。”

在此之前,特斯拉也曾用“数据丢失”“云端数据消失”等理由回应事故车主的质疑,甚至有事故车主发现“行车记录仪相关数据被删除”。可同样是在上述提到的《关于海南碰撞事故的说明》中,特斯拉曾表示,车辆数据是由车联网关读取车内各部件信号并加密存储,存储后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删除相关数据。

关于事故车辆数据被删除的问题,一位汽车行业技术从业者对搜狐科技表示:“这就是搪塞,数据是不会丢失的。不过,在这件事上,特斯拉拥有绝对的主导权,即使数据是编辑过再给你的,你也什么办法没有。”

在徐永兴看来,特斯拉公司作为车辆的生产厂家,既然强制车主同意收集车主的行车数据,那么,特斯拉公司就应当承担保证行车数据安全、真实、完整的义务。一旦发生事故,特斯拉公司应当无条件提供真实、完整的行车数据以查明事故真相,任何以云端数据丢失、硬件损坏、系统损坏和数据误删等为由拒不提供完整的行车数据,都是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

而关于特斯拉数据的存储问题,一个最新进展是,位于上海的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将在今年二季度建成。早在去年6月,特斯拉中国就曾传出消息,中国的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即服务器,将从美国迁移到中国。

这是效仿苹果“云上贵州”的模式。好消息是,将数据中心设在中国,除合规性外,还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减少延迟,解决app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谁来委托第三方?

除了数据问题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众多特斯拉车主在维权过程中,都不愿意采用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数据检测机构。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怀疑相关数据已经被特斯拉“动过手脚”。

如本次车顶维权事件中,一位ID为“明天会更好的”、自称是车展维权主人公妹妹的网友发声称:“2月21号事故发生后,车第一时间就被特斯拉郑州福塔维修中心的工作人员拖到了店内,3月4日才取出来。我们质疑从出事到我取车的这几天,这辆车会不会被动过手脚。”

同时,当车辆遇到事故时,特斯拉售后往往会给出“重启可以治一切”的万能答案。对此,上述网友也发出了“三连问”:“当系统遇到偶发性故障信息时重启之后故障信息会不会消失?车主该如何取证?鉴定又会有何用?”

除了数据问题外,事故车主们还对特斯拉所委托的检测机构提出了质疑。

今年3月,海口特斯拉车主蒙先生所经历的“刹车失灵”事件中,特斯拉委托了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安通)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刹车系统合格。

但据搜狐科技查证,捷安通是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员工人数只有20人(2019年数据)的小微企业。去年,该公司还曾因拒绝赔偿劳务者的医疗费用被告上法庭。在特斯拉委托检测之时,该公司成立尚不足4年。

而在本次维权事件中,特斯拉曾提出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测这一国家级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事故车辆的检测,但被该维权车主拒绝。张女士表示,“我们不是不同意第三方机构检测,只是希望选择一个专业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

“负责调解的监管局老师告诉我们,目前能做进口车检测和鉴定的,只有一家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机构”。她认为特斯拉指定的这一第三方“很明显不是一个专业的鉴定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隶属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可提供安全与性能、节能环保与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国际认证及培训等各个领域的认证及相关技术服务。

据大众网·海报新闻报道,该中心汽车部责任工程师郑晖表示对特斯拉的事故表示检测不了——“我们是认证机构不是检测机构,我们做不了检测。”

此外,关于特斯拉与该中心的关系,可追溯至2016年,当年,特斯拉曾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共同启动"特斯拉充电伙伴计划"。

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问题,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曹书珍对搜狐科技表示:“在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当事人自行委托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产品质量鉴定的,属于单方委托行为,除非双方当事人有约定,否则鉴定结论对双方当事人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在双方共同指定或法院选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才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具体到本次维权事件,“如果车主不认可特斯拉公司自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那么这份检测报告就只是特斯拉公司的单方行为,对车主没有法律效力。”徐永兴补充道。

特斯拉该赔吗?

根据维权车主方面表述,他们退车、退款等诉求均被特斯拉拒绝,“特斯拉高层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我们同意保险公司修车,修好后特斯拉再帮助卖个好价格。”

而在讨论赔偿问题之前,首先要厘清双方的对于事故的责任。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曹书珍对搜狐科技表示:如果是因消费者个人操作不当或者未按产品说明操作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失,应由消费者个人承担。

不过,退一步讲,即使全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消费者误踩电门等因素造成,那特斯拉的态度也不应当是“决不妥协”,而是对车辆的踩踏板的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该事故是由特斯拉车辆问题导致的,消费者可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进行产品退换货。

《规定》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的“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包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条件、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规章规定,包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驶里程5万公里。

针对于车顶维权的女士所提出的退车诉求,在《规定》中也有所体现,具体包括四种退换货具体情形,即从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

1、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燃油泄漏;

2、严重的安全性能故障累计做两次修理仍然没有排除故障,或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

3、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两次,或它们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计更换两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

4、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条、车身当中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计更换两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

另外,《民法典》第七编关于侵权责任第七编侵权责任第四章产品责任相关中也提到,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第一千二百零三条)。

由于特斯拉采用直营模式,生产者和销售者为同一主体,因此需同时承担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另外,由于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频发,不少网友质疑有问题的不止事故车辆,这可能特斯拉车辆存在的“集体问题”。今年2月,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曾语出惊人地表示:“购买特斯拉的最佳时机,要么是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生产稳定下来再买。在产能爬坡过程中,要让所有小细节上做到完美的确非常困难。”

对于车辆可能存在的“集体问题”,曹书珍表示:“产品投入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扩大的,对扩大的损害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或者没有依据前条规定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今天,特斯拉在赔偿问题上再次表态:“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今年1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开始交货,由于补贴后价格低于30万,一向“高傲”的特斯拉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昨日也在上海车展上表示,二三线城市市场将是特斯拉今年的一个重点。

特斯拉开始向驶向更多的人群。但它的制动系统似乎还没完全做好准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