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为何这么忧心台湾?台湾《中国时报》5月4日发表相关社论,认为台海已成为地缘政治全球最危险的火药桶,更需要积极“建构和平”。全文摘编如下:
英国《经济学人》形容台湾是“地球上最危险地区”,这或许危言耸听,但台湾似乎愈来愈不在乎“和平”,尤其民进党上台后,不惜对大陆摆出对抗姿态,美中关系恶化后,如获至宝紧跟着美国对抗中国大陆的脚步,认为这有利于永久执政。其视和平如敝屣的态度,使台湾地区成为区域冲突的导火线。
过去5年,大陆对蔡英文的态度其实相当克制,希望保留改善的余地,但最近出现改变的迹象。国台办针对蔡英文和赖清德在所谓“海内外国是会议”的发言,作出强烈回应。两人“发表挑衅言论,声称要让台湾成为正常化的国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批评民进党当局“操弄和鼓噪谋‘独’议题,大肆散播‘台独’言论,进一步暴露了他们伪善意、真‘台独’的本质,撕下了他们所谓‘缓和两岸关系’的面具”。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刚接任时,曾期望两岸“春暖花开”,但春天仍然遥远,两岸依旧冰冻,蔡与赖的谈话更让两岸僵持雪上加霜。
赖清德在中美日三方关系紧绷时刻抛出“台独论”,所为何事?只是做给美国看吗?恐怕不是。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的表述已非常明确,是“对抗、竞争、合作”的三合一策略。蔡当局却持续“以独抗中”政策,想必是为了近来内政“天灾人祸”频仍,需要再次冲撞大陆,以转移民意责难的焦点。
以冲撞大陆化解自身危机,是民进党屡试不爽的戏码。但是“狼来了”的戏码不断演出,终究不是常态。
“和平”绝对不是靠冲撞获得,而要有“和平建构”的策略。
遗憾的是,蔡英文上台后,未以和平为念,第一任期内宣布“不走与大陆对抗的老路”,第二任期内宣示“以和平、对等、民主及对话的原则,期望与大陆互动协商”,但都是空话,走的却是对抗冲突之路。
和平应该是两岸不可放弃的最高原则。台海已成为地缘政治全球最危险的火药桶,更需要积极“建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