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裕的资金是货拉拉造车的底气,但此时入局,货拉拉势必要快速填补人才和技术方面的空缺。
造车赛道又迎新成员,继 Baidu、滴滴、小米、OPPO、360 等互联网公司接连入局后,货拉拉也启动了造车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布局新能源货车的互联网公司。
目前,货拉拉正在招募新能源货车制造方面的人才,并在招聘平台上线了新能源货车整车产品专家等职位。因此,外界猜测,货拉拉造车,其产品很可能是新能源货车方向。
对于上述造车消息,货拉拉并未作出否认,而是公开表示“会持续招揽和储备人才,但对于造车一事,暂无可对外披露的信息。”
作为货运届的巨头,缺乏造车基因的货拉拉是否具备造车的能力?其跨界造车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货拉拉能博得一席之地吗?
资金、技术、人才,货拉拉的入场券
造车,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充裕的资金则是货拉拉造车的底气。自成立以来,货拉拉获得了多轮融资,融资总额近 25 亿美元,去年 12 月货拉拉官宣获得 5.15 亿美元 E 轮融资,今年 1 月底,有媒体报道称货拉拉即将完成 15 亿美元 F 轮融资,估值达 100 亿美元,跻身超级独角兽。
汽车制造业是典型的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货拉拉此时入局造车,势必要快速填补人才和技术方面的空缺。
近年来,货拉拉引入的高端人才履历亮眼,饿了么前技术副总裁张浩,美团配送事业部前运营负责人尹兵兵,行业知名营销人、寺库前首席增长官、乐视前高级副总裁任冠军相继加入货拉拉。货拉拉曾透露,今年将投入 15 亿人民币吸纳人才。
针对造车项目,某招聘平台显示,货拉拉正在招聘新能源货车整车产品专家等职位,其中整车产品专家的岗位职责为负责新能源定制货车的整车、驾驶相关产品需求的定义和设计;通过研究货车使用场景与底层原始需求,探究行业发展和演化,定义和设计货车的外观、内饰、基础驾驶操控等。
职位描述中还提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联、高精地图、汽车云等前沿技术研究,不难看出货拉拉打造“电动货车新物种”的想法。
手握入场券,货拉拉又要如何解决产品落地问题?
猎云网猜测,货拉拉将与车企合作造车,这也是不少造车新势力采用的方式,一方面车企成熟的技术、模式能够大大降低试错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产品快速落地。目前,货拉拉已经与五菱、长安、福田、江铃等传统车企合作,开展汽车租售业务,因此,不排除日后货拉拉与这些车企合作造车的可能性。
各路势力纷纷入局,货拉拉造车又有几分胜算呢?
产品方面,货拉拉造货车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据知情人士透露,货拉拉将打造更适合货运场景的货车,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外界认为,货拉拉可以效仿滴滴定制的 D1 车型做法,为货车设计更利于装载的空间、搭载 "一键接单" 功能等。另外,基于过往的订单情况,货拉拉也可以根据司机需求调配产能,有效控制投产比。
销售方面,货拉拉有着天然的销售通路,无需额外搭建销售渠道,据悉,目前货拉拉每年可售出数万辆货车,另外租售结合的模式也将进一步提升出货量。货拉拉还有天然的货车客户群,平台上的注册司机数量超 400 万,平均月活司机为 58 万,货拉拉可以针对这部分用户进行精准营销。
售后方面,货拉拉遍布全国的 180 多家分公司也将为司机们提供售后保障。
但货拉拉造车同样面临着挑战。
第一,货拉拉虽然更懂货车,也想制造出更适合货运场景的极致的货车,但此前没有技术储备也没有相关经验,短时间内不会有产品量产,而在这期间,其他厂商是否也要来分一杯羹?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传统厂商跑在了前面,例如比亚迪就已经推出了较为全面的物流电动化产品,向全球客户交付各类型纯电动卡车超 1 万台。
另外,包括充电桩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提上日程。尽管手握资金,但不可否认,造车依然会给货拉拉造成不小的资金压力。
第二,货拉拉拥有大量司机资源,但我们无从得知车主购车 / 换车 / 租车的意愿,目前也没有相关数据披露,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购车、租车双线用车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另外,对于价格敏感的司机群体来说,货拉拉的货车能否在性价比上取得优势?
第三,货拉拉主营同城货运业务竞争激烈,滴滴货运、快狗打车、满帮等货运公司都瞄准了这一领域,资本相继进场,来势汹汹。货拉拉在开展造车计划的同时,必须要先守住自己的主阵地,在两者之间做出一定的权衡。
造车不易,货拉拉能否交出满意的答卷暂未可知,当下,它还需要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