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初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辞世,享年 91 岁。在中国人的传统语境中,过了九十岁,一般被称为“上寿”。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记者了解到,袁隆平院士生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些年身体状况不大乐观,2019 年秋天在北京接受“共和国勋章”颁授的时候,他是被几个小伙子用轮椅抬上大会堂台阶的。
年已高龄,身体机能衰退本是正常的自然界规律,但就连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自己长期跟随、密切服务的袁院士的健康状况,也感到意外和吃惊。
团队中的一位工作人员此前对《科学大师》记者透露,在某次接待外来访客的过程中,性格直爽的袁老于谈话间告诉来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大好,现在是一百步路都走不了了。
工作人员说及此事,声音低回。
百秒回顾“杂交水稻之父”生平:
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热衷体育运动,爱打气排球,80 多岁还能上场一露身手。至于育种工作需要,下到田间地头干活也是家常便饭,并不是个宅得住的人。
在这位工作人员眼里,年岁大了以后,袁隆平也比较喜欢出门散步走走,没想到的是,连迈步都困难的这个信息,也是他们无意中从旁听到的。
网易新闻去年下半年曾尝试推动对袁院士的深度人物采访,因为身体条件的关系,最终未能成行。
多次沟通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一对一的采访对谈根本是不可能进行得了的,时间稍长一点的讲话对老人的体能是一种挑战和消耗。只能是三言两语简单的交流。
2021 年临近春节,袁隆平如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休养。那里称得上是他的根据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就设在那里,他的杂交水稻育种工作,经常是在那里进行。
海南也是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的奇迹之地。在这里他经历了杂交稻研究的关键节点,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和研究伙伴从海南南红农场附近挖回一株取名为“野败”的野生稻,这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开创了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的新局面(新华网)。
然而据媒体披露,今年 3 月,袁隆平在三亚的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此后转回长沙治疗(红网)。
在此之前,《科学大师》了解到,单位和家人对袁隆平的健康保护,可谓严之又严,对外界的活动和造访,有相应的设限,希望减少外界不必要的打扰。但是声望太高、名气太大,外界对于袁隆平的接触,有时候往往难以阻挡。
去年就有两次,袁隆平一次被传在某直播社交平台开设账号入驻,一次被传要进行直播首秀,均上了热搜。这背后的内情,非是外人所能了解。袁隆平身边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为此进行了严正的交涉,这种事情让人非常恼火。新华社也辟谣称,袁隆平本人对直播首秀的事一无所知,是他任法人代表的一个机构代他注册的账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身上有这样一种典型的奋斗者特征。身体不好,居家养老,毕生投身的杂交稻事业,也要伴随左右,大有须臾不能离的意味。在他家房屋侧边,开辟有一大片稻田,还能走动的时候,他或在田间散散步,或在屋檐下对禾凭栏,可谓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田地。
2019 年 9 月,过九十大寿,他在新华社的一篇报道中说道,“我现在已经从‘80 后’变成了‘90 后’,我希望自己能活到 100 岁。”、“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多贡献。”
十年前,也就是 2011 年的秋天,本文作者曾专程从北京飞到长沙采访袁隆平院士。
时隔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他的会客室陈设。
正座墙壁上,挂着一大幅杂交水稻的特写照片,图中的水稻,稻粒金黄饱满,穗阵瀑布状垂挂,这是他们团队的科研成果体现。而且这张作会客室主墙背景的照片是可以随着亩产不断提高而灵活撤换的。当时他们的亩产刚刚达到 900 公斤。三年后当亩产突破 1000 公斤,我发现照片又换成了 1000 公斤的试验田里的稻穗,依然那么黄澄澄,颗粒饱满,丰收在望的气象。
会客室里,还有当时的国家农业部长特意向他赠送的花篮,以及一些小学生们献给他的几箩筐金黄谷粒。
袁隆平快人快语,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一落座,谈话就开始了。
那一年他 81 岁,装了假牙,说话的时候,口腔里会冒出上下牙相碰时的微微的咯咯声。听力也不行了,他提示我们靠近一点儿,提问的时候大声一点儿。
对于不愿意或不感兴趣回答的问题,他会直言,这不是他本人的研究领域,不想涉及。而他感兴趣的话题始终不离杂交稻。
做科研的人共通特点,往往是对于科研目标一刻不停的追求和沉浸。
当时虽然团队刚刚宣布平均亩产破 900 公斤,但袁隆平告诉我们,他们团队同时手里握有一个 970 公斤的品种,只有 40 亩,不到 100 亩,努力一把,也许可以冲到 1000 公斤。他们团队对外界宣布要在老爷子 90 岁的时候达到平均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但袁隆平本人不干,“我等不住了”,他对我们说,他要在 90 前就实现 1000 公斤目标。
那次采访完过了三年,在他 84 岁的时候,这个目标首次实现。
不断提高亩产,是袁隆平一直在说的事情和醉心的目标。1000 公斤,当然不是终点。那次他还提到了 1500 公斤。怎么实现不断高产?靠的就是科研。用他的话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水稻育种靠光能辐射,即阳光辐射到地面上能转化成有机物,对此的利用率越高,产量就越高。对于我们这些外行,袁隆平讲解得比较通俗,根据学者们的估算,光能利用率最高是 5%,如果能利用到 2.5%,在长沙那种气候条件下,亩产理论上实现 1500 公斤是有可能的。
科学家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主要工作,是把分属于碳四植物的玉米、甘蔗等作物的基因转移到属于碳三植物的水稻、小麦上去,因为据他说碳四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比碳三植物要高 30% 到 50%,加上良田、良种、良法配套,他相信 1500 公斤是可实现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去年实现:2020 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在湖南的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测产结果,公布双季稻亩产 1500 公斤的目标被突破,达到 1530.76 公斤(据袁老爷子讲,这一亩田的产量可以养活五个人)。官媒称,这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继续领跑国际(经济日报)。袁隆平得知这个数据后,在发布会上公开宣称,他的新目标是要实现双季稻亩产 2000 公斤。
为什么要追求不断提高平均亩产?条件完美的试验田里的产量,能不能适用于普通农户的水稻产量?
袁隆平并不讳言这两者的差距。他当年在采访中就告诉我们,所谓亩产公斤的目标值,是从科研的角度讲的,并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种植 ,推广到几万亩种植的杂交水稻,一般都会打一些折扣(7.5-8 折),不会有试验田的产量那么高。
不过,在 2000 公斤这个最新目标提出来不到半年时光,袁隆平就作别了我们,没能够再次看到这个新挑战的实现。
十年前的那次采访中,袁隆平一边说话,一边把烟掏出来,具体牌子记不得了,盒子上印的是英文字母。有人统计过,他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月开始抽烟,一共抽了整整 63 年,大约是在 2011 年那次采访后的两年,他又把烟给戒掉了。传说也是听了钟南山教授的规劝。袁隆平最初还对同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杰出科学家钟南山大讲抽烟的几大好处那套论调,而钟南山给他查体后,说他的肺部有点小问题,是多年吸烟造成的(南方周末、红星新闻)。
那时候他行动自如,并没有见到什么大碍。采访一收场,袁老爷子拔腿就走,一溜烟儿跑出会客室,消失得无影无踪。
择一业,终一生,这是和我们网易新闻有过合作的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先生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一种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体现。
这句话放到袁隆平身上,看起来也很贴切。
袁隆平经常向人提及,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前者是指通过持续的科研攻关,实现亩产提高,如上面所讲到的那样,他对此记挂在心,凡是对他的访问中,八九不离十,说到杂交稻,他必提产量。
后一个梦想,是指让杂交水稻更广泛地走向国外,养活更多的人,中国也可以藉此进一步奠定自己的国际地位。这一点,袁隆平早在十年前就向我们提到过。
当时他向我们提到的数据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水稻种植面积 1800 万亩,其中有三分之一(也即 600 万亩)是中国的杂交稻,其他一些国家也很需要中国的杂交稻。在这种有利形势面前,杂交稻走出去也面临着相应的技术壁垒,外国提出不想进口中国的种子,而要改在本国生产种子,袁隆平愿意接受在当地生产种子的提议,但中国的相关部门提出要研究研究,没有立刻同意。再加上国外有些政府机构腐败严重,从进口过程中吃拿卡要,要捞取好处。这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杂交水稻走向国际的步伐变得缓慢了。
老爷子当时说,他的愿望,是世界上如果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可以增产 1.5 亿吨粮食,可以多养活 4 到 5 亿人。
此后,他也间或在媒体上呼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杂交水稻走出国门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政策,直到 2016 年,农业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提出将有条件地放开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条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办企业,就地生产和销售。但到目前为止,杂交稻的出口政策调整进度及其调整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后面进一步研究和追踪。
杂交水稻之外,海水稻的研发,是袁隆平晚年(2016 年)领衔的一项重要科研课题。海水稻是指一种适宜在盐碱地和荒地滩涂都能种上的水稻。袁隆平对海水稻的发展很投入,生前最后两年,他还在向国家提议设立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今年元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召开的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就宣布,目前他们已在全国签约 600 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 8-10 年实现 1 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不过在发展杂交稻和海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身后的杂交稻团队和海水稻团队两大主体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工、协作关系,是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在去年与袁隆平院士身边工作人员沟通采访事项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工作人员对于海水稻相关内容的排斥。而在社交直播平台上代开账号一事引起舆论关切,对于海水稻团队的这种做法,杂交稻团队方面有工作人员也显得不悦,个中原委,引人猜想。
随着袁隆平辞世,作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拓者,他健在时的精神符号表征、感召力量,随着时间的迁移,会不会发生变化,而杂交稻和海水稻两项事业的后续发展推进及布局,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正在推进科学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十四五蓝图绘就,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显身手、立功业、作栋梁。
此时,一位共和国的功勋科学家,为养活更多人而终其一生孜孜以求作“稻粮谋”的长者,此刻已离我们远去。一个老人,挥洒汗水劳累半生,终于可以歇下了。人们正在以各自的形式缅怀和纪念他。在此,我们征得授权,谨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谢克昌教授有感而发的一首悼诗来结束本文:
痛悼袁隆平院士
饭碗端在自己手,
世态炎凉不发愁。
心中盛装吃喝事,
水稻之父冠全球。
中国院士好榜样,
顶天立地做文章。
人去魂在终不朽,
丰碑永立继世长。
注:本文资料援引及参考《南风窗》、一财网、新华网、中新网、人民日报、潇湘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