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下的苏宁易购 迎来的不止“涨停”

观点
2021
07/07
20:39
亚设网
分享

长期主义下的苏宁易购 迎来的不止“涨停”

在 6 月 23 日宣布停牌后,外界的各种猜测在 7 月 5 日晚上终于有了答案:苏宁易购发布的公告显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将上市公司 16.96% 的股份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

而参与本次战略投资的机构,除了江苏、南京国资,还包括阿里巴巴以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受利好消息影响,6 日苏宁易购开盘价达到 6.15 元/股,较此前停牌 5.59 元/股上涨了 10.02%。这股势能在 7 日同样还在延续,复牌第二日苏宁易购开盘后股价一度达到 6.74 元/股,截止 9:45 分,苏宁易购股价达到 6.58 元/股,上涨 6.99%。

显然,除了二级市场普通股民的持续追捧,在互联网及商业零售领域,这次战略投资的引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涨停”之外,苏宁易购秉持智慧新零售理念,深化资源互联网战略的发展路径,又是否可以进一步夯实?

长期主义的难与易


过去近十年来,苏宁易购的多元化与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坦。尤其是提出全面发力新零售之后,这些年苏宁易购也陷入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在打通线上线下零售场景时,过多的把用户数、规模增长排在了首位。当然,过去几年的状况并非是赛道和战略选择上出现了问题,而是渗透和扩张过程中难以达到利润规模与质量增长的有机平衡。而且,这又是一条投资回报期漫长的“长期价值”赛道,因此,才造成了现阶段盈利压力的增加。那么,聚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力全场景新零售布局的苏宁易购,在这次引入战略投资后,能否继续自己的战略路径呢?从目前其已经打下的基础及行业资源来看,这条长期价值理念下的新零售战略布局,已经开始有了触底反弹的势能。先看一下作为“战备资源”,苏宁易购在线下渠道、技术能力、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状况。

长期主义下的苏宁易购 迎来的不止“涨停”

对比苏宁易购的 2019 年、2020 年财报可以发现,其主营业务 —— 零售业务、服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大约占到总营收的 90% 以上;其中增长较快的服务及其他项目同比增长了近 18%,这里面主要是苏宁物流开放服务、线上平台佣金及广告业务为主。也就是说,零售以外的一些新业务开始初见成效。同时,在零售业务中,传统的家电及 3C 品类营收虽然出现了负增长,但是日用百货类商品的营收却大幅增长,全年共计 455.7 亿元(同比增长约 115%),即全品类的运营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另外在渠道建设上,截至 2019 年底苏宁易购旗下各类自营店面共计 3630 家,门店物业面积达到了 818 万平米,苏宁易购零售云的加盟店达到了 4586 家。

长期主义下的苏宁易购 迎来的不止“涨停”

而在今年初发布的 2020 年财报中,除了全品类运营的趋势不减、日用百货商品营收继续增长之外,覆盖全国重要物流节点的仓储物流设施也日渐丰满。财报显示,截至 2020 年底,苏宁物流新增、扩建了 9 个物流基地,完成了 10 个物流基地的建设。同时苏宁物流地产基金的投资运作也已经启动,形成了仓储物业 "开发-运营-基金运作" 的资产运营模式。这一年,其协同家乐福、苏宁小店拓展的到家业务,提供了 1 小时达、一日三送等多种服务形式。同时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去年的新开门店数量为 3201 家,开放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44.42%;由门店社交化经营带来的线上销售规模,同比也大幅增加了 145.70%。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状态来看,几乎都是大资金投入、长见效周期的项目,这也意味着其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还要提升优质资源的建设效率,难度可想而知。可以判断,随着未来苏宁易购进一步聚焦有质量增长的赛道和路径,做好本地在线化运营,通过本地化流量,立足场景、店面做出本地化的商品用户运维,将会进一步带动线上和线下,从而迎来营收及利润双增长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这些布局和经营理念不能摇摆,尤其是在引入新的战投后,要继续笃定资源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包括基于近 9000 多家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可以在下沉市场不断打造模板,以产业互联网的形式持续发展实体零售,拓展诸如超市、购物中心、母婴店等新形态,并且将以前的提供商品服务为主,转向以提供广告、体验、生活方式等服务能力为增长点的新模式,强化过去 30 年所积累下来的零售经验,启动第二条增长曲线。正如股神巴菲特所提到过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念,先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道,然后坚持走下去,让雪球不断滚起来。苏宁易购目前的资源互联网发展理念已经拥有“很湿的雪”(即 30 年来在零售行业积累的商品、供应链(物流)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强大服务能力),也看到了“长长的坡道”(即基于平台上 6 亿会员用户、数万家平台商户、千万级商品品类和线下 10000 多家智慧零售门店形成的智慧零售场景),一旦持续不断的推动力产生(资金和产业共赢合作生态),就会形成一种“滚雪球”的新势能。

新战投背后的势能


话说回来,这一次战略投资机构的名单,已经可以看到资金层面以及共赢生态模式的一股潜力。

从公告中可以看到,这次战略投资的机构,包括江苏、南京国资,以及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这个强大的阵容背后,凸显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稳定,二是势能。

尤其是阿里巴巴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与苏宁易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有望在用户、技术、服务、供应链、仓储物流等领域持续发挥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多赢商业模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国资及实力产业资金的助力下,苏宁易购近期的发展形势将进一步明朗化。因此短期内会为上市公司实现增信,迅速恢复流动性,而长期来看,苏宁易购的盈利能力也将因此得到不断提升。

当然,新战投阵营中的海尔、美的、TCL、小米等行业巨头,看重的也正是苏宁的战略模式和投资价值,他们的入局也在帮助苏宁易购聚焦自身主业,赋能行业发展、服务社会创业,这种未来企业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对各方都是有益的。

相关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不同领域的行业巨头未来或将在各个层面与苏宁易购发生独特的化学反应,在 C 端用户、AI 及互联网技术与服务、零售供应链、仓储物流等领域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深化合作及经营理念形成共赢格局。

长期主义下的苏宁易购 迎来的不止“涨停”

换言之,这些战略投资者为何要入局苏宁易购?就是他们看好苏宁易购在下沉市场的渗透能力,也看好苏宁易购在智慧零售场景化之下,通过 4.0 版苏宁零售云在商品与服务、业态与运营、流量与触达等方面形成的优势资源。

当然,这种相互的“作用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与苏宁易购在零售领域有着较强业务相关性和产业协同性,这种共赢的合作形式有利于整合优质资源,也将持续对苏宁易购的资源配置与业务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但是同时,后者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与产业投资者完美对接和匹配。

正是二级市场用户的一致看好,以及多家战投巨头的加入,才更加突出反映了苏宁易购过去几年来战略发展的“长期价值”。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胜算更大的新零售产业化战略布局。相信随着入场各方推动苏宁易购进行结构治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更为科学的激励体系,助推其向零售服务商转型的落地,其长期战略的优势也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