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 iPhone 发布,苹果都会放出一系列宣传片为其造势。
而 iPhone 12 系列宣传片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幕,是苹果展示新 iPhone 的下载速度,一眨眼 Apple TV 商店中的电影就已经下载好了。
这显然是为了突出 iPhone 12 的 5G 功能,网速确实很快,但其实电影商店乃至 App Store 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关系远比这个宣传片要来得精彩。
乔布斯和苹果在应用商店模式出现乃至成熟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而通讯技术的升级,则真正让应用商店普及开来,成为每一台智能手机中必备的应用程序,为人们开启色彩缤纷的互联网世界。
在不少人看来在 iPhone 之后发布的 App Store 一举奠定了苹果的生态基础,它才是 iPhone 的灵魂所在,但显然 App Store 的出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世界首个应用商店并不是 App Store,虽然它仍然与乔布斯所构建的平台息息相关。
让我们先一起回到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乔布斯被赶出自己所创建的苹果公司不久,他又创建了一家名为 NeXT 的新科技公司,主推高性能工作站电脑。
▲蒂姆·伯纳斯·李用 NeXT ComPuter 创造了互联网的前身——万维网. 图片来自:CERN
这家公司为之后乔布斯回归和复兴苹果做出了巨大贡献,Mac 的灵魂 macOS 就脱胎于 NeXT ComPuter 的系统,世界首个应用商店 AppWrapper 也是在 NeXT 电脑上构建的。
当时电脑还是个时髦的玩意,使用的人并不算太多,人们获取软件也并不方便,甚至于只能开车前往像 Egg Head 这样的软件零售店购买软件,费时又费力。
AppWrapper 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参与构建 AppWrapper 的开发者 Jesse Tayler 介绍,起初他们也是用杂志目录加邮寄 CD 的方式分发应用。
▲ 杂志版的 AppWrapper . 图片来自:appstorey
由于当时网速很慢,比起下载人们反而更喜欢邮寄,当然这样一来收到软件的时间一下就拉长到了好几天。
几年后 Jesse Tayler 和团队将 AppWrapper 改造成应用软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应用加密这一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打电话或电子邮件购买密匙,用信用卡支付以解锁应用,通过电子版 AppWrapper 浏览了解应用。
▲ 在电脑上运行的 AppWrapper. 图片来自:appstorey
而对于应用开发商而言,Jesse Tayler 会与每家协商沟通收取部分销售额作为分销费用。
在 AppWrapper 之后应用分发方式被彻底改变,人们再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驱车前往购买软件,软件销售与分发也可以不受 CD 库存的影响,效率和速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连线》杂志曾在 1994 年盛赞 AppWrapper ,它表示:
AppWrapper 确实是分发应用的最佳方式,复制许可证字符串,然后你就有了应用。没有零售商店也不会出现问题。
▲ 图片来自:magazin.hu
甚至于乔布斯在 NeXT 展会上看到 AppWrapper 后,同样给出了「我喜欢」的评价。
不过尽管 AppWrapper 作为首个应用商店改变了应用分发方式,但它并未获得大范围的成功,一方面 NeXT 电脑的确在推动计算机乃至互联网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高性能、高定价也让它成为了少部分人所喜爱的工具。
▲NeXT 电脑起售价就达到了 10000 美元. 图片来自:spider-mac
另一方面 AppWrapper 上的软件数量并不多,大约在 250 款左右,其中还没有 Word 等微软开发的软件,无法借助丰富的软件快速发展普及。
虽然没有获得大范围的商业成功,但在 AppWrapper 推出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应用商店是一门好生意,它有机会改变成千上万人生活。
从 AppWrapper 上已经能看出 App Store 的雏形了,而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 1998 年的 Digital River 网站. 图片来自 tedium
在 AppWrapper 之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应用商店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Digital River 的创始人罗宁(Joel Ronning)正是其中之一。
和 AppWrapper 类似,Digital River 也是以软件加密起家,为各大应用开发商提供应用加密以及分发服务,为他们建立网络商店以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不同的是 Digital River 把应用商店商业模式向前推了一步。
▲Digital River 申请了应用分发的专利
Digital River 和如今的 App Store 一样,有特定的抽成方式,每销售一份软件要收取 20% 的利润,这也促使 Digital River 发展越来越快。
而在应用销售过程收集的开发商信息和消费者信息也促使它推出了另一项业务——营销推广,为开发商们推广自家的软件。
根据 Networkworld 的数据,到 2002 年 Digital River 的客户量超过 32000 名,其中三分之一的客户贡献了四分之三的销售额,接受采访时罗宁表示:
与一年、两年或六年前相比,人们对于以数字化的方式获取应用越来越满意,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它能让我们在几秒钟内将应用程序运送到地球的另一端。
值得一说的是,作为较早看到应用商店这一商业模式前景的公司,Digital River 至今仍然在运营。
而在手机界,较早看到应用商店这一模式商业潜力的是一家日本电信运营商 NTT DocoMo,它在 1999 年推出了一款名为 i-mode 的服务,通过它人们可以用手机访问各种互联网服务。
像是电子邮件、查询体育赛事数据、天气预报、甚至还可以订票,后期 NTT DocoMo 甚至针对搭载自家运营商服务的手机定制了 NFC 功能,可以用手机作为交通卡。
当然这项服务并非是免费的,人们需要每月花费 315 日元左右订阅,而且仅 NTT DocoMo 运营商的手机可以使用,其中的大部分网络服务也被 NTT DocoMo 所垄断,可以说 NTT Docomo 建立了一个新的「应用商店」。
而且通过支付电话费购买各项服务的方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十分方便,推动 i-mode 服务快速普及。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探讨日本为什么还有翻盖手机时就提出了,因为日本运营商接入互联网服务比较早,功能机也能享受不少互联网服务。
▲「i-mode」上线时,展示的机票预订功能
i-mode 服务的成功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模仿,中国移动公司还曾派遣员工组团去向 NTT DocoMo 取经,学习 i-mode 服务。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可能很熟悉了,移动最终推出的正是被不少人称为童年回忆的「移动梦网」,躲在被窝看小说、为手机换上一手炫酷的铃声、看世界杯文字报道,这些都是移动梦网的众多服务之一。
▲移动梦网. 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AppWrapper 通过加密程序解决了应用在互联网分发的安全问题,Digital River 和 NTT DocoMo 则以更成熟的商业体系将应用商店推向了更多用户。
而应用商店模式真正成熟则要等到 App Store 出现,借着 3G 和 4G 通讯技术升级的东风,苹果建设了一个更安全、丰富度极高的应用生态,成为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基础设施之一。
同时这也让苹果陷入了新的争议,封闭化运营是否会抑制竞争,苹果对于应用审核的权利是不是过大?要知道为保证用户使用体验,苹果会对上架 App Store 的应用进行审核,并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开发工具、接口等等。库克就曾表示苹果创建和维护了 15 万个开发接口为开发者服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也是它收取 15% 到 30% 应用分成的理由之一。
封闭式的运营让 App Store 相比不少应用商店更安全,这也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不过这个安全也不是绝对的,还是会有漏网之鱼的存在,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 App Store 上收入最高的 1000 款应用中,有近 2% 是流氓软件。
之前我们就曾偶然下载了 App Store 中一款流氓软件,号称免费的它实际上会不断弹窗诱导用户付费,一不小心就花了 998 元,还好最后通过官方渠道获得了退款。
苹果必须持续地与这些流氓软件做斗争,不仅仅是审查,还包括后续消费者的投诉、退款等等。
而作为苹果的老对手,微软也在这个时候发声了,Windows 11 应用商店的抽成远比业界常见的 30% 要低,甚至于对于非游戏应用开发者还可以自建支付渠道避开商店抽成。
这几乎是 App Store 的反面,一个封闭、一个开放,至于两者谁更好,是应该二选一还是两者并存,那就只有消费者 —— 你和我才能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