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证券时报发布一篇名为《宜信财富迷局:借道产交所,隐性关联巨额募资,底层资产成机密》文章,剑指宜信疑似存在“资金池流入关联方”、“拆标”、“期限错配”等问题。
具体来看,证券时报调查了宜信财富APP在售的类固收产品信息,对比发现,这些在地方产交所挂牌的产品中,挂牌方和摘牌方存在关联关系,融资主体和出资方高管重合,客户的资金疑流入其关联方。此外,宜信理财师对调查者称申请查看底层资产包的可能信极低。调查发现产品底层资产不明,有的涉及3万不等的上千个小额分散债权,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
除所投资产不透明,类固收产品还存在拆标问题,在证券时报调查的32款产品中,对应的产品协议只有21个,因宜信财富将同一份协议拆分成了针对不同客户、类别和收益率的多个产品。金交所监管趋严,宜信在售类固收产品主要挂牌产交所,此前销售的“宁信远债权收益权-36”产品协议上,挂牌登记机构为南京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此外,证券时报方面在宜信财富APP只需绑定银行卡,就可以打款完成投资,合格投资者认定疑不完善。
证券时报提到,宜信财富会用不同的公司做备案,且宜信方拒绝对外公示其产品真实的底层资产包。宜信营业部负责人介绍,在整个宜信公司生态圈内,有中国最早一家P2P、如今已转型为助贷在美国上市的宜人金科,旗下包括宜信普惠;有华创资本、宜信私募股权母基金等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还有提供大数据、信用风控等技术服务的致诚信用和致诚阿福。上述这些板块形成的“生态”为宜信财富提供了类固收产品的底层资产。负责人称,这是一个生态,是宜信最核心的资产。
宜信官网披露,宜信公司2006年成立于北京,是一家从事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科技企业,涉足信用科技、财富管理科技、保险科技等领域,服务了中国500多万用户。旗下从事信用科技和财富管理科技的宜人金科(NYSE:YRD)于2015年12月1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为中国金融科技第一股。宜信旗下有宜人财富、宜信财富、瑞承家族办公室等财富管理品牌。其资产管理业务,以母基金为核心,辅以直投/跟投/二手分额等投资形态。
2006年,唐宁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公司宜信,宜人贷脱胎于宜信互联网部,于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2014年9月宜信成立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开始独立运营宜人贷平台。
2015年底,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登陆,较信而富、趣店早一年多,成为“P2P第一股”。
2016年,宜人贷业绩以百倍速度暴涨,至年底,宜人贷的规模超越Lending Club。彼时,时任宜人贷CEO的方以涵公开表示,宜人贷2020年将达到千亿的规模,同时到那时宜人贷股价至少是三位数。
2018年,P2P行业迎来爆雷大潮,违约率飙升,大批平台爆雷、清盘,P2P网贷行业迎来史上最强监管,宜人贷业绩增速减缓,营收遇上市以来首次下降。
2019年,宜人贷启动转型。童年7月,宜人贷公布品牌升级、业务整合等一系列动作,原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宜信惠民、借款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宜信普惠、在线财富管理平台指旺财富三大板块将被整合纳入上市公司体系,与宜人贷合并为“宜人金科”,合并后各业务依然独立运营。自此,宜人贷成为宜人金科的一项子业务。
合并完成后的宜人金科,业务主要包含两大板块——信贷科技业务“宜信普惠”和财富管理科技“宜人财富”。而转型的同时,宜人贷的“开山将领“方以涵因个人原因离职,此后大批宜人贷高管进行了换血,CFO、CRO、COO、CTO等悉数离职。
2020年末,宜人金科和控股股东宜信在开曼公司,就业务重组签订了最终协议。重组完成后,宜人金科将停止对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恒诚科技”)目前的业务的控制。宜信方面取得恒城的控制权和处置恒城运营的业务,并支付6700万元现金。
恒诚科技即是P2P宜人贷运营主体。宜人贷披露,截至2021年2月末,平台借贷余额尚达百亿元。恒诚科技2月运营报告则显示,借贷余额129亿,逾期率为0,代偿金额13.7亿。
宜人金科CFO梅娜表示,期内亏损主要因为重组带来的一次性处置。处置亏损6.558亿元,经调后净亏损为3690万元,主要受疫情对借款人的影响。
据宜人金科2020年年报,宜人金科录得营收39.62亿元,同比减少54%;净亏损为6.92亿,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1.5亿元。其中,宜人金科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4.32亿元,同比下降34.2%;贷款业务收入为25.28亿元,同比下降60.7%,宜人金科归因于贷款量减少。据披露,由于信贷业务模式转变,贷款产品组合发生变化,贷款量减少。
据宜人金科2021Q1财报,其总营收为11亿元,同比增7.45%;净利润为1.81亿元,同比暴增842.89%。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宜人金科财富管理业务累积服务投资者人数达232万人,去年同期数据为221万人,活跃投资者人数达16万人。理财产品的客户资产总额为85亿元,去年同期数据为10.63亿。2020年,宜人金科全年销售的理财产品总量达到157亿元,去年同期数据为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