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枪不再高“贵”

观点
2021
07/28
14:40
亚设网
分享

筋膜枪不再高“贵”

撰文 | 郭雨薇

内容总策划| 郭楠

筋膜枪作为近几年在国内崛起的新兴品类,它的商业版图扩张之凶猛有目共睹,随着它在市场的兴起,上至几千元下至一两百元,各网红品牌纷纷涌现。

筋膜枪的不断走红,与之相扣的标签也越来越多,“运动人士必备”、“减肥人士专属” ,甚至七夕送礼必选名单中都有筋膜枪的身影。

去年,美国两大筋膜枪品牌喜获融资。先是8月份筋膜枪品牌「宣布获得网球名将玛丽亚·莎拉波娃的投资。紧接着筋膜枪巨头「完成4800万美元融资。

其实国产筋膜枪一直在默默发展中,2019年国产体育品牌便获得千万元融资推出自研筋膜。

被如此多人看好,宣传如此神奇的筋膜枪究竟确为黑科技,还是运动人士的智商税?

 

筋膜枪的本土历险记

不夸大其优势,不谬赞其功效。

作为消费者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为智商税,就要看看该产品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宣传,

筋膜枪是一种通过高频机械振动,来缓解肌肉紧张和放松软组织的康复工具,最早源自于国外,是许多健身人群在训练后使用的运动恢复工具。

2017年筋膜枪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在健身圈中广受欢迎,那时筋膜枪作为外来产品在国内没有品牌涉足,消费者主要选择较为出名的国外品牌入手筋膜枪。

筋膜枪不再高“贵”

早期筋膜枪品牌定价都较高,例如筋膜枪的开山鼻祖Hyperice。

去年七月,Hyperice 正式成为了 NBA 官方合作伙伴,备受NBA球星的欢迎。

其均价在200-40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3000元左右,远高于目前市面上的网红筋膜枪价格。

2018年开始中国品牌发现商机,毕竟国外进口产品不如本土制造性价比高,于是各个品牌纷纷开始推出筋膜枪产品,如keep、skg、小米、菠萝君等等。

筋膜枪不再高“贵”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在网络走红的曹县之外,还有一个县级市也在崛起,并且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筋膜枪市场——浙江金华永康。

筋膜枪不再高“贵”

上月,职业电竞选手使用筋膜枪放松手指,使用的正是产自永康的筋膜枪。

打开淘宝搜索同款发现,该店铺为10年老店,产品图片上写着:永康筋膜枪,瘦成一道光。这也加速了筋膜枪在国内的出圈之路。

筋膜枪不再高“贵”

近日一则“筋膜枪半夜爆炸致爷孙3人受伤”的新闻不禁让人胆寒。

由于筋膜枪并不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目前也不需要许可资质,所以还没有统一的行业和国家标准。

这就让许多无良商家钻了空子,许多商家售卖的筋膜枪是由切割金属和木材的曲线锯改装而成,存在一定风险。

面对良莠不齐的产品市场,还需消费者多加留心。

 

原理未变,价格悬殊

筋膜枪在电商平台的定位为按摩保健器械,其主攻目标群体是康复保健及运动人士,除了各厂家大力宣传之外,许多明星、网红、运动员也纷纷下场直播带货。

为什么工作原理同样是利用其内部特制的高速电机来带动“枪头”,产生高频的震动作用到肌肉深层,但价格却如此悬殊呢?

首先,筋膜枪的核心部件为电机,电机的动力决定了筋膜枪的击打深度以及使用寿命。

其次是外观材料的选择,筋膜枪的外观使用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使用音量,橡胶的包裹程度决定了,噪音太大必然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感。

筋膜枪的电池续航重量体积同样是用户消费时主要考量因素。除此之外,一个小小的筋膜枪出现在大众面前时,还附加着渠道代理、产品推广费等一系列的品牌溢价

筋膜枪不再高“贵”

在各短视频平台搜索筋膜枪测评相关话题,有关筋膜枪的话题在抖音有4亿播放,b站、小红书也有诸多筋膜枪测评视频,大家都十分关心筋膜枪是否为智商税。

其实筋膜枪确实可以瓦解乳酸堆积,缓解机体疲劳,并且普通泡沫轴很难替代其功效,那么筋膜枪适合哪些人群使用?

1、长期伏案,肩颈腰背酸痛人群

2、大量运动,乳酸堆积人群

3、长时间站立、行走导致小腿粗壮人群

 

专利之战

除去品牌溢价外,也是导致筋膜枪价格悬殊的直接原因。

早在2019年6月,Hyperice便在微博公开发文抵制其他厂商专利侵权,并鼓励用户选择正品,同时欢迎正常竞争,拒绝恶意抄袭。

筋膜枪不再高“贵”

据天眼查显示,文中的被告之一“苏州菠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十分受欢迎的国货筋膜枪品牌。

当时,Hyperice将菠萝君与其销售平台淘宝一起告上法庭。一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6月,便有了裁判结果。

筋膜枪不再高“贵”

法院认定菠萝君生产、销售、侵害其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淘宝为其销售行为提供了平台,均侵害了海博公司的涉案专利权。但此次侵权案件在判决几天后Hyperice以双方达成和解为由便提出了撤诉申请。

专利不仅代表了一个公司技术核心,也代表了一个公司的研发水平及其专业程度。

浑水发现,此次案件并非个案。根据天眼查显示,各运动保健品牌均有相关专利纠纷案件。

筋膜枪不再高“贵”

(图为keep专利纠纷案)

新兴品类消费市场虽崛起势头迅猛,但并不代表所有产品都是“智商税”,产品标准和市场监管也会逐渐规范化。

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对产品的需求值,选择符合自身消费水平以及对自己身体有益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生活体验。

#蓝鲸浑水 | 新媒体观察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