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高伟
近日,中海基金旗下的五星级基金经理姚晨曦很苦恼,因其掌管的两只基金业绩大分化,被质疑“人格撕裂”。那么,他究竟是“人格分化”还是另有他因?
两基相差70个百分点
据《电鳗快报》观察,中海基金旗下的姚晨曦目前独自管理着三只基金,分别是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中海能源策略混合,这三只基金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截至10月8日,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2017年9月16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8.74%,基金规模为0.8762亿元;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2011年11月9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6.87%,基金规模为5.8645亿元;中海能源策略混合(2007年3月13日成立)今年以来回报率为52.44%,基金规模为12.6635亿元。
在中海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榜单中,姚晨曦管理的基金既有第一名中海能源策略混合,也有最后一名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并且两只基金年内回报率相差71.18个百分点。
《电鳗快报》还观察到,在姚晨曦管理的基金中,业绩最优基金规模也最大,而最差基金规模也最小。
市场一度质疑:难道基金经理在搞区别对待?
姚晨曦说了啥
观察两只基金的半年报,或许我们能一探其中的原因。
业绩较差的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在2021年半年报中称,由于流动性预期改善,周期、消费和成长股轮番表现,但拉长了看依然是新能源、半导体、医疗服务等行业景气度高涨、公司业绩增速快的细分板块拥有更持续的赚钱效应。“本基金上半年前期配置以军工电子和计算机软件行业为主,后期慢慢往半导体、电子等景气度高的细分领域调整。本基金后续将定位在以信息行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投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也就是说,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实际上是踩错了行情节奏。
业绩较好的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则称,“上半年, 我们对基金的持仓结构有一个比较显著的调整, 降低了消费和装备制造的持仓比例,大幅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碳中和领域的配置。未来,本基金将会回归能源领域,侧重投资碳中和主题相关的细分领域。”《电鳗快报》也发现,其重仓股更换了8个席位。显然,积极地调整持仓结构,换来了理想的业绩。
那么,姚晨曦为何不调整中海信息产业精选混合的持仓结构呢?业绩分化那么大,难道仅是赛道有别的缘故吗?我们不得而知。
《电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