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自称“临食工”,用“抠门”撑起百亿市场

观点
2021
10/28
12:40
亚设网
分享

导语: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燃起了消费热情,线下临期食品连锁店越开越多。更有不少年轻人线上“薅羊毛”,在电商平台输入“临期食品”,有很多专门的“裸价特惠”网店。

一折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想吃的美味零食,这种“羊毛”谁不想薅呢?近年来,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燃起了消费热情,线下临期食品连锁店越开越多。更有不少年轻人线上“薅羊毛”,在电商平台输入“临期食品”,有很多专门的“裸价特惠”网店。在社交平台上,数以万计的成员在分享购物心得,豆瓣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成员目前已近9万。消费热烈、新店扩张、资本入局……有机构预计,临期食品将成“百亿市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王灿

线下连锁折扣门店生意不错

临期食品是个啥?顾名思义,它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很多人对临期食品并不陌生,有些超市里设有专门的临期柜台、有的生鲜超市晚上七点后就将食品打折出售。实际上,临期食品并不是一门“新”生意,在电商平台的临期食品特卖店铺中,不乏“10年老店”“5年老店”的身影。但随着越来越多临期食品的出现,其市场价值逐渐被进一步发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以好特卖、小象生活为代表的多家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以连锁的方式不断扩张,好特卖在南京已开设了十几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各大商场。小象生活更是扩张到了几十家门店,记者在地图上查询发现,南京市的玄武、鼓楼、建邺、江宁等各个区都有它的身影。

10月2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的一家好特卖超市实地探访。这里并不靠近商业区,周边多是写字楼,下午三点多钟,店内约有十位顾客在购物,有顾客边挑选边向朋友感叹“这也太便宜了!”记者注意到,该店内以零食居多,兼售饮料和其他生活用品,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一些,每种商品距离过期的时间不等,有的商品仍有半年多的保质期。一位年轻的女性消费者拿着购物篮挑选零食,不一会儿便堆放了半个篮子。她告诉记者,“这里的零食很多,一般我会尽量选择熟悉的、看起来有保障的牌子,买的时候还会看一下生产日期,考虑下保质期内能不能吃完。”记者了解到,该消费者在旁边不远处工作,有时会趁休息时间来买些性价比高的零食解解馋。

南京市某临期食品折扣店

数百万人线上选购临期食品

除了实体店之外,电商平台上的临期食品店铺也不少。根据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随机搜索时看到,不少网店打出了“临期特卖”“特惠一折起”“裸价折扣”的名号,有大店的订阅数甚至高达205万。记者随机点进了某月销量7000+的海苔,店家在描述里标明了具体到期时间,两盒2021年11月3日到期的商品,价格是9.99元。在购物平台搜索同款正常保质期商品,一盒就要12元左右。

电商平台上某临期食品详情

在豆瓣APP上,有个“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目前已有将近9万位组员,他们自称“临食工”,小组简介里写着“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欢迎大家来交流分享买临期食品的心得。”在该小组里,有“线下分享”“线上安利”“请教咨询”“测评避雷”等专题,组员可以互相分享购买过的临期好物,也可以从其他人发布的评价中“避雷”。

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记者注意到,或是由于价格便宜,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的心理期待程度并不算高,但也有部分消费者怀疑商品的真假。收获了1.3万条评价的某产品里,中差评有16条,多集中在“包装破损”“假货、盗版”等。

26-35岁的年轻人撑起近半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场”。

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35岁的占比47.8%,年轻人撑起了将近一半的消费市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零售专家鲍跃忠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临期食品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主要还是因为便宜,它与正常保质期的产品价格差距很大,吸引了一些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关注。”

从小规模店铺折扣销售临期食品,到临期食品进入电商平台,再到线下连锁直营店出现。这一行业的受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近年来,资本也关注到了临期食品行业的市场前景,开始了“洒钱”模式。

2021年3月,折扣零售连锁品牌爱折扣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折扣连锁超市小象生活2020年10月刚成立,在今年4月也拿到了数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嗨特购和嗨购猫分别在今年6月和8月进行了股权融资。作为行业老玩家的好特卖,自2019年9月至今的两年内,已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含金沙江创投、云九资本、五源资本等。

消费者吃得安心离不开严格监管

与市面上销售的普通食品相比,临期食品保质期较短,对其质量监管要求更高。早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并执行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消费提示制度。同年,当时的北京市工商局制定了《临近保质期限食品销售专区制度》,对食品保质期临界时间进行了明确界定。

“一般来说,临期食品依旧在合理的保质期内,但因商超经营需要,不符合继续正常售卖的条件,因此有专门售卖临期食品的平台和模式出现。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市场中可能会有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要小心不法人员借助临期食品概念做出的违法动作。”鲍跃忠分析道。

记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搜索时发现,其转载了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文中认为,售卖临期食品,价格可以打折,但监管绝不能“打折”。尽快制定出台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国家标准,才能给临期食品加上更精确的“倒计时”,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安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