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新秀刘畅畅的新基金“华安产业精选”一日售罄。
12月27日,华安基金公告显示,华安产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购截止日提前至2021年12月27日止。该基金原定募集期为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7日,募集总规模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根据统计,截止2021年12月27日,本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对12月27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作为时下最火热的“ABB”基金经理之一,自2020年初接管华安文体健康以来,刘畅畅画出一条漂亮的基金净值增长曲线。
与之而来的是管理规模的急剧增加。华安文体健康从年初规模不足1.96亿元,到三季度末,规模激增到92.77亿元(A+C份额合计)。华安安华原来是一只规模只有1200万的小基金,刘畅畅“临危受命”后,截至三季度末,规模迅速上升到40亿,增长327倍。
两只老基金目前均已限购。
新基金可投港股,面向全市场投资
华安产业精选是刘畅畅管理的第三只基金,是主动管理的偏股混合产品,股票资产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而现金或者债券占基金资产不低于5%的比例。
在投资范围上,新基金在“华安文体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投资范围至全市场。在业绩比较基准上,华安产业精选选取中证800指数加入业绩参考基准。中证800指数是由中证500和沪深300成份股一起构成,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大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从投资方向上看,新基金将重点把握制造业大周期的机会,在其中做主要的配置,期间穿插周期股的投资(按照周期的节奏),再辅以其他一些个股选择。
此外,华安产业精选投资范围横跨沪深港三个市场,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50%。
周期思维,自下而上选股
刘畅畅有10年的行业研究员经历。期间,她的研究范围覆盖过钢铁、机械、轻工、券商、电力设备、纺服行业,在钢铁和机械领域有着10年的研究经历。
在她的认知中,“所有的行业和个股,都没有离开一个大的周期框架。”在考虑是否买入一只股票时,刘畅畅会首选关注其处在周期的什么位置,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周期刚启动的时候买入。除此之外,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利润率等指标也被纳入其中。
刘畅畅擅长自下而上挖掘个股。她的持仓中,并没有多少公募基金重仓股的“熟面孔”,小众、灰马股较多。比如2021年初,白马股的估值居高不下,市场对核心资产极其偏爱。翻看刘畅畅当时的持仓,“茅指数”的相关股票并不在她的持仓中,她选择配置了在当时性价比高、估值不贵且基本面向上的中小市值的股票。
她的基金持仓较为分散,一是行业较为分散,二是重仓股的集中度很低,华安文体健康的持股集中度仅约为30%,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组合配置上,刘畅畅换手率较高,2020年,华安文体健康的换手率在6倍左右,远超市场平均水平。不过,今年中报显示,股票投资活跃度(股票投资活跃度=(股票买入总额+股票卖出总额)/股票平均净值)有所降低,持仓的平均股票市值也进一步扩大,重仓股中出现了药明康德、中国中免等白马股。
作为偏交易型选手,规模扩大之后如何保持收益的稳定性是避不开的话题。
刘畅畅认为自己的持仓个股比较分散,加之面向全行业选股,所以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另外,结合当下市场环境,她认为,中小票最舒服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不同板块的性价比经过再平衡,所以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对规模比较友好。在过去一段时间,她通过进一步增加持股数量来解决规模的问题,尽量避免规模对风格的影响。
估值也是刘畅畅比较看重的一个指标,估值合理的情况下才会买入,而当市场出现性价比更好的标的时会考虑卖出,这就导致基金的换手率较高。华安文体健康的重仓股估值水平在46倍左右,接近市场平均数值。
因重仓了较多的中小市值个股,刘畅畅被认为是成长风格选手,但她认为自己不会主动去把握市场风格,而是坚持自下而上观察哪些行业会出现变化,“如果你的观察是正确的,那么就能跟中观的行业景气度相匹配。而市场上不同风格的转变,都是行业的景气度变化的结果。”
新能源带来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刘畅畅在《致持有人的信》中表示,目前的关注度让自己受宠若惊,需要一些时间去逐步适应不断扩大的管理规模。
她表示明年的投资难度可能会比今年更大,更依赖自下而上的选股,可能要适当降低收益率预期。她仍然认为当前制造业面临一轮非常大的结构性机会。经历疫情的考验,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展现出不可比拟的竞争力,新能源的发展带来了用电、配电、电源结构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才刚刚开始,对整个产业链从制造端到材料端会有巨大的带动和重塑。
未来的投资机会上,刘畅畅将重点挖掘制造业领域的机会,新能源、军工、半导体依然是投资重点。同时,面对经济阶段性的下行压力,寻找一些处在底部,未来有可能受益于疫情修复或者稳增长政策的行业和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