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保险界人大代表、中国人保财险总裁助理夏玉扬建言献策
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又到各地的“两会”时间,各行各业“好声音”不断传出,代表委员们的各项提案逐一“亮相”,各抒己见。作为同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息息相关的保险业,也成为“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1月19日-23日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人保财险总公司总裁助理兼江苏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玉扬分别就四个方面的保险事项建言献策,表达了江苏保险人奋力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决心和信心。
开展公共安全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民生
在《关于推动公共安全救助保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议》中,夏玉扬指出,抵御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风险,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是保险最主要的功能。但在相关灾害事故中可以看到,保险的覆盖面整体仍不高。保险业参与灾后的损失补偿职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夏玉扬建议,省级层面可以在2022年预算中单独安排省级财政资金,尽快启动公共安全救助保险项目,同时对各地开展本地化的公共安全救助保险项目予以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不断丰富保障范围,提高保障额度,以有效应对灾害和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体现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发展理念。同时,这也是江苏省在民生保障领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建设的具体体现。
推广失能人员护理保险温暖银发老人
在《关于加快推广失能人员护理保险的建议》中,针对我省老龄化趋势加大、失能失智老人多达135万人和“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客观实际,夏玉扬建议,全面推进我省护理保险确保老有所依。一是扩大试点城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目前苏南、苏中地区多数城市已进行长期护理险试点,苏北地区较少,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失能人员的经济压力更大、生活品质更差,期待长期护理的政策加持;二是夯实长期护理保险运营,丰富服务保障内容,例如增加助医、助行等上门服务;三是创新护理供给方式,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在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照护保险之外,增加失能人员的意外医疗等保险保障,多层次提升江苏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四是完善资金筹集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牵头,统筹资金筹集渠道,建立起由财政资金、人社部门的养老保险基金、医保部门的医保基金、医疗救助基金等多边投入的资金筹集机制,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启动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化解社会矛盾。在《关于发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助力地方政府欠薪治理的建议》中,针对部分房企出现资金紧张,极易造成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引发社会矛盾的社情,夏玉扬建议,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文件等形式大力推进发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进一步明确保证保险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中与保证金、工程担保公司保函和银行保函的同等效力,明确要求各地市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推动,确保广大中小建筑企业都能够深入了解掌握有关政策,充分运用保险工具,减轻自身负担,释放资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引入“保险+”精细化预防事故风险
在《关于构筑城市生命线“保险+科技+服务”机制的建议》中,针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安全隐患,夏玉扬建议,省政府能够依托公共安全核心科技,建立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事故风险的兜底赔偿保障机制,引入“保险+服务+科技”新模式,以科技手段对城市生命线实施无死角不间断的动态监控。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将城市生命线的保险保障和日常监控工作交给专业第三方运作管理,以达到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垮塌、路面坍塌、城市内涝等重大安全事故为目标,有效感知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综合管廊、道路桥梁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运行状况,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运行规律,创建“前端感知—风险定位—专业评估—预警联动—保险保障”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与管控精细化治理模式,对风险形成闭环管理,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城市运营的系统性风险。近5年来,中国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勇担央企重任,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认真改善民生质量,优质服务保障地方经济,形成了日臻完善的风险保障体系。5年来,公司累计承担社会风险保障总量500万亿元,担起了行业60.8%的风险总额,超过全省GDP的数十倍,支付各种赔款总额1200多亿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力人、曹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