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快报》文 / 米莱
博济医药(300404.SZ)2021年业绩预计增长超过1倍。面对市场较大的增长潜力,过去几年该公司的业绩反而徘徊不前,此外,该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也并不突出。
业绩预计增加一倍多
1月24日晚间,博济医药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700万-4800万元,同比增长了117.79%-182.54%;同期扣非后净利润为2300万-3400万元,同比增长了133.37%-244.99%。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博济医药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度公司在研项目稳步推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致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021年度该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为1000万元-1600万元。
半年报显示,博济医药是一家专业的CRO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其他研究机构就新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2020年,该公司有52.61%的收入来自临床研究服务,21.21%的收入来自临床前研究服务,10.14%的收入来自技术成果转化服务,14.77%的收入来自其他咨询服务,1.27%的收入来自其他业务收入。
《电鳗快报》注意到,2015年登陆A股市场后,博济医药的业绩就“变脸了”。当年该公司的经营业绩很不理想,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降11.99%,实现净利润2566.38万元,同比降32.40%。2016年,博济医药出现业绩加速下滑的情况。当年该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215.15万元,同比下降43.02%,净利润仅为208.71万元,同比大降91.87%
2017年博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81.22%。然而,其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严重背离,当年的净利润为亏损2448.86万元,同比大降1273.34%。对于亏损原因,博济医药并未在年报中进行详细解释,当时业内分析人士曾质疑博济医药有财务造假嫌疑。
与上市后三年内连续业绩不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博济医药上市之前的三年内该公司实现了稳定的业绩增长。财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4年,博济医药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亿元、1.36亿元和1.44亿元,同比增幅为27.27%、8.62%和5.4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35亿元和0.38亿元,同比增幅为25.95%、5.59%和7.96%。
业绩徘徊不前 研发还需努力
业绩“大变脸”让搏击药业的业绩徘徊不前,从2018年至2020年,博济医药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04亿元、0.02亿元和0.1亿元,同期增速分别为114.74%、-52.94%和436.39%
对于2019年业绩大幅下降的原因,博济医药曾“甩锅”自主研发。该公司表示,2019年由于该公司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实施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等使得期间费用有所上升,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博济医药的自主研发实力如何?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为2112万元,同比增长了19.9%。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该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348万元、1828万元和2644万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4%、8.16%和10.15%。
资料显示,临床CRO主要以临床研究服务为主,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注册申报以及上市后药物安全监测及营销服务等。目前全球CRO行业中,临床CRO占整体市场的绝大部分,该达65%。临床前CRO占15%,药物发现CRO占21%
近年来,全球临床CRO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32.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0.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81%,预计2022年将达53.6%亿美元。2020年,全球临床CRO企业头部5家市占率已经超过50%;从2016年至2020年,5家头部企业的市占率逐步从2016年的42%提升至2020年的50%。
近年来,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临床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2020年国内CRO市场规模83亿美元,其中临床CRO市场规模60亿美元,临床前CRO市场规模23亿美元,预期未来3年复合增速27.49%,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速。
目前,博济医药在消化、肿瘤、肝病等领域具备临床资源优势,有望受益行业增长。此外该公司已获得GLP实验室认证,CDMO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同时在开展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业务,一体化项目承接能力正在加强。
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目前博济医药的业绩规模并不大,未来该公司的增长潜力如何?市场对其预期怎样?从2021年年初至2022年1月23日收盘,博济医药的股价上涨了13.44%,同期所属行业板块下降了5.2%。
《电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