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健康江苏官微披露,4 月 26 日 0-24 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 例(徐州市 6 例,其中 4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苏州市 2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76 例(无锡市 1 例,徐州市 47 例,常州市 11 例,苏州市 16 例,扬州市 1 例)。
其中,昆山作为消费类电子零部件供应“重镇”,近日疫情骤然反扑,再度给本就不容乐观的产业形势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一家笔电终端厂的员工告诉集微网:“其实一周前昆山的封控其实已经接近尾声,原本全市预计在 20 号‘解封’;然而路障一拆立马就出现多个感染者。所以‘解封’也变得遥遥无期。”
在物流运输持续受阻的情况下,当地许多工厂的库存也陆续见底。一些终端品牌为了不影响产品销售,计划将供应商原有的订单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集微网在之前的一篇报道中曾提到过,苹果为了降低疫情对 AirPods 出货的影响,或许已经对部分订单进行转移,将原本放在长三角供应商工厂生产的零部件,转到其他其他厂商的“无疫”厂区生产。
为了证实这个猜测,集微网也向更多的苹果供应商作进一步了解。不止一家厂商表示,如果客户是苹果的话,“转单”是非常有可能的,它首要考虑的就是自身出货不受影响,只不过转多转少,还是会根据供应商的产能情况来决定。
据了解,目前昆山市部分区域的封控时长已经接近 1 个月。员工无法全员到岗,物料的运输也同样受阻,因此许多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倚靠厂内库存和原本就住在厂内宿舍的员工来维持,有此遭遇的也绝对不会只有苹果供应链企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但凡是需求量比较大的终端客户在面对供应商随时有可能出现停产风险的情况下都会考虑转单,不光是苹果,也包括许多国内一线品牌。”
“通常规模大的工厂都会有一定量物料库存,台资企业可能会相对保守一些,不过仅靠库存也无法支撑太久,所以供应商自行将订单转到其他厂区生产,或者是客户进行订单比例调整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对方补充说道。尤其是面对今年以来每况愈下的市场需求,终端品牌势必要确保不会因为供给不足导致销量下滑。
不过在大多数行业人士看来,即便有终端客户“转单”,给其供应链带来的影响也只是短期内的,因为对于终端厂来说,还会有成本和其他厂商承接能力以及供应过于集中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不可能长期并且大批量的将订单分给其他供应商。
某企业负责与苹果对接的销售也告诉集微网:“本轮疫情导致的转单一定有,但突然的变故,客户其实也要考虑到供应商承接产能的问题,我认为很难大批次的转。”
业界周知,同产品的不同供应商基本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争取订单,因此,终端客户对每家供应商采购物料的价格也参差不齐。被迫进行订单份额调整,很可能使得终端采购成本增加,因此在供应链生产恢复稳定后,客户为了控制成本也会将订单按原有规划分配。
如果该供应商自身在其他地区有合格的产线可以承接,还能进一步削弱客户“转单”的影响。
有供应商告诉集微网:“其实苹果前期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就会对供应商的抗风险能力进行考核,要求其针对一些不可抗因素带来的减产、断供,给出备案。例如我们就是选择在两个不同地点为其设立同类产品的生产专线,一旦有厂区暂时无法生产,可以立即将订单转移到另一个厂区,前提是工厂和产线都要通过苹果的认证。”
“不过由于苹果专用的设备投入非常大,产线搭建成本也很高,所以即便有多个工厂,也不会有太多空置产能专门为一些意外情况预留。”
除了转单以外,苹果自身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往往也会储备一部分“库存”,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部分的库存压力大多由供应商来承担。
前述供应商对集微网表示,其实苹果下给厂商的订单数量往往是大于它当期实际的销售预测。尤其是刚上市的新品,在市场反馈尚未明朗的阶段,苹果基本上都会加大供应链的备货量,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进行拉货。如果产品的市场反响很好,大家皆大欢喜,反之则延期拉货,这部分库存在国内疫情反复的情况下或许也能适当改善供给问题。
综上来看,本轮疫情所致的转单风险影响并不算大,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根本就是国内疫情管控影响下导致部分工厂短期内产量减少。
值得继续关注的是,在国内坚持社会面清零的政策下,防疫工作何时能够完成是一个未知数,由此也让终端厂商更加重视加强供应链风险管控。有手机供应商向集微网透露:“经过本轮疫情,各大品牌已将推动供应商前往海外建厂一事重新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