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观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 专家:毫不动摇稳定就业和物价

观点
2022
05/17
20:37
亚设网
分享

今年以来,“三重压力”不减,乌克兰危机和疫情多点散发等超预期事件频发。多重挑战下,如何稳增长?

百度财经联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出品的“政策发力稳经济”系列直播第一场聚焦货币政策。

参加本次讨论的嘉宾有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管涛,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姚余栋,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企业家学者项目副院长李海涛,以及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牛播坤。

《硬观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 专家:毫不动摇稳定就业和物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

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近期,高层对货币政策有一些列新的表述。4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财政政策要有增量工具;5月11日召开的国常会,又特别提出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多重挑战下,货币政策如何支持市场主体纾困?金融市场如何应对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作为本场直播的主持人,牛播坤将问题抛给三位货币金融领域专家。

管涛表示,货币政策既要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同时在总量工具上要释放适时加力的信号,也要保持一定的政策空间应对未来的需要。

管涛指出,疫情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不同地区、企业、行业受到的影响均有不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定向支持,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不然大水漫灌,钱去不了该去的地方,会带来很多非意向的后果。”

近期,央行还推出了一批新的货币政策直达工具。比如,设立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专项再贷款。“这些都是面向经济发展重要领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施力。”管涛强调。

姚余栋表示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是稳定市场主体也非常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住市场主体,我们经济有韧性,反弹就很快了。

姚余栋特别指出,地方专项债发行要更平滑一些,不要集中发完,“不应特别前置,因为可能会对流动性产生冲击。”他建议下半年发抗疫特别国债,“因为动态清零、15分钟一个核酸检测点、疫苗口服药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姚余栋同样强调,要更多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大放水,爆炒房子,这是不希望看到的。”

李海涛表示,要坚持5.5%经济增长和动态清零政策,就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但是外部环境,美联储持续加息,将会严重压缩央行货币政策空间。

不过李海涛也强调,中国经济韧性是很强的,当下需要的是稍微放一放,理性地看待各种问题。

将会有哪些增量工具?

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增量工具,中财办副组长韩文秀近期出席发布会也表示相关增量工具都在路上。大胆猜测,接下来将会有哪些增量工具?

管涛认为,货币政策增量工具主要体现在结构性工具方面,接下来针对“基层三保”、受困企业家庭可能会提供更多支持。还可能给银行一些低成本资金,以降低负债成本,进而引导降低对特定行业企业的金融支持或融资的成本。

管涛称,现在也在考虑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不仅仅是搞超前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给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注资,扩大信贷能力。

在管涛看来,减费降税方面留底退税政策也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央行目前已经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主要用于留底退税和地方转移支付,这意味着留底退税进程大大加快。

姚余栋认为,就中国的国情来说,一定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把钱给市场主体让它熬过去。还可以再推出类似2020年三轮支持小微这样的结构性货币政策。4月份央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通过下调存款利率,从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可以进一步提高银行的积极性。

房地产政策方面,姚余栋提到子女与父母分离是非常痛苦的,“父母迁到子女工作的地方,可否给予改善指标?”他认为,这也是比较好的支持改善需求,合理需求的办法。总体来看,该出招的出招,不要等,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全求共同面临经济增长放缓难题

稳定就业和物价不能动摇

李海涛强调,当下重要的是理性面对真实情况,“什么样的政策负面效应最少,这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就算今年没有5%经济增长,但是能够保住实体、小微企业、中小企业也是好的。把未来三年的经济增长最大化,而不是今年马上最大化。

管涛表示,经济增长放缓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4月底IMF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一次性下调0.8个百分点,美国下调0.3个百分点,中国下调0.4个百分点,欧元区一次性下调1.1个百分点。

在管涛看来,不管增长5.5%的目标实不实现,有两个关系到民生的问题,就业和物价稳定都不能够动摇。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和带动就业,也是近期政策强调的重点。最近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到,对平台经济治理要迅速拿出整改方案,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可预期性增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管涛强调,“一方面要有必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稳定预期提升信心。”

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不是美联储加息,而是全面通胀

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于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至关重要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美联储刚刚加息50个基点,中美利差呈现倒挂的态势,这些情形会不会掣肘央行货币政策?

管涛表示,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确实会对跨境资本流动、汇率走势带来一定影响。但是,目前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还不至于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掣肘。

管涛回忆,2018年10月央行行长易纲参加IMF秋季年会谈及“什么叫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他讲中国是个大国,大国货币政策对内优先,要优先考虑国内就业增长,物价稳定情况。

管涛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不是美联储加息,而是不要出现全面通胀。目前国内通胀还比较温和,CPI哪怕4月份2.1%,还是低于3%的目标。不过通胀上升的势头应该加以关注,所以近期央行提示,要关注物价走势。

不过,管涛也表示,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提速,确实对我们的影响在进一步加大。但是人民币汇率灵活有助于释放压力,避免了预期的积累。如果汇率僵化,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容易积累压力形成单边预期。“人民币资产投资价值是看长期趋势,不是看短期的价格波动包括汇率的变化,”管涛强调,“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汇率灵活性对于保障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管涛表示,做交易赚汇率波动差价,猜汇率水平比较合适。但对实体经济,对企业来讲猜这个是没有意义的,“立足主业、树立风险中心意识,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用恰当的工具管理汇率风险,这是可取之道。”

他还透露,最近有些企业也在讲,目前调整差不多了,跑出来结汇了。“因为过去这些年人民币基本是单边上升,很多人手上攒了很多外汇,没有机会换成人民币,现在一看到人民币调了可能就出来结汇了。”

只有美国经济衰退才能遏制通胀?专家分析美联储加息有三种结果

关于美联储加息,姚余栋提到,美国目前有点通胀持续的意味,甚至只有美国经济衰退才能遏制通胀。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用了10年时间,直到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1982年把隔夜利率提到20%,1983年美国经济衰退以后才把这个“老虎”关到笼子里。

姚余栋预计,美联储大概率6月份可能会加息50个基点,如果连续4次议息会议,隔夜美债利率会到2.5%左右,将会对全球造成挑战。

李海涛也强调,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得好,汇率都会回来,所以中国应该以内为主。今年以来乌克兰危机带来能源价格暴涨,中国又遭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带来逆全球化,产业链带回家为了“安全”牺牲效率,一系列因素在推高通胀,全球化红利正在慢慢消失。

在李海涛看来,美联储通过货币紧缩,把通胀控制下来,通胀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像70年代滞胀那么高的通胀。

管涛对此补充称,还可能有另一种情形,如果美联储超预期紧缩导致资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可能短期是通胀,中长期是通缩。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