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看起来很朴素的头衔却特别沉甸甸,因为中国只会把这个充满感情的头衔授予极少数对中外关系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是其中之一。
2019年11月14日,在美国纽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5月31日这天,在基辛格99岁生日之际,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举办了一场以基辛格命名的线上中美关系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发表视频致辞,高度评价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如此罕见的规格体现了中方对基辛格的敬意和中华文化重情重义的传统。
中国人民敬重基辛格,首先是因为他在半个世纪前中美关系“破冰”阶段的开拓性贡献。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这一段传奇历史,中国人耳熟能详。包括基辛格在内的中美老一辈领导人和政治家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勇气,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作出了历史性的政治决断。尼克松此行是“极少数对国际事务产生深远影响的国事访问之一”,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美关系乃至世界格局的走向。作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常青树”、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基辛格在中美关系“破冰”中发挥的作用,中国人民当然“不会忘记”。
基辛格打动年轻一代中国人的是他的“知华”。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是中国几乎所有研究国际关系学者、学生的必读书目,《纽约书评》称此书表现出“一个西方学者对中国特色毫不掩饰的认可。”基辛格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研究与独到看法,让许多中国人都深受启迪。他的一些论断常被当作“名言警句”引用。譬如,“中国的语言、文化及政治体制都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因此就连本地区竞争对手以及外来征服者都不同程度吸收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最有发言权的外国见证人之一,基辛格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崛起。他说过,中国是通过自己人民辛勤的努力实现了巨大发展。中美“破冰”之后的50年里,基辛格依然孜孜不倦地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与中美交流作贡献。正如王毅指出,50多年来,基辛格博士近百次访华,推动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积极对华政策,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成为博士外交生涯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
斗转星移50年,中美关系如今又面临新的瓶颈与挑战。在华盛顿一些政客的操控下,中美关系的氛围很不正常,中美关系的历史叙事被人为歪曲,发展方向面临被进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险。在对中国崛起无端焦虑的背景下,华盛顿错误地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想方设法抹黑、围堵、打压中国成为常态。这也充分体现在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的对华政策演讲中。
美国当地时间已临近深夜,99岁的基辛格还在聆听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来自学者、观众的提问仍纷至沓来。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在回答问题和总结发言中,基辛格还是以50年前的经历为例规劝:中美需要严肃、坦诚的对话,要找到共处的方式,要避免对抗……在此时刻,时代呼唤美国出现更多类似基辛格这样的知华战略家,给华盛顿头脑发热的政客们打打清醒剂。
在此动荡变革的时代,建设一个互联互通、多元包容、安全共享的世界,是中美两国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是中美双方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美国如果一味以大国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以你输我赢作为政策目标,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冲突,将世界推向分裂动荡。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中国人民重情尚义、真诚坦荡,但又爱憎分明、不惧打压。中美关系正在关键当口,何去何从,球在华盛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