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环境(300864)作为国内首家环境技术服务上市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登陆创业板上市。公司专业从事环境服务业务,经过多年积累,核心技术较为突出。设立以来,公司及核心技术团队相继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6月2日,《大众证券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参加了南大环境2021年度股东大会,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交流。
务实回报投资者
南大环境自上市以来,始终注重回报投资者。继2020年度推出10转9股派10元的分配方案后;2021年度公司拟10转7股派8.0元。公司董事长尹建康告诉记者:“公司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做事上面,2021年公司围绕土壤修复、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VOCs处理和环境风险管控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形成多项核心成果。2022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相关技术的深入研发,并扩大在环境问题调查溯源、研究诊断和治理修复等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现金流良好,今后将会结合经营情况制定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务实回报股东。”
南大环境2021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9297.88万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57.69%;净利润3607.69万元,同比增长69.91%。
“公司所处的行业可以说很有潜力。在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生态环境集成修复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已有比较好的基础,也是未来业务的发展重点。”南大环境总经理陆朝阳告诉记者,“以碳减排业务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中标了大气污染与环境管理标准包,并承担《江苏省碳排放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指南(电力和化工行业)》这一标准的编制工作。”
人力资源优势有望显现
南大环境第一大股东是南京大学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四个校区,33个院系,本科生13350人、硕士研究生17201人、博士研究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本科专业8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
南大环境董秘李良告诉记者:“2021年,公司累计引进各类技术人员150多人,截至2021年末,公司技术人员同比增长35.30%,由于新增人员处于培养期,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随着新冠疫情等形势缓解,深厚的人才储备和科技创新实力将展露优势。”
公司表示,“十四五”战略核心是做好环境技术服务的主航道,同时利用主航道产生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效应,推进一些热点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应用。在服务的重点行业方面,电子、医药、石化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行业在未来有重要发展潜力,公司会持续重点投入。
股权激励利好股价
南大环境上市以来,二级市场股价受到除权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从最高109.88元/股震荡回落。2022年4月,该股创出25.37元/股的年内新低后震荡回升。当被问及公司有何稳定公司股价的举措时,陆朝阳表示:“公司首先要坚持把企业做大做强,现阶段公司已经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股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于募集资金的管理还是相当稳健的。据李良介绍,公司募集资金建设项目有环境服务能力提升、环保技术研发中心、本地化服务平台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总体聚焦于人才引育和技术进步。截至2021年末,本地化服务平台项目进度已达71.13%;环境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关于人力资源项目以及补流项目的进度都已达到100%。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研究测算南京办公用房租售比达1:440,高达38年,租赁对比更为经济适用。因此,公司拟以“购转租”的方式,将环境服务能力提升原拟投资2.2亿元购买办公用房调整为租赁方式,同时将节余募集资金转入发展快速的人力资源项目中去,以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因募项目建设存在一定的建设周期,现阶段募集资金在短期内存在部分闲置的情况。公司将合理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记者 汤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