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初代 iPhone 正式发售,Apple Store 外站满了人群,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现在的 iPhone 发布。
▲ 图片来自:wired
苹果总有这么一种魔力,每当发售新品,世界各地的 Apple Store 外总会聚集起许多人群。甚至为了夺得头筹,还会提前一天在 Apple Store 外留宿。
2007 年 6 月 29 日早上,苹果许多高层分别去到不同城市的 Apple Store,以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 iPhone 首销日上的 Steve Jobs 图片来自:paloaltoonline
Phil Schiller(全球营销副总裁)去了芝加哥,Jony Ive(首席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去了旧金山,而 Steve Jobs 则出现在离他家只有一英里半距离的 Palo Alto Apple Store。
与 Jobs 一同见证的还有曾经前 Mac 团队的灵魂人物,像是联合创始人 Steve Wozniak,以及 Bill Atkinson 等。
▲ iPhone 首销日上的 Steve Jobs 图片来自:雅虎
毫无疑问,iPhone 是苹果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款产品,苹果高管们或者说 iPhone 的缔造者们齐齐出现在 Apple Store,与众多用户一同见证,十分罕见。
从 2007 年 1 月份发布,再到 2007 年 6 月底上市,时隔半年。
▲ 2007 年 MacWorld 大会上正式发布 iPhone 图片来自:Mashable
在这期间,不光是开发团队为了赶进度而备受煎熬,外界的分析师和资深媒体也没闲着,不过他们并不是给苹果打气,或者给予肯定。
而是彻底的走向了对立面,集体看空。
包括微软 CEO、RIM CEO、彭博社、商业周刊等等均认为 iPhone 根本赢不了,在黑莓、诺基亚、摩托罗拉面前,就是蚍蜉撼大树。
业界发出如此的感叹,缘由基本上断定是初代 iPhone 的外观形态与操作逻辑。
2006 年第四季度,全球总共销售了 2200 万部智能手机,基本被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和 Palm 瓜分。
当时他们的手机基本上都是一个矩形盒子,上半部分是屏幕,下半部分是按键。并且,彼时人们已经认定手机就是这个样子,从屏幕上单向获取信息,在键盘上进行输入,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交互方式。
在 iPhone 出现之前,可能没人知道可以像翻书一样翻开照片,可以用手指捏合缩小图片,以及点击头像直接可以拨打电话。
▲ 图片来自:vox
2007 年 1 月 MacWorld 大会上,在 Jobs 点击 Ive 的头像,并与观众席上的 Ive 通话时,很多人把这通电话与百年前 Bell 的那通电话相提并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不过有趣的是,当时 Jobs 向世界介绍 iPhone 时,iPhone 仍是一个未完成品,无论是硬件还是 iPhone OS 都有着不小的问题。
为了能让 Jobs 顺利的演示,iPhone 开发团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比如只播放歌曲或者视频的一部分,先发送电子邮件再上网等等。
▲ 等待购买 iPhone 的人流 图片来自:wired
而在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即使业界一片反对,在 6 月 29 日这天,苹果依旧解决了许多问题,并如期交付。
意外地,iPhone 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受欢迎,而导致 AT&T 网络因过大的数据访问而差点崩溃。
时任微软高级营销总监 Richard Sprague 曾笃定 iPhone 到了 2008 年,销量也不会超过 10 万部。然而,实际中,初代 iPhone 只用了 74 天销量就超过了 100 万部。
▲ Steve Ballmer 图片来自:gifcen
当时微软的 CEO Steve Ballmer 在 2007 年 4 月在今日美国的一则访谈里,同样认为 iPhone 没有机会取得很好的市场表现。
十五年之后,单单 iPhone 就占去了全球手机市场 40% 的销售收入,为苹果贡献了接近 60% 的营收,且全球已经有超过 10 亿台 iPhone。
从萌生造手机,并最终推向市场,不过也就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的研发过程,几乎就是苹果三十多年技术积累的一个缩影。
2004 年,iPod 如日中天,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了整个传统唱片业。
▲ iPod 们 图片来自:musictech
但苹果营销副总裁 Greg Joswiak 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在监视其他手机厂商是否准备把音乐播放器整合到手机里,从而威胁到 iPod 地位。
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但彼时苹果并不想造手机,因为 Jobs 认为运营商的条条框框太多,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和设计,但看着手机市场的增长又不想放弃这部分音乐业务。
▲ 与摩托罗拉合作的 iTunes Phone 图片来自:CultofMac
于是苹果找到了摩托罗拉,把 iTunes Store 服务植入了 Rokr 之中,这算是 Jobs 的一个妥协。
并行的是,苹果软件副总裁 Scott Forstall 也组建了一个小团队,为还是 Project Purple(紫色项目)开发相应的软件。
▲ Jobs 钟爱紫色 图片来自:dialoguereview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内,他们都会在苹果总部 2 楼的一个小房间内给 Jobs 做汇报,打动 Jobs 之后,再展示给其他苹果高管。
2005 年,摩托罗拉 Rokr 表现相当不理想,再加上苹果软件团队带来十分超前的交互创意,让 Jobs 推进了 Project Purple 项目进程。
iPhone 引领的多点触控交互实际早就存在于苹果之内,不过它是由苹果工程师 Brian Huppi 解决没有鼠标控制计算机方法时,偶然得来。
初始,Jobs 驳回了这个想法,认为将 Mac 的界面投放到触控板上,看起来很笨拙。而且触控板的面积与桌面相当,不够优雅。
▲ 十分 Ive 的 Leica T
在一旁的 Ive 则换了个角度,如果这个技术出现在相机背面,数码相机背后的按键就能够去除,从而用上一整块屏幕。
而最终保留下来的「多点触控」技术,也成为最终成为 iPhone 交互的基础。
至于相机背后一整块屏幕的创意,最终也出现在 Leica T 中,一体式的 CNC 切割,加上整块屏幕的交互逻辑,与 Ive 当初的想法如出一辙。
徕卡的设计师安德烈亚斯·考夫曼(Andreas Kaufmann)也在采访中表示,作为 Ive 设计风格的拥趸,他就是在尽最大努力模仿乔尼·艾维(Jony Ive)。
▲ 监工中的 Ive 图片来自:iMore
Jony Ive 所领导的苹果设计团队,曾经是苹果产品的灵魂之一。作为工业设计师,Ive 不仅对于线条、曲线有所研究。
多年以来他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和团队对工业材料的理解。从 2004 年开始,他就在努力控制铝材在制造中出现的黑条纹,甚至深入供应链学习,如何掺入定量的镁、铁来最大限度的保持铝材原本的色彩与提高硬度。
iPhone 发布之后,Ive 设计团队中的材料专家越来越多,甚至收购了芝加哥的 QuesTek Innovations,该公司手中握有为赛车、火箭制造相应钢材的专利。
为此,在初代 Apple Watch 上,苹果一口气也推出了三种不同的材质,在铝镁合金外,出现了不锈钢与纯金表壳。
iPhone 的诞生,是 Steve Jobs 对软件的把控,也是 Ive 对工业设计的细节追求,而在他们两个背后,把 iPhone 从苹果总部 2 楼的桌子上,带入世界各地的 Apple Store 中的那个人却是 Tim Cook。
2006 年 12 月,在 iPhone 发布前夕,Ive 越过整个太平洋来到深圳富士康,在一个会议室内,从预产的一百多部 iPhone 中挑选三十部带到发布会上展出。
Ive 转身与通行的设计副总裁 Nick Forlenza 说到,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送到 Jobs 的手中,他们就像佳能制造的相机一样精致。
富士康的生产工艺给予了 Ive 信心,苹果可以造出数百万部同样精致的手机,而他也不必不远万里来监工了。
Tim Cook 在加入苹果之前,就在康柏管理供应链而出名,选择深圳富士康代工也属于是 Tim Cook 的工作范畴。
不止如此,早期的 iPhone 的触控屏幕并非是玻璃而是塑料,Jobs 偶然发现它很容易被刮伤。因此在量产版中,决定用上玻璃。
随后,Jobs 致电康宁,两个公司一拍即合,不仅为 iPhone 带来了坚固的玻璃,也挽救了康宁公司。
但在这背后,不到 6 个月的时间把一项从未量产的技术落到实地,并生产足够的玻璃,实属不易。Cook 与康宁共同把肯塔基的一座玻璃工厂,转变为 iPhone 屏幕的生产商,且准时赶上首销,几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 苹果后续也不断地投资康宁为其研发新型玻璃 图片来自:cnet
这些工作并没有前台的软件工程师、工业设计师那么光鲜,是常人难以看到的秘密工作。
「他看不见的工作成为了苹果的秘密武器。」
1984 年的超级碗决赛,苹果播出了著名的《1984》广告,暗指 Mac 向旧时代的 IBM 发起挑战,重新树立了 PC。
而 2007 年发布和上市的 iPhone,则是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引领了全新的数字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iPhone 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iPhone)》
《成为史蒂夫乔布斯(Becoming Steve Jobs)》
《乔布斯之后(After Steve: How Apple Became a Trillion-Dollar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