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东方IC
近日,中国首个全景式白鹭全球慢直播平台“I-EGRET”(爱白鹭网站)在宁波正式上线。全球公众可以通过直播零距离观看白鹭筑巢、下蛋、孵化、破壳、哺育、飞翔的全过程,沉浸式体验人与自然、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据了解,此次上线的“I-EGRET” 具备中英文双语界面,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均支持海外用户无障碍观看。
在陀螺般的现代生活中,慢直播如一阵微风袭来,放慢人们旋转的步伐。尽管慢直播并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B站、短视频等平台对慢直播内容的青睐,以及主流媒体的纷纷试水,慢直播似乎走上了快车道,逃离“快世界”的新享受越来越展现出商业化的可能。
慢直播历经多元化“慢”发展后,走上快车道
什么是慢直播?它实际上是一种直播形式,与常规认知的直播形态冲突,成为“快直播”的抵抗。慢直播一般没有主持人,依靠一个监控摄像头,事件的传播与发生同步进行,不带镜头快剪、编辑、音乐渲染等制作痕迹。
慢直播在全球崭露头角,要将镜头拉扯到2009年。资料显示,2009年11月,挪威广播公司为了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100周年,策划、制作了一档长达7小时的旅行直播节目。用四个机位仅仅展示从奥斯陆到卑尔根铁路的沿线风光和车厢内的风景,便吸引了挪威五分之一的人口观看。
这种形式在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北欧成功落地,并引发其他地区对慢直播的关注。我国对慢直播的引入时间也相对较早,201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央视网联合推出ipanda熊猫频道。
该频道以大熊猫为主题,通过7X24小时全方位全时段直播展现大熊猫的生活状态,目前仅微博账号便有超过1147万粉丝关注。
不过,慢直播的形式真正走入国内大众视野要从2020年的疫情说起。当时,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被突然按下暂停键,雷神山医院的“云监工”直播火爆,每天直播24小时未间断,一共持续了117天,累计在线直播超过6000小时,观看量接近2亿人次。
这之后随着疫情的反复,人们内心对陪伴感更加渴求。直播大熊猫生活、农家直播养猪、城市云旅游等一系列慢直播内容在国内迅速崛起,甚至延伸至个人生活日常的分享,慢直播的内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祥敏根据内容和用户需求,将慢直播分为满足用户休闲审美需求的旅行、旅游类慢直播,以及陪伴社交需求的记录类慢直播两种类型。
蓝鲸财经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慢直播”后,发现有多家城市的媒体号都拥有慢直播的内容,或是城市街道的车来车往,或是著名景区的天气景观,亦或旅游景点小吃街的实时情况,并配有安静舒缓的背景音乐,观看人数从上千到几十万不等。
在B站慢直播的内容则更加多元,并贴近个人生活。5月,B站推出“深夜陪伴直播”品牌,发布了一系列深夜陪伴慢直播内容,如午夜点歌台、穿越城市、太空站等,将慢直播内容精准定位为“长线助眠项目”。
此外,不少综艺节目都将慢直播形式植入其中,例如《向往的生活6》为会员特制了慢直播版块,并开启海边看日出的直播内容。
慢直播真的成为流量入口了吗?早已有之的直播形式为何会声名鹊起呢?
慢直播具有媒介延伸的吸引力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其中,我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7.03亿人,约占总网民数量的68%。
照此看来,直播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大多数网民较为接受的一种观看习惯。与跟随主播节奏走的快直播不同,慢直播的主动权在用户手中,用户不需要再被动接受主播的直播内容,而可以随时选择便利时间进入沉浸式观看的体验中。
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此前直播观看不够方便,在电视屏幕上,用户对于慢直播会感觉厌烦,更愿意守时看节目。但在移动端,各类短视频和直播充斥,高频切换,用户在对泛娱乐内容审美疲劳下,往往乐意接受慢直播;尽管短时间,但可以快速切换,用来在碎片化时间里放松身心。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喜欢看慢直播,78.1%的受访者看好慢直播的发展。
关于慢直播吸引用户的原因,数据显示,69%的受访者认为是“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55.9%的受访者认为是“原生态无剪辑的镜头”。其他还包括,有过程性的呈现,有见证感(51%),超长时间,可自由选择观看时段(49.4%)以及内容安静,让人放松(33.9%)等。
近来迷上B站“学播”的刘芳(化名)告诉蓝鲸财经记者,由于最近需要准备考试,每晚回家后都会打开B站UP主的自习直播来陪伴自己。
提到选择慢直播代替轻音乐音频的原因,刘芳指出,“我关注的UP主放的轻音乐很好听,不需要自己再重新找,减少时间的浪费。另外,看着别人在认真学习,自己的动力也会更足”。她认为慢直播方式能更容易陷入沉浸式学习的状态,比较适合有特殊需求的用户。
事实的确如此,与快直播相比,慢直播带给用户感官层面的长久渗透,媒介在此刻真正成为人的延伸,将用户的感官体验与屏幕对面的真实世界链接起来,在使用中获得满足感。
在带给用户长久陪伴的同时,由于画面简单、制作快捷,慢直播也存在内容雷同,质量良莠不齐,较难商业化的窘境。
内容过于垂直,存商业化变现难题
在刘芳看来,慢直播的形式和内容很容易跟风模仿,难以打造差异化优势。同时,由于慢直播时间过长,受众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很少做到完整观看。
对于想要寻求安静或陪伴感的用户,慢直播所释放的力量可能更大。《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42%的老年人入睡时长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睡不好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普遍痛点。
针对这一痛点,B站推出枕边诗社、穿越城市、午夜点歌台等深夜陪伴慢直播内容,平均时长在1小时左右。其中,截至发稿,午夜点歌台播放量达50万,穿越城市的播放量则多在30万以上,但枕边诗社的播放量却仅有2.3万。
可见,用户对慢直播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配有舒缓音乐的慢直播往往更有吸引力。尽管B站在内容上下足功夫,但依旧是在不改变慢直播本质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些许艺术加工。
张书乐认为,慢直播目前实现形式较少,且偶遇带来的获得感太过稀缺,仅仅靠隐藏镜头的24小时直播,会显得镜头单一,而如果人为跟随拍摄、成本高,内容质量也不稳定。商业变现上,慢直播的植入内容过分垂直,且用户随机进入、切换,哪怕具有较强用户黏性,但用户在线时长和关注力却未必达标,都会影响商业变现。
慢直播的商业变现效果的确不像快直播般立竿见影,需要将受众的习惯养成之后再潜移默化地植入商业可能,是一种细水流长的尝试。
5月16日,天猫做了一场声睡音乐会慢直播,展示一位女孩下班后渐渐入睡的全过程。据了解,本场音乐会的主角便是声音疗愈师通过品牌商品、手碟等疗愈乐器进行的现场拟音。在声音的享受中,商品无形中映入消费者眼帘。
这为品牌广告主们打开了慢直播商业变现的新可能。但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式,慢直播依旧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在短期内获得高流量的狂欢效应。但这也正是慢直播的价值所在,不再偏向于内容制作者的个人喜好,而是要与用户所需内容做长线结合。
张书乐指出,慢直播可以从动物世界到山川四季变化,甚至于类似国外将一些公共开放场所和会场进行不间断直播,与用户有“距离感”,即平常不易看见,同时由于内容本身的极大随机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偶遇”之感。
慢直播对抗的是“快”节奏,带来的是“慢”享受,需要市场给予更多耐心和时间。